徐直军:华为不认可超越爱立信成第一 不能一起比
发布时间:2014-04-28 08:56:39 热度:1332
4/28/2014,近日,电信设备厂商爱立信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财报,期内公司实现净销售额475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29%;但净利润为17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41%。
尽管整体销售收入在去年被华为超过,但在后者看来,爱立信依然是运营商业务领域的“老大”。
“外界评价说华为超越爱立信成为第一,我们内部不认可这句话。苹果和萝卜不能一起比。”华为轮值首席执行官徐直军在近期举行的分析师大会上表示,因为与华为相比,爱立信业务更加单一。从运营商业务来讲,华为还处于第二的位置。
作为电信行业的两大领导者,在业内看来,两家巨头在发展路径上已经明显不同,近年来华为不断扩大业务领域,爱立信则更加专注于无线业务和服务。一个在做加法,一个在做减法。而从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爱立信在电信设备领域的转型已现成效,对盈利能力的关注正在得到回报。
转型进入回报期
虽然销售额下降,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爱立信几年的转型调整正在进入收获期。
财报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移动宽带扩容项目”驱动了爱立信业务组合的发展。在欧洲,爱立信获得为期5年的“沃达丰春天项目”(Project Spring)合同,涵盖沃达丰2G和3G网络的升级与扩容、4G网络建设及专业服务等。并且,该业务在中国、中东、拉美等市场也实现了增长。
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卫翰思表示,美国和日本4G市场是全球两个主要的4G市场,从2009年开始,爱立信就为这两个地区的运营商承建4G网络,在北美市场,爱立信几乎是一家独大,但目前该市场4G建设高峰期已过,网络扩容还需时日。
此外,一些运营商采用了爱立信的软件方案,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例如,在北美市场,爱立信成为AT&T的“Domain 2.0”计划合作伙伴,帮助AT&T利用网络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解决方案(SDN)实现网络的简化和扩展性。而其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本季度爱立信在几个地区获得了新的管理服务业务。卫翰思表示,“我们的一些客户在软件上加大了投资,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事实上,与过去仅通过提供设备获取利润不同,目前爱立信40%的业务收入来自服务。这一数字较3年前翻了两番。目前,爱立信在全球拥有6万名服务专家。
此外,在一季度财报中,爱立信指出,受到与三星达成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议及交易应收账回款的积极影响,本季度运营现金流为94亿瑞典克朗。
事实上,爱立信在过去几年已经开始重组自己的专利许可及开发部门。2012年,爱立信专利授权和知识产权业务增至66亿瑞典克朗,而2011年这个数字为62亿瑞士克朗。
欧洲专利局的统计显示,2013年,爱立信成为全球数字电信领域专利申请数最多的公司,相关资料显示,爱立信一年的专利收入达到10亿美元。
两个方向
根据华为2013年报数据,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65亿元(约275.2亿美元),与爱立信运营商业务相差约77.8亿美元。但同期华为终端业务营收约92.4亿美元,企业业务营收约25.2亿美元,在总体规模上超过爱立信约42亿美元。
但事实上,两家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已经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转型道路。华为聚焦于运营商网络、企业网和终端领域,强调未来业务将围绕管道战略展开,而爱立信则逐步确立了移动宽带、网络服务和OSS/BSS全球市场的三驾马车业务模式。
2011年,爱立信向索尼(17.87, -0.28, -1.54%)出售其所持索爱50%股份,这意味着爱立信退出了手机市场。随即,爱立信确定了以“电信设备为核心”的三大领域的聚焦战略,并把相关的服务环节提高至战略层面。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爱立信创新商业论坛上,一位爱立信高级副总裁对本报记者表示:“5年前,我们还是主要提供网络设备硬件的公司,而现在,我们40%的业务来自服务业,同时还是世界上第五大软件公司。”由“硬”转“软”的决心让爱立信减少甚至放弃了部分低利润市场。有媒体报道,爱立信在一次合作中由于价格原因,并没有接手来自印度国有运营商BSNL的订单,而这笔订单的金额高达约10亿美元。
在2014年初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爱立信展出了NFV和SDN,更是再一次证明其从设备商向软硬件综合服务商转变的态度。
而华为则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路径。
作为坐拥2390亿元收入规模的ICT(信息、通信和技术)行业领导者,华为的业务结构情况广受业内外关注。早在2011年,华为就开始寻求转型,将公司重组为三大事业部:运营商网络、企业解决方案和消费者终端,而不仅仅是关注电信设备领域。
在今年的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提出,未来五年,运营商市场在华为的占比可能要从目前的70%缩减到50%~60%,企业BG收入达到100亿美元。至于消费者BG,华为希望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不是盯着苹果和三星,甚至国内小米模式去发展。根据目标,2018年,华为消费者BG的销售收入在300亿美元左右。
徐直军表示,从整体上来讲,“华为还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近几年一直在思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聚焦什么放弃什么。2013年华为终于想清楚了,华为将能力聚焦在信息流经过的领域,目标构筑行业领导地位,“做谦虚的领导者”。其中,信息流过的领域包含“流量传送、处理、存储和流量消费”四个方面。
可以看出,与爱立信不同的是,近年来华为不断扩大业务领域,试图在战略部署下寻找更多的增长点。对于华为来说,虽然运营商业务依然占据高比重,但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主航道。
根据此前华为公布的年报,2013年这两项业务的销售总额达到722亿元,占到总销售收入的30%。而且从增长率上看,消费者业务同比增长约17.8%,企业业务同比增长约32.4%,远远高于运营商网络业务4%的增长率。
