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E观察:PLC分路器
发布时间:2011-09-09 17:20:14 热度:3902
9/9/2011,光纤在线讯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这句歌词来形容一些PLC分路器厂商的心情,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据光纤在线了解,今年上半年PLC分路器行业极其火热,即使在春节期间传统的淡季也不例外,一些厂商忙扩产,还有一些厂商进军PLC分路器行业,然而到了七八月份却猛然变淡,不少厂商对扩产开始持谨慎态度。虽然说七八月份是传统的淡季,然而有业内人士直言:“这也太淡了,淡的不正常”。电信的集采结果迟迟未能出炉,可能是原因之一,价格的剧烈下滑恐怕也影响了厂商扩产的意愿。在今年的光博会上,PLC厂商仍然入选主力阵容,一片火爆,然后繁荣的背后,PLC厂商有不少的隐忧。
其一是价格下降。一个1:32的分路器,在2009年可以卖到2000元,现在最新价格平均只有400多元,由于运营商集采价格优先的策略,一些大型厂商依靠整体系统方案的利润,报出令人膛目结舌的价格,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运营商集采中有厂商对1:32分路器报出了200元左右的价格,超越了成本底线。运营商以此向其他厂商压价,令厂商痛苦不已。而且一些小厂通过压缩质量,节约成本,往往能够报出更低的价格,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其二是人力成本上升。如今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不断上涨,有些地方政府还强制要求企业购买公积金等福利,大大增加了厂商的用工成本。即使如此,仍然有不少厂商招不到足够的工人,尤其是技术熟练的工人更加难招,一些厂商开始考虑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封装耦合设备,但自动化设备成本太高,价格在手动设备10倍左右,不少厂商难以承受。
三是大厂的加入。除了易飞扬、华芯、华工正源和太辰光等大厂加入战团,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华为、富士康、日海等巨头也在进入,而且是在做从芯片到封装的垂直整合。这些巨头的进入,让PLC分路器行业,充满了变数。
经济通胀,贷款困难等因素,更是加剧了厂商的担忧。有业内人士认为PLC分路器行业已经快达到顶峰,面临洗牌的时刻。虽然市场在不断增长,但厂商之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激烈,面临很大的风险。该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运营商的招标有逐渐降低价格因素,提升品质比重的趋势,建议厂商在品质工艺和管理上下功夫,比如激光焊接工艺。
在这种隐忧下,有不少厂商无视压力,继续扩产;一些厂商试图采用半自动或者自动封装,以求提高产品一致性和解决缺乏熟练工人的难题;一些厂商自行生产配套元器件,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还有一些厂商向上游进军,生产V槽、FA甚至芯片。在今年光博会上,冒出了众多的新兴的国产芯片厂商。这些芯片是否国产?是否量产?下一篇文章我们继续探讨。
据光纤在线了解,今年上半年PLC分路器行业极其火热,即使在春节期间传统的淡季也不例外,一些厂商忙扩产,还有一些厂商进军PLC分路器行业,然而到了七八月份却猛然变淡,不少厂商对扩产开始持谨慎态度。虽然说七八月份是传统的淡季,然而有业内人士直言:“这也太淡了,淡的不正常”。电信的集采结果迟迟未能出炉,可能是原因之一,价格的剧烈下滑恐怕也影响了厂商扩产的意愿。在今年的光博会上,PLC厂商仍然入选主力阵容,一片火爆,然后繁荣的背后,PLC厂商有不少的隐忧。
其一是价格下降。一个1:32的分路器,在2009年可以卖到2000元,现在最新价格平均只有400多元,由于运营商集采价格优先的策略,一些大型厂商依靠整体系统方案的利润,报出令人膛目结舌的价格,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运营商集采中有厂商对1:32分路器报出了200元左右的价格,超越了成本底线。运营商以此向其他厂商压价,令厂商痛苦不已。而且一些小厂通过压缩质量,节约成本,往往能够报出更低的价格,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其二是人力成本上升。如今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不断上涨,有些地方政府还强制要求企业购买公积金等福利,大大增加了厂商的用工成本。即使如此,仍然有不少厂商招不到足够的工人,尤其是技术熟练的工人更加难招,一些厂商开始考虑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封装耦合设备,但自动化设备成本太高,价格在手动设备10倍左右,不少厂商难以承受。
三是大厂的加入。除了易飞扬、华芯、华工正源和太辰光等大厂加入战团,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华为、富士康、日海等巨头也在进入,而且是在做从芯片到封装的垂直整合。这些巨头的进入,让PLC分路器行业,充满了变数。
经济通胀,贷款困难等因素,更是加剧了厂商的担忧。有业内人士认为PLC分路器行业已经快达到顶峰,面临洗牌的时刻。虽然市场在不断增长,但厂商之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激烈,面临很大的风险。该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运营商的招标有逐渐降低价格因素,提升品质比重的趋势,建议厂商在品质工艺和管理上下功夫,比如激光焊接工艺。
在这种隐忧下,有不少厂商无视压力,继续扩产;一些厂商试图采用半自动或者自动封装,以求提高产品一致性和解决缺乏熟练工人的难题;一些厂商自行生产配套元器件,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还有一些厂商向上游进军,生产V槽、FA甚至芯片。在今年光博会上,冒出了众多的新兴的国产芯片厂商。这些芯片是否国产?是否量产?下一篇文章我们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