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起诉中兴专利之争背后:LTE大战揭幕
发布时间:2011-04-02 15:59:10 热度:1344
4/2/2011,本文来自新浪
在MOTO与华为互诉专利侵权案件尚未落幕、诺基亚与苹果专利诉讼战争正酣之际,今日又有消息称爱立信又加入专利大战,将战火引向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兴。业内认为,导火线是中兴通讯(000063,股吧)在爱立信的大本营瑞典建设全球第一个LTE FDD/LTE TDD双模网络,而背后是未来的LTE之争。
新旧板块冲撞
根据英国媒体《金融时报》报道,在当地时间4月1日愚人节这天,全球最大的移动网络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向英国、意大利、德国法院提起一项诉讼,称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兴通讯侵犯了自己的专利。爱立信指控中兴通讯拒绝签署一项专利许可协议根据这样的协议,中兴通讯须向这家瑞典集团支付专利权使用费。《金融时报》认为,爱立信此举突显出,以华为(Huawei Technologies)和中兴通讯为首的中国企业,已发展成为爱立信的强劲竞争对手。
无疑,这是一场司空见惯的专利战争,但是,为什么在此时发起这场专利战争,为什么主要瞄准手机,却充满了玄机,“来的颇为巧合”。
导火索来自瑞典,爱立信的母巢。不久前,中兴通讯对外宣布了一个合作项目,将与和黄旗下的Hi3G合作,在瑞典和丹麦建设全球第一个LTE FDD/LTE TDD双模网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双模4G网络,而瑞典恰恰是爱立信的大本营。
根据海外权威电信媒体LightReading的一项深度分析,和黄原来的供应商主要是爱立信和诺基亚西门子,其中,和黄瑞典的核心网、和黄丹麦的全网由爱立信提供。此次合作,必然导致在4G时代,它们传统的地盘继续失守,其中瑞典更是爱立信的大本营、不容有失。
对于中兴而言,在欧洲市场介入较晚,但是2010年之后这一进程不断加速,先后与Telenor、KPN、和黄等签署了单个合同达数千基站的无线设备大单。由于介入较晚,都要通过搬迁旧设备、升级更新技术的设备实现,而主要搬迁的对象都是诺基亚西门子。
问题是实质是新旧势力之战。在全球电信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彼长”对应的就是“此消”,战争不可避免。
此前,这种新旧势力的战争在华为、西门子之间已经表露无遗,整个2010年,华为与诺西的缠斗从未停止过。联想起2009年底,全球首个LTE FDD网络竞争中,TeliaSonera先是选取了爱立信和华为的组合,搬迁了诺基亚西门子,此后不久诺西强势反击,再次反搬迁,1年以后华为再次部分的“反反搬迁”。TeliaSonera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家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成本就是核心原因。
其实,除了成本,还有IPR和政治。
但是,与华为进入欧洲初期,优先搬迁的是北电、MOTO的网络不同,中兴进入该市场的时候,市场变得更为拥挤了,需要搬迁的对手实力也更为强劲,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反弹。此次搬迁的对象,很大部分属于行业老大爱立信,引起的反弹无疑会很大。
此前,当时的老大爱立信可以坐山观虎斗,坐看行业老二位置变化。如果中兴也规模进入欧洲,首先进攻的对象无疑也是诺基亚西门子,但是也不免要触及爱立信的利益,那么,只能进一步动摇既得利益者的市场,老大坐不住了。
潜伏的TD-LTE大战
如果,仅仅是一次搬迁在业内是非常常见的,未必会引起如此大的争斗。但是,和黄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是普通的3G网络,背后还隐藏着LTE TDD与LTE FDD的互博。
根据LightReading报道分析,在年初,Hi3G获得了50MHz的TDD频谱资源,获得对象恰恰是Intel。Intel在2008年的时候,曾经花费了2500万美金获得该频段资源,原计划部署WiMAX。同时,和黄在丹麦也获得了25MHz TDD频谱。
真正可怕的在于,获得同等TDD频谱资源的价格,仅仅为FDD资源的3%!运营商为了购买频谱资源,往往需要付出巨大费用,在3G时代几乎拖垮了德电、法电等一流厂商,前段德国的LTE频谱拍卖中,仍高达数十亿美金。全球各国的TDD资源都非常丰富,如果更多的一流运营商倒戈到TDD,或者TDD/FDD双模,整个产业环境将发生巨变。对此,海外芯片厂商人士认为,以和黄项目为例,FDD/TDD的融合终端芯片推出较晚,开始肯定以TDD单模为主,实质上,该网络开始阶段就是一个TD-LTE网络。
