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纤通信到光纤激光:同质化竞争依然
发布时间:2012-03-28 08:36:28 热度:2943
3/27/2012,2012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于3月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展会汇集了激光切割、打标设备,光纤激光器,高功率器件、激光晶体材料等等全面覆盖激光与光学行业全产业链。但是整场给我们的感觉却只有一个:国内企业的同质化竞争依然严重。
展会上我们碰到一位多年从事于光纤激光器制造的老师提到,目前国内的光纤激光器竞争十分混乱,价格更是参差不齐,甚至一些煤老板也瞄准这一市场加紧投入,中国企业总是一窝蜂地投入进来。在与一些朋友聊天中,多提到同质化背景下的出路,在这里举一些个例与大家分享:
我们受朋友之托要在现场看看KPT倍频晶体的市场状况,在寻问了几家之后并没有真正了解到这一市场究竟如何。碰到澳谱光电的副总经理项建丰先生,他告诉我们说这一市场价格早已被大量企业投入的冲击下拉下来,近两年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澳谱的自聚焦透镜也是一个同质化严重的产品,项先生说他们的解决方案是走向自动化产线,走量去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在去年年底他们已经在自动化产线上做出一部分努力,人力节省了一半,产能提升了30%,现在透镜月产能可以达到30万片,他介绍说今年他们的目的是将产线全部自动化,再节省一半人力。我问他全自动化后再怎么办?他说也只能依靠自己多年的经验去改进工艺,再进一步降低成本。
第二,聚焦于小众市场是一个方向,国神光电在展会上展示,中国第一台商用飞秒激光器,国神光电总经理周士安博士说,国内的光纤激光器厂商在产品并未成熟的状况下却先把价格拉下来,如今再回过头来改善品质和稳定性,势必在这一市场中过于被动。因此国神光电从成立之初便定位于超精密加工的10ns以下飞秒光纤激光器、皮秒激光器,周博士介绍说尽管这一市场很小,但利润相对可观,为了保证品牌品质效应,所有的元器件均采购海外,原因是对国产器件的不放心,但国内的器件他们也一直在测试状态,他也期待有一天用国产品牌的元器件。
但现实的状况是中国人自己首先不相信自己的品牌,国外的客户也不相信。朗光的岳博士介绍说他们当初向国内市场推广泵浦合束器时,受到了国内客户的质疑,因为这款产品在国内没有企业商用过,他们认为这种高端的产品只有国外企业可以突破,朗光2005年率先进入保偏器件研发,2008年正式推向市场,如今取得了一部分客户的认可,但要从根本上打消客户的顾率还不够。故此,他们在展会期间还特别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技术交流会,旨在帮助客户共同解决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马尔斯是第一次对外展示其高功率激光器模块产品,马尔斯的总经理李若林博士说,现在在国内创新正当时,马尔斯借助多年的先进技术积累,以及高效的硅谷技术团队,结合目前的国内市场,推出适合于现行市场的创新产品。
此外,我们在与同星光电的CTO 何在新先生交流时,他提到面对如今的市场竞争,同星光电也在寻找新的出路,由于运营商市场价格导向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未来的两年将会是故障率大爆发的时候。同星光电借助于自己一贯的技术主导市场经验,向运营层面过渡,去协助运营商解决终端接续连接的问题。
不管是在光纤通信领域还是光纤激光的新兴领域,尽管同质化严重,但若有了创新的思路,有了品质的保证,我们的产业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升级。
展会上我们碰到一位多年从事于光纤激光器制造的老师提到,目前国内的光纤激光器竞争十分混乱,价格更是参差不齐,甚至一些煤老板也瞄准这一市场加紧投入,中国企业总是一窝蜂地投入进来。在与一些朋友聊天中,多提到同质化背景下的出路,在这里举一些个例与大家分享:
我们受朋友之托要在现场看看KPT倍频晶体的市场状况,在寻问了几家之后并没有真正了解到这一市场究竟如何。碰到澳谱光电的副总经理项建丰先生,他告诉我们说这一市场价格早已被大量企业投入的冲击下拉下来,近两年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澳谱的自聚焦透镜也是一个同质化严重的产品,项先生说他们的解决方案是走向自动化产线,走量去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在去年年底他们已经在自动化产线上做出一部分努力,人力节省了一半,产能提升了30%,现在透镜月产能可以达到30万片,他介绍说今年他们的目的是将产线全部自动化,再节省一半人力。我问他全自动化后再怎么办?他说也只能依靠自己多年的经验去改进工艺,再进一步降低成本。
第二,聚焦于小众市场是一个方向,国神光电在展会上展示,中国第一台商用飞秒激光器,国神光电总经理周士安博士说,国内的光纤激光器厂商在产品并未成熟的状况下却先把价格拉下来,如今再回过头来改善品质和稳定性,势必在这一市场中过于被动。因此国神光电从成立之初便定位于超精密加工的10ns以下飞秒光纤激光器、皮秒激光器,周博士介绍说尽管这一市场很小,但利润相对可观,为了保证品牌品质效应,所有的元器件均采购海外,原因是对国产器件的不放心,但国内的器件他们也一直在测试状态,他也期待有一天用国产品牌的元器件。
但现实的状况是中国人自己首先不相信自己的品牌,国外的客户也不相信。朗光的岳博士介绍说他们当初向国内市场推广泵浦合束器时,受到了国内客户的质疑,因为这款产品在国内没有企业商用过,他们认为这种高端的产品只有国外企业可以突破,朗光2005年率先进入保偏器件研发,2008年正式推向市场,如今取得了一部分客户的认可,但要从根本上打消客户的顾率还不够。故此,他们在展会期间还特别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技术交流会,旨在帮助客户共同解决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马尔斯是第一次对外展示其高功率激光器模块产品,马尔斯的总经理李若林博士说,现在在国内创新正当时,马尔斯借助多年的先进技术积累,以及高效的硅谷技术团队,结合目前的国内市场,推出适合于现行市场的创新产品。
此外,我们在与同星光电的CTO 何在新先生交流时,他提到面对如今的市场竞争,同星光电也在寻找新的出路,由于运营商市场价格导向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未来的两年将会是故障率大爆发的时候。同星光电借助于自己一贯的技术主导市场经验,向运营层面过渡,去协助运营商解决终端接续连接的问题。
不管是在光纤通信领域还是光纤激光的新兴领域,尽管同质化严重,但若有了创新的思路,有了品质的保证,我们的产业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