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商》:华工团结的四年激光大业崩塌的内幕
发布时间:2011-08-08 15:50:37 热度:3829
8/8/2011,四年前,本土三家激光巨头——华工科技、楚天激光、团结激光,在有关部门的撮合下正式签下战略重组协议。孰料,半年之后,徒生变故,楚天激光黯然离场,留下华工科技与团结激光继续“激光航母”的梦想。
近日,华工科技作出决定,将持有的武汉华工团结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工团结”)51%股权,以净资产估值作价,正式挂牌转让。如果不出意外,买家将是团结激光。至此,武汉激光业大重组以失败告终。
回看光谷激光三巨头重组流产和分手,不难发现这样的路径:相关部门发出重组建议,企业在上百次的会商与协调之后,再坐到桌前签字握手。
而企业重组,原本应该是市场行为。正如武汉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专家所言:“重组是否能1+1>2,最终取决于重组的原动力是否来自市场本身。”
四年之痒
四年前,华工科技和团结激光携手成立了华工团结,试图共同打造国际一流激光切割设备制造商。作为此次大重组的幕后主导方,时任武汉市主要领导悉数捧场,更彰显了这座城市,做大激光产业的雄心。
重组前,华工科技拥有激光切割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切割设备的两个国际知名品牌“Laserlab”和“Farley”;其旗下武汉法利莱公司已完成对切割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产品的制造转移,搭建起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而团结激光旗下的上海团结普瑞玛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激光切割机生产制造企业,“普瑞玛”是国际一流的激光切割机品牌。
彼时,业界对此次联合普遍赞誉有加,华工科技也为此付出了近1亿元的现金以及武汉法利莱51%的股权。
“当年华工科技和团结激光重组时,政府的推动起了很大作用,政府希望以两家公司合作为模式,促进整个武汉地区激光企业联合发展。”曾参与重组工作的张亚军还告诉记者:“作为民营企业的团结激光在当时的情况下,独立上市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也希望找棵大树乘凉。而华工科技看中是团结激光的上海团结普瑞玛资产。”
然而,这场看似完美的结合,并不愉快。四年不幸的“婚姻”,矛盾终于开始“浮于水面”。6月17日,华工科技董事会上,关于所持出售51%华工团结股权的议案,获得9位董事全票通过。其中身为华工科技董事、团结激光法人的陈海兵投票赞成。
6月18日,华工科技发布《董事会会议公告》,其中之一便是审议通过了《关于出售华工团结股权的议案》。公告显示:因华工团结在产品上未能实现大功率激光切割设备产业整合的目的,在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上也未能实现内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需要,华工科技拟挂牌转让所持全部51%的华工团结股权。
事实上,分家行动早已暗流涌动。
去年9月,华工科技旗下的华工团结和华工激光已经将持有的武汉华工激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卖给了团结激光,该成套公司正是在华工科技和团结激光联手后打造的一个整合平台。
同时,华工激光从华工团结买下武汉法利莱公司51%的股权,该笔股权则是华工团结成立时华工科技的部分出资。此后,华工科技还主导了对华工团结的减资行动,收回部分现金。
同床异梦
按照此前的重组协议,华工科技通过华工团结间接控股上海普瑞(33.44,-1.36,-3.91%)玛,持有后者56%的股权和同等56%的表决权。但华工科技董秘刘卫却表示,过去四年华工科技在上海普瑞玛的话语权与持股比例并不相称:“华工科技对上海普瑞玛一直处于失控状态。”
“上海普瑞玛的经营管理团队,一直还是团结激光的老人,华工科技的整合一直阻力很大。”刘卫坦言,“事实上,重组四年来,双方的业务整合并没有实质进展。”
“四年来,我们的同业竞争问题一直存在。华工科技作为华工团结的大股东,却无从插手上海普瑞玛的经营管理,这让我们既尴尬也无奈。”刘卫直言,勉强维持双方的合资关系,已无太大意义。
另外,在重组后的三年里,华工团结对母公司的净利润贡献最高仅为6%,最低时仅为1%。刘卫也表示:“如此低的贡献,再耗下去也没有必要了。按照市场规律,分了对双方也许都是好事。”
在此背景下,华工科技最终决议将持有华工团结51%股权,以净资产估值作价,挂牌出售。
