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光电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韦乐平:物联网十年内难超过电信业

发布时间:2011-04-20 16:25:16 热度:1154

 4/20/2011,C114讯(李明)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11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物联网在10年内不可能成为与电信业匹敌的公众服务市场。在物联网市场,运营商只占1%,只能充当中间角色,不可能主导产业发展,但可以联系产业上下游协同推进。

   市场不容乐观 运营商市场不足1%

   韦乐平指出,市场空间是决定物联网战略地位的重要根据,也是目前引发物联网热的重要原因。但是,目前有些关于物联网市场的预测过于夸张。例如美国Forrester预计,201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万亿美元,2020年物联网市场将是电信业的30倍,比实际的1000亿美元的市场大30倍。

   对于这种预计,韦乐平表示这种预测太不靠谱,他以实际数据举例说,“就物联网连接数而言,2010年全球连接数达8140万,其中包括中国近1000万连接数,离数百亿的差距恐怕不止是10年。而从收益来看,较低的ARPU值和连接数使物联网产业发展不容乐观。”

   “即便在如此有限的物联网市场中,运营商市场还不到1%,离所谓的万亿级市场空间相差十万八千里。”韦乐平坦言,物联网在10年内不可能成为与电信业匹敌的公众服务市场,而物联网的发展关键是做到“心中有数,务实推进”。

   谈及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中的角色定位时,韦乐平表示,“首先,运营商只是物联网产业重点行业应用的集成者,小众薄利市场,需要聚焦若干重点行业;其次,运营商是物联网通信管道的提供者,要着重提供基于网关的智能管道;此外,运营商是物联网能力平台的运营者,通过能力平台的构建,不仅限于物联网管道提供,而且具备物联网业务的服务提供能力。”

   韦乐平进一步表示,“在物联网市场中,运营商只占1%,只能作为中间角色,不可能主导产业发展,但可以联系产业上下游协同推进。运营商物联网业务发展策略的总体思路应是以行业为主,重点切入,有效投入,规模效应。”

   对于物联网的网络发展策略,韦乐平表示,近期应利用现有的固定、移动、卫星等网络资源可以支持近期的物联网业务发展,网络架构基本不变,对于某些特殊高价值物联网应用,可以通过网络优化和适配等手段满足需要。

   “长期网络发展策略可结合FTTH、IPv6、LTE等下一代网络技术演进,加强地址、码号、频谱、安全、QoS等研究。随着物联网市场的扩大和收入的增加,再来考虑某些特殊高价值应用的网络需要,从而根据投入产出的原则决定网络改造的范围、力度和深度。”韦乐平说。

   面临标准等多重挑战 商业模式乃成败关键

   虽然物联网产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但韦乐平坦言,物联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技术、标准、市场、社会等多方面挑战。

   在技术挑战方面,韦乐平表示,“物联网缺乏在统一框架内融合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物理世界的理论、技术架构和标准体系;同时,物联网不掌握核心芯片和传感器技术,其中80%靠进口芯片,造成其面临成本较高、可靠性差、安全性和隐私权担忧;此外,物联网技术相对落后,如RFID单信道体制落后,面临干扰问题等。”

   在标准挑战方面,韦乐平认为,“物联网缺乏统一标准体系,涉及大量国际组织难以协调,仅RFID就有30个国际组织出了250个标准。同时,物联网专业性专有性太强,公众性和公用性较弱、标准化程度低、互通性差、必要性弱。”

   在市场挑战方面,韦乐平称,“首先,物联网整体还处于萌芽阶段,行业信息化程度低,门槛和壁垒高,造成高端难介入,低端收入微;同时,物联网产业链复杂而分散,主要是薄利小众市场,其集中度低、不稳定,难以形成规模;此外,物联网商业模式较复杂,运营商擅长一对一服务关系,即一个用户,一个终端,一个账单。而物联网本质是多点连接,且涉及终端范围广,数量巨大。”

   在社会挑战方面,韦乐平认为,“物联网不能给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个人隐私带来负面乃至威胁和危害。”

   韦乐平认为,“物联网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取向和政策支持的力度、技术的进展、产业链的形成、协同和壮大。否则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自生自灭的随机过程。”

   在韦乐平看来,探索物联网商业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他建议,“发展物联网应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物联网发展通过智慧城市带动物联网规模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民生基础上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可以聚焦车联网等应用,加快物联网产品开发。”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