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思科重启与惠普合作破镜难圆
发布时间:2011-10-19 09:00:35 热度:1453
10/19/2011,【比特网 袁斌】 思科与惠普势同水火的关系似乎有了缓和的苗头。最近,思科宣布,将推出针对惠普刀片服务器产品的网络设备。细细思来,思科做出这种决定,并不意外。一方面,思科在网络设备上,受到了Junipe、华为、HP 3com的强力挑战,另一方面,思科与VMware、EMC所建立的VCE联盟,在市场上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思科在这个时候做出妥协是明智的做法。不过,在思科彻底放弃服务器业务之前,很难获得惠普的重新信任,所谓的双赢、多赢,只能是空中楼阁。按照惠普公司ESSN产品总监的说法,“惠普并没有重启与思科的合作。但思科发布这款产品,可以保证惠普的客户有更多的选择性,能够更好地兼容客户在已有的思科网络产品上的投资。”
惠普的这番发言,已经表明了惠普的态度。对于惠普而言,不与思科合作,其直接结果是解决方案的竞争力下降,但并不构成伤筋动骨的伤害——毕竟,惠普还可以用3Com的产品作为思科网络设备的替代品。相对而言,思科与惠普的决裂,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此前,惠普在为客户推荐IT基础设施架构时,内含了大量思科的网络设备,惠普是思科最重要的核心合作伙伴之一。这种合作的紧密程度,可以从这个侧面看出一定的端倪:在思科与惠普闹掰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有惠普内部的工程师是首先推荐思科的网络设备,而不是自家的3Com——原因无他,对思科的产品更熟悉。思科与惠普决裂,随着时间的推移,惠普必然会慢慢用自家的3Com产品来进行代替。因此,思科目前的决定,有助于惠普保持整体方案的竞争力,但惠普并不会就此放缓在网络方面的研发,融合基础设施已成为惠普的支持理念,用自家能掌控的网络产品来取代思科,将是惠普的长期目标。
对于思科而言,在决裂的初期,对思科更有利。就像刚刚所说,惠普在初期不得不继续销售思科的产品;而思科在借力惠普的销售的同时,也借助自己在网络方面的积累,在IT基础设施方面也有所斩获——根据IDC统计,思科的刀片服务器在美国已经达到了第三,份额为9%,仅次于惠普、IBM,甚至超过了推出刀片服务器多年的Sun/Oracle、戴尔。但在经过初期的快速发展后,思科与惠普决裂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出来——惠普是全球第一大的刀片服务器供应商,占据全球接近50%的市场份额。思科对惠普Say No,惠普显然也不会让思科占自己的便宜,这意味着思科的网络产品失去了惠普这一全球顶尖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在服务器市场上,思科想要更进一步也是困难重重,Sun/Oracle在x86服务器市场上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Sun公司曾经做到了全球x86服务器市场的第四,但其市场份额仍旧是个位数,远远落后于惠普、IBM、戴尔。在Sun被并购时,也未能突破到两位数。原因无他,在缺乏明显区别的情况下,那些非Sun/Oracle的忠诚客户,并不愿意额外购买一套系统,增加管理成本。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思科。
也就是说,通用x86服务器市场上,思科并没有任何优势,而在刀片服务器这个特定市场上,思科所搭建的生态系统也要远远弱于惠普、IBM。某公司的刀片服务器产品总监曾表示,“刀片服务器本身就意味着锁定,但如果这种锁定如果对客户是有益处的,客户会愿意买单。前提是,在你创建的这个刀片生态圈当中没有明显的短板。”由这个逻辑可以理解,为什么Sun的刀片服务器在硬件规格上并不差,但最终仍旧没有被市场接受——其构建的生态系统还不完善,当客户的一些需求无法在刀片这个框架当中得到满足时,客户就不会在这个平台上冒险。相对而言,惠普和IBM在这方面做得最好,这奠定了刀片服务器市场两雄争霸的市场基础。同时,也因为惠普Blade Everywhere的做法比IBM在这条路上更激进,生态系统也更完善,自然也就获得了更多用户的拥戴。作为刀片服务器市场新贵,思科仅仅凭借在网络交换机方面的特长,客户很难会为此而增购一套与原来的系统完全不兼容系统来增加管理和后续升级上的麻烦。
妥协之后的思科,还能恢复与惠普曾经的亲密关系吗?基本上不可能。被伤害过的惠普,一定会大力发展自己的网络系统,在思科放弃自身的服务器业务之前,思科永远都只是一个惠普为满足客户特殊需求时的一个备选。惠普与思科的分分合合,用婚姻故事比喻就是,打算经济独立、自创一番天下的主妇(思科)发现,傍大款其实是最经济有效的赚钱方式。问题是,被抛弃过的大款,现在还会接受吗?