当时团结激光选择重组,有一个背景是自己单独上市无望。但创业板推出后,团结激光看到不少当初比自己“块头”小的企业都上市了,巨大的财富效应,让团结激光的股东们对重组十分“后悔”。
知情人士介绍,团结激光一直想脱离华工科技,自己单独上市。而普瑞玛作为核心资产,肯定不会被华工科技所掌控。因此,两家公司原有品牌依然在市场、价格上“打架”。
“就上市的问题,我们也尽了最大努力挽回,避免重组失败。”刘卫举例,华工科技曾提出通过定向增发,收购华工团结49%的股权,但遭到团结激光方面拒绝。
“两个公司的风格差别太大,没有办法统一管理。”华工团结董事长王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解释整合不成功的原因。
在他看来,华工科技的央企文化,是要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国家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而团结激光作为民营企业,首先看中的是经济利益。两家公司的出发点都不一样。
“退出团结激光后,短时间内对华工科技的销售业绩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利润来看,不会有很大影响。而且从长远来看,对于双方和投资者都是好事。”刘卫说。
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利益出发点不同,导致双方重组失败,只是内因。外因在于,四年前武汉激光业的大重组,并不完全是市场因素,更多体现的是政府意志。甚至当时就有人预测,“依靠政府‘拉郎配’,前景不容乐观。”
一语成谶
2007年1月,历经多年的谈判,位于中国最大的激光产业集群——武汉“中国光谷”的三家大型的激光企业——华工科技、楚天激光、团结激光决议重组结盟。重组签约仪式现场,团结激光董事长陈海兵宣称:“这标志着中国最大激光企业的诞生。”
据张亚军回忆,三大激光企业重组路曲折漫长,仅谈判至少就有上百次。早在2002年,省、市政府及东湖高新(8.79,0.00,0.00%)区就有意让三家企业重组,实现整体上市。但当时国内激光产业格局不明朗,企业间的重组意愿也不强烈。两次整合谈判均无果而终。
“第三次整合是有针对性的,就是深圳大族激光(11.86,-0.29,-2.39%)。”张亚军介绍,2004年,曾名不见经传的大族激光上市融资后,发展迅猛,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激光加工设备制造企业。2005年公司产值已达5亿元。
而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激光研发、生产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武汉光谷,尽管已有50多家激光企业入驻,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但除了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等8家企业产值过亿元,其他企业产值相对较小,50多家企业的产值2005年只达到17亿元。而造成武汉激光设备企业做不大的原因,就是同城竞争造成利润率低,无力扩张。
位于光谷的三家大型激光企业重组,正是当时武汉市政府“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思路的一次尝试。“作为光谷的标志性产业,政府一直希望可以培育出一家大型激光旗舰企业,来作为光谷的标签。”张亚军说。
根据最初的重组方案,以中国第一家激光主业上市公司——华工科技作为重组平台,定向增发募资3.5亿元,通过股权收购、增资和合资形式,控股楚天激光旗下奇致激光,并间接控股团结激光旗下的上海普瑞玛。其中,奇致激光和上海普瑞玛分别为楚天和团结的最核心资产。
但时过半年,重组计划却陡生变故。2007年10月31日晚间,华工科技突然发布公告,称因部分收购主体“今年(指2007年)以来经营业绩不理想,个别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公司决定中止定向增发重组方案。
在公告中,华工科技同时指出:“从拟重组企业今年(2007年)以来的实际经营情况看,上海团结普瑞玛的经营业绩出现了翻番的增长”——这一度被市场解读为,重组障碍在另一个并购主体——楚天旗下的奇致激光。
时至今日,楚天激光方面一直未对外公开当初退出重组的原因。但有楚天激光内部人士透露,“当年(指退出重组的2007年)公司经营稳健,业绩平稳。并未出现业绩下滑趋势。”
一个至今让人颇具回味的细节是,在三大激光企业重组签约现场,楚天激光董事长孙文登台发言,在致辞最后,孙文突然提高语调:“争取三年后,实现奇致激光的分拆上市。”重组尚未启动,就计划三年后分拆,这令台下嘉宾面面相觑。