Gartner技术与电信运营商首席分析师对记者表示:“2013年,华为的ICT转型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使其在总体营收上超过爱立信。但面临电信网络设备市场不景气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双方的挑战依然很大。”
来源:新浪科技
尽管整体销售收入在去年被华为超过,但在后者看来,爱立信依然是运营商业务领域的“老大”。
“外界评价说华为超越爱立信成为第一,我们内部不认可这句话。苹果和萝卜不能一起比。”华为轮值首席执行官徐直军在近期举行的分析师大会上表示,因为与华为相比,爱立信业务更加单一。从运营商业务来讲,华为还处于第二的位置。
作为电信行业的两大领导者,在业内看来,两家巨头在发展路径上已经明显不同,近年来华为不断扩大业务领域,爱立信则更加专注于无线业务和服务。一个在做加法,一个在做减法。而从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爱立信在电信设备领域的转型已现成效,对盈利能力的关注正在得到回报。
转型进入回报期
虽然销售额下降,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爱立信几年的转型调整正在进入收获期。
财报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移动宽带扩容项目”驱动了爱立信业务组合的发展。在欧洲,爱立信获得为期5年的“沃达丰春天项目”(Project Spring)合同,涵盖沃达丰2G和3G网络的升级与扩容、4G网络建设及专业服务等。并且,该业务在中国、中东、拉美等市场也实现了增长。
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卫翰思表示,美国和日本4G市场是全球两个主要的4G市场,从2009年开始,爱立信就为这两个地区的运营商承建4G网络,在北美市场,爱立信几乎是一家独大,但目前该市场4G建设高峰期已过,网络扩容还需时日。
此外,一些运营商采用了爱立信的软件方案,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例如,在北美市场,爱立信成为AT&T的“Domain 2.0”计划合作伙伴,帮助AT&T利用网络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解决方案(SDN)实现网络的简化和扩展性。而其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本季度爱立信在几个地区获得了新的管理服务业务。卫翰思表示,“我们的一些客户在软件上加大了投资,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事实上,与过去仅通过提供设备获取利润不同,目前爱立信40%的业务收入来自服务。这一数字较3年前翻了两番。目前,爱立信在全球拥有6万名服务专家。
此外,在一季度财报中,爱立信指出,受到与三星达成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议及交易应收账回款的积极影响,本季度运营现金流为94亿瑞典克朗。
事实上,爱立信在过去几年已经开始重组自己的专利许可及开发部门。2012年,爱立信专利授权和知识产权业务增至66亿瑞典克朗,而2011年这个数字为62亿瑞士克朗。
欧洲专利局的统计显示,2013年,爱立信成为全球数字电信领域专利申请数最多的公司,相关资料显示,爱立信一年的专利收入达到10亿美元。
两个方向
根据华为2013年报数据,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65亿元(约275.2亿美元),与爱立信运营商业务相差约77.8亿美元。但同期华为终端业务营收约92.4亿美元,企业业务营收约25.2亿美元,在总体规模上超过爱立信约42亿美元。
但事实上,两家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已经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转型道路。华为聚焦于运营商网络、企业网和终端领域,强调未来业务将围绕管道战略展开,而爱立信则逐步确立了移动宽带、网络服务和OSS/BSS全球市场的三驾马车业务模式。
2011年,爱立信向索尼(17.87, -0.28, -1.54%)出售其所持索爱50%股份,这意味着爱立信退出了手机市场。随即,爱立信确定了以“电信设备为核心”的三大领域的聚焦战略,并把相关的服务环节提高至战略层面。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爱立信创新商业论坛上,一位爱立信高级副总裁对本报记者表示:“5年前,我们还是主要提供网络设备硬件的公司,而现在,我们40%的业务来自服务业,同时还是世界上第五大软件公司。”由“硬”转“软”的决心让爱立信减少甚至放弃了部分低利润市场。有媒体报道,爱立信在一次合作中由于价格原因,并没有接手来自印度国有运营商BSNL的订单,而这笔订单的金额高达约10亿美元。
在2014年初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爱立信展出了NFV和SDN,更是再一次证明其从设备商向软硬件综合服务商转变的态度。
而华为则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路径。
作为坐拥2390亿元收入规模的ICT(信息、通信和技术)行业领导者,华为的业务结构情况广受业内外关注。早在2011年,华为就开始寻求转型,将公司重组为三大事业部:运营商网络、企业解决方案和消费者终端,而不仅仅是关注电信设备领域。
在今年的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提出,未来五年,运营商市场在华为的占比可能要从目前的70%缩减到50%~60%,企业BG收入达到100亿美元。至于消费者BG,华为希望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不是盯着苹果和三星,甚至国内小米模式去发展。根据目标,2018年,华为消费者BG的销售收入在300亿美元左右。
徐直军表示,从整体上来讲,“华为还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近几年一直在思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聚焦什么放弃什么。2013年华为终于想清楚了,华为将能力聚焦在信息流经过的领域,目标构筑行业领导地位,“做谦虚的领导者”。其中,信息流过的领域包含“流量传送、处理、存储和流量消费”四个方面。
可以看出,与爱立信不同的是,近年来华为不断扩大业务领域,试图在战略部署下寻找更多的增长点。对于华为来说,虽然运营商业务依然占据高比重,但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主航道。
根据此前华为公布的年报,2013年这两项业务的销售总额达到722亿元,占到总销售收入的30%。而且从增长率上看,消费者业务同比增长约17.8%,企业业务同比增长约32.4%,远远高于运营商网络业务4%的增长率。
Gartner技术与电信运营商首席分析师对记者表示:“2013年,华为的ICT转型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使其在总体营收上超过爱立信。但面临电信网络设备市场不景气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双方的挑战依然很大。”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