FDD的产业链一直以来领先于TDD的产业链,但是,随着中国移动的大力推动,以及中兴、华为、大唐为主的中国厂商变得不断强大,TDD产业链的竞争力与FDD的差距迅速缩小。在4G时代,这很可能将全面改变全球FDD与TDD的市场格局,并最终威胁到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在FDD市场的利益。
而作为上游芯片厂商的高通等,与爱立信、诺基亚等FDD阵营本来就存在着各种纠纷,其合作伙伴到底是欧洲厂商、还是中国厂商无关紧要,因此,采取的是一种相对功利的态度,即TDD芯片和FDD芯片同步发展,目前二者的差距仅有半年左右。
运营商是选择晚上一段时间推出4G,还是为了早半年一年多付出数亿美金、甚至数十亿美金的频谱成本呢?目前,德国、日本、荷兰等多家一流运营商已经选择与中国移动合作,进行TD-LTE测试,很多是实质性在建设。不久前,中国移动的TD-LTE建设中,先期只有大唐、中兴、华为、诺西、阿朗五家厂商入局,这五家厂商在TD领域投资更大,后期摩托和爱立信才挤入,这无疑增大了爱立信的危机感。
表象背后,TD-LTE与FDD LTE之争潜伏其中。
围魏救赵
为什么诉讼主要针对的是终端?为什么在英国、德国?为什么是此时?无外乎三大原因。
众所周知,电信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专利密集型的行业。因此,技术的竞争广泛存在,但是,除了高通等上游厂商能够“只进不出”之外,多数设备商之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完全厘清专利所有权,加之取证困难,即便是能够分清,其诉讼时间也很长。因此,设备专利交叉授权为主。
但是,手机则不同,终端产品的出货量往往较大、取证更为容易,因此,目前电信行业的专利诉讼主要集中在终端领域。2010年,中兴的终端出货量达到9000万部,其中占比最大的是GSM/WCDMA手机,因此不难理解,爱立信从终端领域发起对中兴的专利诉讼。
与此同时,爱立信发起诉讼的地方英国、意大利、德国恰恰是中兴在欧洲销量最大的几个地区,而不是爱立信的大本营瑞典在瑞典中兴的终端销量很少。中兴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与客户的终端合作,逐步达成互相了解,进而进入欧洲的。爱立信选择这样做,正是为了打击中兴在欧洲市场的快速拓展,通过限制市场进入,达到对设备市场“围魏救赵”的效果。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显示,爱立信和中兴的相关谈判已经超过3年,但是此时发起针对2G的诉讼却并非巧合。
一方面,中国厂商在2G时代的议价能力很差,3G时代有显著提升,到了4G时代已经有长足进步,爱立信感到自己的谈判筹码在下降。不久前,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兴的PCT专利申请已经提升至全球第二位、位居行业第一位。PCT专利代表的是核心国际专利,随着申请量的提升,专利天平正在改变原有格局。
另一方面,在GSM/WCDMA终端领域,爱立信本身并不直接从事,只是参股索尼爱立信公司,这个终端公司销量不断下降、长期处于亏损或半亏损状态。如果中国厂商提起反诉,对爱立信的主营业务影响不大。
多种原因导致的共同结果就是,爱立信在4月1日于如上三国发起了针对中兴的GSM/WCDMA终端诉讼。
中国企业需学会专利竞争
意图挑战旧势力,迟早会触及对方的防火墙和护城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这种挑战不可避免。
对此,所有中国厂商也必须从中意识到,专利竞争必然是市场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很多厂商的护城河和防火墙,是不可能回避的。与此相类似,不久前,华为、中兴等企业在美国竞标、竞购中受到了“安全问题”困扰,在技术测试领先、客户认可的情况下被排除在外,这些也是市场竞争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也是其护城河与防火墙,也是不可能回避的。
真正需要做的是,正视竞争,学会竞争。不仅仅是在技术领域、产品领域、市场领域学会“常规”竞争,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议价筹码,也需要在知识产权领域、政治领域等“非常规领域”学会竞争,提高自身的全方位竞争能力。
此次诉讼无论结果如何,真正考验的是,竞争双方的全方位实力,也考验的游说团体、产业链动员等方面的实力包括法律诉讼方面的实力。不久前,华为Vs诺西的胜利体现的正是这种综合实力的进步。
在MOTO与华为互诉专利侵权案件尚未落幕、诺基亚与苹果专利诉讼战争正酣之际,今日又有消息称爱立信又加入专利大战,将战火引向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兴。业内认为,导火线是中兴通讯(000063,股吧)在爱立信的大本营瑞典建设全球第一个LTE FDD/LTE TDD双模网络,而背后是未来的LTE之争。
新旧板块冲撞