楚天激光的提前离场,让原本“三合一”的重组方案,被迫改为“二合一”即华工科技与团结激光组建合资公司华工团结,延续武汉激光业大重组的梦想。
孰料,这一梦想也破灭了。眼下,团结激光的离去,正式标志着武汉激光业大重组以失败告终。
近日,华工科技作出决定,将持有的武汉华工团结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工团结”)51%股权,以净资产估值作价,正式挂牌转让。如果不出意外,买家将是团结激光。至此,武汉激光业大重组以失败告终。
回看光谷激光三巨头重组流产和分手,不难发现这样的路径:相关部门发出重组建议,企业在上百次的会商与协调之后,再坐到桌前签字握手。
而企业重组,原本应该是市场行为。正如武汉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专家所言:“重组是否能1+1>2,最终取决于重组的原动力是否来自市场本身。”
四年之痒
四年前,华工科技和团结激光携手成立了华工团结,试图共同打造国际一流激光切割设备制造商。作为此次大重组的幕后主导方,时任武汉市主要领导悉数捧场,更彰显了这座城市,做大激光产业的雄心。
重组前,华工科技拥有激光切割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切割设备的两个国际知名品牌“Laserlab”和“Farley”;其旗下武汉法利莱公司已完成对切割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产品的制造转移,搭建起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而团结激光旗下的上海团结普瑞玛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激光切割机生产制造企业,“普瑞玛”是国际一流的激光切割机品牌。
彼时,业界对此次联合普遍赞誉有加,华工科技也为此付出了近1亿元的现金以及武汉法利莱51%的股权。
“当年华工科技和团结激光重组时,政府的推动起了很大作用,政府希望以两家公司合作为模式,促进整个武汉地区激光企业联合发展。”曾参与重组工作的张亚军还告诉记者:“作为民营企业的团结激光在当时的情况下,独立上市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也希望找棵大树乘凉。而华工科技看中是团结激光的上海团结普瑞玛资产。”
然而,这场看似完美的结合,并不愉快。四年不幸的“婚姻”,矛盾终于开始“浮于水面”。6月17日,华工科技董事会上,关于所持出售51%华工团结股权的议案,获得9位董事全票通过。其中身为华工科技董事、团结激光法人的陈海兵投票赞成。
6月18日,华工科技发布《董事会会议公告》,其中之一便是审议通过了《关于出售华工团结股权的议案》。公告显示:因华工团结在产品上未能实现大功率激光切割设备产业整合的目的,在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上也未能实现内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需要,华工科技拟挂牌转让所持全部51%的华工团结股权。
事实上,分家行动早已暗流涌动。
去年9月,华工科技旗下的华工团结和华工激光已经将持有的武汉华工激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卖给了团结激光,该成套公司正是在华工科技和团结激光联手后打造的一个整合平台。
同时,华工激光从华工团结买下武汉法利莱公司51%的股权,该笔股权则是华工团结成立时华工科技的部分出资。此后,华工科技还主导了对华工团结的减资行动,收回部分现金。
同床异梦
按照此前的重组协议,华工科技通过华工团结间接控股上海普瑞(33.44,-1.36,-3.91%)玛,持有后者56%的股权和同等56%的表决权。但华工科技董秘刘卫却表示,过去四年华工科技在上海普瑞玛的话语权与持股比例并不相称:“华工科技对上海普瑞玛一直处于失控状态。”
“上海普瑞玛的经营管理团队,一直还是团结激光的老人,华工科技的整合一直阻力很大。”刘卫坦言,“事实上,重组四年来,双方的业务整合并没有实质进展。”
“四年来,我们的同业竞争问题一直存在。华工科技作为华工团结的大股东,却无从插手上海普瑞玛的经营管理,这让我们既尴尬也无奈。”刘卫直言,勉强维持双方的合资关系,已无太大意义。
另外,在重组后的三年里,华工团结对母公司的净利润贡献最高仅为6%,最低时仅为1%。刘卫也表示:“如此低的贡献,再耗下去也没有必要了。按照市场规律,分了对双方也许都是好事。”
在此背景下,华工科技最终决议将持有华工团结51%股权,以净资产估值作价,挂牌出售。
当时团结激光选择重组,有一个背景是自己单独上市无望。但创业板推出后,团结激光看到不少当初比自己“块头”小的企业都上市了,巨大的财富效应,让团结激光的股东们对重组十分“后悔”。
知情人士介绍,团结激光一直想脱离华工科技,自己单独上市。而普瑞玛作为核心资产,肯定不会被华工科技所掌控。因此,两家公司原有品牌依然在市场、价格上“打架”。
