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据中心的大门
发布时间:2013-12-11 17:22:19 热度:1911
12/11/2013, 数据中心被光纤通信行业普遍看成下一轮市场需求的主要来源。数据中心对光通信产品的需求到底有多大?数据中心里到底需要怎样的光通信产品?可惜这些问题现在并没有明确的回答。今天有幸走进上海一处某运营商的数据中心机房,这些问题再次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这是该运营商在上海的一处主要数据中心。主人热情带我们参观了数据中心内的内部,并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感兴趣的是数据中心对光通信产品的需求,但是主人对这个问题并不十分了解。从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看,该数据中心内光纤的用量还是相当多。设备和设备之间,机架和机架之间都有光纤连接,机柜顶部也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各类光缆电缆。但这些光缆大部分属于数据中心的数据进口和出口,用于内部互联的光模块也好,光缆也好,我们还是看不太清。不过主人提到,运营商现在扮演的是IDC的角色,具体的服务器系统的规划是用户来决定的,所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对于设备互联,机架互联级的需求看不太清。这一点不同于国外Google, Facebook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自建数据中心。但是主人也告诉我们,他们能看清的是现实的数据流量的需求。每年数据量需求翻倍的趋势已经看得很清楚。数据量翻倍,数据中心一边需要在出口端向上升级,比如从10G升级到100G,在机房部署上也要相应升级。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机架间互联的需求一定会上升。
我们参观的这处数据中心的规模在国内也算不小的。主人告诉我们,目前他们的机房还只有不到六分之一采用的是水冷方法。这同编辑看到的一些介绍国外大型数据中心全部需要水冷的的做法相比有很大不同,编辑猜想国内数据中心规模是否还不是足够大,才导致对光通信产品需求的不敏感。主人告诉我们,国外大型互联网公司自建的一些数据中心可能对设备要求比较低,比如Google都是自建搭建的服务器,因此对人值守的要求也低。因此数据中心可以建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但是中国不然,用户还是希望数据中心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比如上海。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用电规模也决定了很多地方在批准建设数据中心时会有困难。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现阶段中国的数据中心规模和国外有很大不同。
如何看待数据中心对光通信产品的需求?这一次主人给了我们十分乐观的答案。在他看来,今后数据中心内部光纤互联的需求一定会超过干线网对光纤的需求。现在的数据中心内密密麻麻的光纤走线已经在预示着一些东西。虽然这一次的走访,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还更多是感性一面的,依然缺乏数据的支持,但是通过这次走访,更加坚定了我们看好数据中心内光纤通信的市场。
这是该运营商在上海的一处主要数据中心。主人热情带我们参观了数据中心内的内部,并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感兴趣的是数据中心对光通信产品的需求,但是主人对这个问题并不十分了解。从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看,该数据中心内光纤的用量还是相当多。设备和设备之间,机架和机架之间都有光纤连接,机柜顶部也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各类光缆电缆。但这些光缆大部分属于数据中心的数据进口和出口,用于内部互联的光模块也好,光缆也好,我们还是看不太清。不过主人提到,运营商现在扮演的是IDC的角色,具体的服务器系统的规划是用户来决定的,所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对于设备互联,机架互联级的需求看不太清。这一点不同于国外Google, Facebook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自建数据中心。但是主人也告诉我们,他们能看清的是现实的数据流量的需求。每年数据量需求翻倍的趋势已经看得很清楚。数据量翻倍,数据中心一边需要在出口端向上升级,比如从10G升级到100G,在机房部署上也要相应升级。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机架间互联的需求一定会上升。
我们参观的这处数据中心的规模在国内也算不小的。主人告诉我们,目前他们的机房还只有不到六分之一采用的是水冷方法。这同编辑看到的一些介绍国外大型数据中心全部需要水冷的的做法相比有很大不同,编辑猜想国内数据中心规模是否还不是足够大,才导致对光通信产品需求的不敏感。主人告诉我们,国外大型互联网公司自建的一些数据中心可能对设备要求比较低,比如Google都是自建搭建的服务器,因此对人值守的要求也低。因此数据中心可以建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但是中国不然,用户还是希望数据中心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比如上海。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用电规模也决定了很多地方在批准建设数据中心时会有困难。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现阶段中国的数据中心规模和国外有很大不同。
如何看待数据中心对光通信产品的需求?这一次主人给了我们十分乐观的答案。在他看来,今后数据中心内部光纤互联的需求一定会超过干线网对光纤的需求。现在的数据中心内密密麻麻的光纤走线已经在预示着一些东西。虽然这一次的走访,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还更多是感性一面的,依然缺乏数据的支持,但是通过这次走访,更加坚定了我们看好数据中心内光纤通信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