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印发武汉东湖示范区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2012-04-10 08:40:04 热度:1500
4/10/2012, 诞生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率先实现中国在光通信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示范区正朝着“世界光谷”大步迈进。
记者9日获悉,科技部日前正式印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至2020年)》。《规划》提出了“2015年园区企业收入达1万亿元、2020年达3万亿元”的预期目标。
未来十年,东湖示范区将力争出现2至3家规模超千亿元的本土跨国企业和40家规模超100亿元的本土企业,打造“世界光谷”。
眼下,为实现上述目标,股权激励、财税政策、科技金融等各项试点已在东湖示范区全面启动。
2015年企业收入达万亿
根据《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东湖高新区企业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
到2020年,企业总收入达到3万亿元,力争出现2至3家规模超千亿元的本土跨国企业和40家规模超100亿元的本土企业,形成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品牌。
同时,在光电子、生物、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等领域形成若干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排头兵,享誉世界的“光谷”。
据了解,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88年启动建设。2009年12月底,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示范区的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
各项试点全面启动
截至目前,东湖示范区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生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为50%,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2%;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0%,国际市场占有率为6%。
同时,生物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也方兴未艾,在示范区内,软件及服务外包、工程设计、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更是异军突起。
数据显示,2010年该园区完成企业总收入2918亿元,这意味着按照《规划》安排,在今后五至十年,东湖示范区企业收入将增加3到10倍。
为达到上述目标,《规划》从多方面提出具体扶持措施,包括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以及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吸引创投企业入驻,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规划》指出:将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
另外,《规划》还要求发挥武汉循环经济产业基金、东湖示范区自主创新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推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成为区域性的产权交易所,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据介绍,目前示范区股权激励、财税政策、科技金融、人才特区等各项试点已全面启动。
多企业参与科技部调研
记者昨日从科技部获悉,科技部日前与国家开发银行业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赴东湖示范区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专题调研。
作为重点企业代表,烽火科技、华灿光电、四方光电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接受了调研组的考察。
“现有的一些政策措施并没有适应东湖示范区建设、产业发展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需求,特别需要在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
“先行先试”盼望更多“政策干货”——调研组认为,未来应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更多政策法规的探索和尝试。 (来源:上海证券报⊙记者 潘高颖 ○编辑 艾家静)
记者9日获悉,科技部日前正式印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至2020年)》。《规划》提出了“2015年园区企业收入达1万亿元、2020年达3万亿元”的预期目标。
未来十年,东湖示范区将力争出现2至3家规模超千亿元的本土跨国企业和40家规模超100亿元的本土企业,打造“世界光谷”。
眼下,为实现上述目标,股权激励、财税政策、科技金融等各项试点已在东湖示范区全面启动。
2015年企业收入达万亿
根据《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东湖高新区企业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
到2020年,企业总收入达到3万亿元,力争出现2至3家规模超千亿元的本土跨国企业和40家规模超100亿元的本土企业,形成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品牌。
同时,在光电子、生物、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等领域形成若干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排头兵,享誉世界的“光谷”。
据了解,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88年启动建设。2009年12月底,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示范区的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
各项试点全面启动
截至目前,东湖示范区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生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为50%,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2%;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0%,国际市场占有率为6%。
同时,生物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也方兴未艾,在示范区内,软件及服务外包、工程设计、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更是异军突起。
数据显示,2010年该园区完成企业总收入2918亿元,这意味着按照《规划》安排,在今后五至十年,东湖示范区企业收入将增加3到10倍。
为达到上述目标,《规划》从多方面提出具体扶持措施,包括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以及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吸引创投企业入驻,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规划》指出:将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
另外,《规划》还要求发挥武汉循环经济产业基金、东湖示范区自主创新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推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成为区域性的产权交易所,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据介绍,目前示范区股权激励、财税政策、科技金融、人才特区等各项试点已全面启动。
多企业参与科技部调研
记者昨日从科技部获悉,科技部日前与国家开发银行业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赴东湖示范区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专题调研。
作为重点企业代表,烽火科技、华灿光电、四方光电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接受了调研组的考察。
“现有的一些政策措施并没有适应东湖示范区建设、产业发展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需求,特别需要在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
“先行先试”盼望更多“政策干货”——调研组认为,未来应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更多政策法规的探索和尝试。 (来源:上海证券报⊙记者 潘高颖 ○编辑 艾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