“就上市的问题,我们也尽了最大努力挽回,避免重组失败。”刘卫举例,华工科技曾提出通过定向增发,收购华工团结49%的股权,但遭到团结激光方面拒绝。
“两个公司的风格差别太大,没有办法统一管理。”华工团结董事长王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解释整合不成功的原因。
在他看来,华工科技的央企文化,是要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国家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而团结激光作为民营企业,首先看中的是经济利益。两家公司的出发点都不一样。
“退出团结激光后,短时间内对华工科技的销售业绩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利润来看,不会有很大影响。而且从长远来看,对于双方和投资者都是好事。”刘卫说。
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利益出发点不同,导致双方重组失败,只是内因。外因在于,四年前武汉激光业的大重组,并不完全是市场因素,更多体现的是政府意志。甚至当时就有人预测,“依靠政府‘拉郎配’,前景不容乐观。”
一语成谶
2007年1月,历经多年的谈判,位于中国最大的激光产业集群——武汉“中国光谷”的三家大型的激光企业——华工科技、楚天激光、团结激光决议重组结盟。重组签约仪式现场,团结激光董事长陈海兵宣称:“这标志着中国最大激光企业的诞生。”
据张亚军回忆,三大激光企业重组路曲折漫长,仅谈判至少就有上百次。早在2002年,省、市政府及东湖高新(8.79,0.00,0.00%)区就有意让三家企业重组,实现整体上市。但当时国内激光产业格局不明朗,企业间的重组意愿也不强烈。两次整合谈判均无果而终。
“第三次整合是有针对性的,就是深圳大族激光(11.86,-0.29,-2.39%)。”张亚军介绍,2004年,曾名不见经传的大族激光上市融资后,发展迅猛,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激光加工设备制造企业。2005年公司产值已达5亿元。
而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激光研发、生产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武汉光谷,尽管已有50多家激光企业入驻,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但除了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等8家企业产值过亿元,其他企业产值相对较小,50多家企业的产值2005年只达到17亿元。而造成武汉激光设备企业做不大的原因,就是同城竞争造成利润率低,无力扩张。
位于光谷的三家大型激光企业重组,正是当时武汉市政府“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思路的一次尝试。“作为光谷的标志性产业,政府一直希望可以培育出一家大型激光旗舰企业,来作为光谷的标签。”张亚军说。
根据最初的重组方案,以中国第一家激光主业上市公司——华工科技作为重组平台,定向增发募资3.5亿元,通过股权收购、增资和合资形式,控股楚天激光旗下奇致激光,并间接控股团结激光旗下的上海普瑞玛。其中,奇致激光和上海普瑞玛分别为楚天和团结的最核心资产。
但时过半年,重组计划却陡生变故。2007年10月31日晚间,华工科技突然发布公告,称因部分收购主体“今年(指2007年)以来经营业绩不理想,个别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公司决定中止定向增发重组方案。
在公告中,华工科技同时指出:“从拟重组企业今年(2007年)以来的实际经营情况看,上海团结普瑞玛的经营业绩出现了翻番的增长”——这一度被市场解读为,重组障碍在另一个并购主体——楚天旗下的奇致激光。
时至今日,楚天激光方面一直未对外公开当初退出重组的原因。但有楚天激光内部人士透露,“当年(指退出重组的2007年)公司经营稳健,业绩平稳。并未出现业绩下滑趋势。”
一个至今让人颇具回味的细节是,在三大激光企业重组签约现场,楚天激光董事长孙文登台发言,在致辞最后,孙文突然提高语调:“争取三年后,实现奇致激光的分拆上市。”重组尚未启动,就计划三年后分拆,这令台下嘉宾面面相觑。
楚天激光的提前离场,让原本“三合一”的重组方案,被迫改为“二合一”即华工科技与团结激光组建合资公司华工团结,延续武汉激光业大重组的梦想。
孰料,这一梦想也破灭了。眼下,团结激光的离去,正式标志着武汉激光业大重组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