惠普的这番发言,已经表明了惠普的态度。对于惠普而言,不与思科合作,其直接结果是解决方案的竞争力下降,但并不构成伤筋动骨的伤害——毕竟,惠普还可以用3Com的产品作为思科网络设备的替代品。相对而言,思科与惠普的决裂,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此前,惠普在为客户推荐IT基础设施架构时,内含了大量思科的网络设备,惠普是思科最重要的核心合作伙伴之一。这种合作的紧密程度,可以从这个侧面看出一定的端倪:在思科与惠普闹掰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有惠普内部的工程师是首先推荐思科的网络设备,而不是自家的3Com——原因无他,对思科的产品更熟悉。思科与惠普决裂,随着时间的推移,惠普必然会慢慢用自家的3Com产品来进行代替。因此,思科目前的决定,有助于惠普保持整体方案的竞争力,但惠普并不会就此放缓在网络方面的研发,融合基础设施已成为惠普的支持理念,用自家能掌控的网络产品来取代思科,将是惠普的长期目标。
对于思科而言,在决裂的初期,对思科更有利。就像刚刚所说,惠普在初期不得不继续销售思科的产品;而思科在借力惠普的销售的同时,也借助自己在网络方面的积累,在IT基础设施方面也有所斩获——根据IDC统计,思科的刀片服务器在美国已经达到了第三,份额为9%,仅次于惠普、IBM,甚至超过了推出刀片服务器多年的Sun/Oracle、戴尔。但在经过初期的快速发展后,思科与惠普决裂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出来——惠普是全球第一大的刀片服务器供应商,占据全球接近50%的市场份额。思科对惠普Say No,惠普显然也不会让思科占自己的便宜,这意味着思科的网络产品失去了惠普这一全球顶尖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在服务器市场上,思科想要更进一步也是困难重重,Sun/Oracle在x86服务器市场上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Sun公司曾经做到了全球x86服务器市场的第四,但其市场份额仍旧是个位数,远远落后于惠普、IBM、戴尔。在Sun被并购时,也未能突破到两位数。原因无他,在缺乏明显区别的情况下,那些非Sun/Oracle的忠诚客户,并不愿意额外购买一套系统,增加管理成本。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思科。
也就是说,通用x86服务器市场上,思科并没有任何优势,而在刀片服务器这个特定市场上,思科所搭建的生态系统也要远远弱于惠普、IBM。某公司的刀片服务器产品总监曾表示,“刀片服务器本身就意味着锁定,但如果这种锁定如果对客户是有益处的,客户会愿意买单。前提是,在你创建的这个刀片生态圈当中没有明显的短板。”由这个逻辑可以理解,为什么Sun的刀片服务器在硬件规格上并不差,但最终仍旧没有被市场接受——其构建的生态系统还不完善,当客户的一些需求无法在刀片这个框架当中得到满足时,客户就不会在这个平台上冒险。相对而言,惠普和IBM在这方面做得最好,这奠定了刀片服务器市场两雄争霸的市场基础。同时,也因为惠普Blade Everywhere的做法比IBM在这条路上更激进,生态系统也更完善,自然也就获得了更多用户的拥戴。作为刀片服务器市场新贵,思科仅仅凭借在网络交换机方面的特长,客户很难会为此而增购一套与原来的系统完全不兼容系统来增加管理和后续升级上的麻烦。
妥协之后的思科,还能恢复与惠普曾经的亲密关系吗?基本上不可能。被伤害过的惠普,一定会大力发展自己的网络系统,在思科放弃自身的服务器业务之前,思科永远都只是一个惠普为满足客户特殊需求时的一个备选。惠普与思科的分分合合,用婚姻故事比喻就是,打算经济独立、自创一番天下的主妇(思科)发现,傍大款其实是最经济有效的赚钱方式。问题是,被抛弃过的大款,现在还会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