根据英国媒体《金融时报》报道,在当地时间4月1日愚人节这天,全球最大的移动网络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向英国、意大利、德国法院提起一项诉讼,称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兴通讯侵犯了自己的专利。爱立信指控中兴通讯拒绝签署一项专利许可协议根据这样的协议,中兴通讯须向这家瑞典集团支付专利权使用费。《金融时报》认为,爱立信此举突显出,以华为(Huawei Technologies)和中兴通讯为首的中国企业,已发展成为爱立信的强劲竞争对手。
无疑,这是一场司空见惯的专利战争,但是,为什么在此时发起这场专利战争,为什么主要瞄准手机,却充满了玄机,“来的颇为巧合”。
导火索来自瑞典,爱立信的母巢。不久前,中兴通讯对外宣布了一个合作项目,将与和黄旗下的Hi3G合作,在瑞典和丹麦建设全球第一个LTE FDD/LTE TDD双模网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双模4G网络,而瑞典恰恰是爱立信的大本营。
根据海外权威电信媒体LightReading的一项深度分析,和黄原来的供应商主要是爱立信和诺基亚西门子,其中,和黄瑞典的核心网、和黄丹麦的全网由爱立信提供。此次合作,必然导致在4G时代,它们传统的地盘继续失守,其中瑞典更是爱立信的大本营、不容有失。
对于中兴而言,在欧洲市场介入较晚,但是2010年之后这一进程不断加速,先后与Telenor、KPN、和黄等签署了单个合同达数千基站的无线设备大单。由于介入较晚,都要通过搬迁旧设备、升级更新技术的设备实现,而主要搬迁的对象都是诺基亚西门子。
问题是实质是新旧势力之战。在全球电信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彼长”对应的就是“此消”,战争不可避免。
此前,这种新旧势力的战争在华为、西门子之间已经表露无遗,整个2010年,华为与诺西的缠斗从未停止过。联想起2009年底,全球首个LTE FDD网络竞争中,TeliaSonera先是选取了爱立信和华为的组合,搬迁了诺基亚西门子,此后不久诺西强势反击,再次反搬迁,1年以后华为再次部分的“反反搬迁”。TeliaSonera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家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成本就是核心原因。
其实,除了成本,还有IPR和政治。
但是,与华为进入欧洲初期,优先搬迁的是北电、MOTO的网络不同,中兴进入该市场的时候,市场变得更为拥挤了,需要搬迁的对手实力也更为强劲,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反弹。此次搬迁的对象,很大部分属于行业老大爱立信,引起的反弹无疑会很大。
此前,当时的老大爱立信可以坐山观虎斗,坐看行业老二位置变化。如果中兴也规模进入欧洲,首先进攻的对象无疑也是诺基亚西门子,但是也不免要触及爱立信的利益,那么,只能进一步动摇既得利益者的市场,老大坐不住了。
潜伏的TD-LTE大战
如果,仅仅是一次搬迁在业内是非常常见的,未必会引起如此大的争斗。但是,和黄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是普通的3G网络,背后还隐藏着LTE TDD与LTE FDD的互博。
根据LightReading报道分析,在年初,Hi3G获得了50MHz的TDD频谱资源,获得对象恰恰是Intel。Intel在2008年的时候,曾经花费了2500万美金获得该频段资源,原计划部署WiMAX。同时,和黄在丹麦也获得了25MHz TDD频谱。
真正可怕的在于,获得同等TDD频谱资源的价格,仅仅为FDD资源的3%!运营商为了购买频谱资源,往往需要付出巨大费用,在3G时代几乎拖垮了德电、法电等一流厂商,前段德国的LTE频谱拍卖中,仍高达数十亿美金。全球各国的TDD资源都非常丰富,如果更多的一流运营商倒戈到TDD,或者TDD/FDD双模,整个产业环境将发生巨变。对此,海外芯片厂商人士认为,以和黄项目为例,FDD/TDD的融合终端芯片推出较晚,开始肯定以TDD单模为主,实质上,该网络开始阶段就是一个TD-LTE网络。
FDD的产业链一直以来领先于TDD的产业链,但是,随着中国移动的大力推动,以及中兴、华为、大唐为主的中国厂商变得不断强大,TDD产业链的竞争力与FDD的差距迅速缩小。在4G时代,这很可能将全面改变全球FDD与TDD的市场格局,并最终威胁到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在FDD市场的利益。
而作为上游芯片厂商的高通等,与爱立信、诺基亚等FDD阵营本来就存在着各种纠纷,其合作伙伴到底是欧洲厂商、还是中国厂商无关紧要,因此,采取的是一种相对功利的态度,即TDD芯片和FDD芯片同步发展,目前二者的差距仅有半年左右。
运营商是选择晚上一段时间推出4G,还是为了早半年一年多付出数亿美金、甚至数十亿美金的频谱成本呢?目前,德国、日本、荷兰等多家一流运营商已经选择与中国移动合作,进行TD-LTE测试,很多是实质性在建设。不久前,中国移动的TD-LTE建设中,先期只有大唐、中兴、华为、诺西、阿朗五家厂商入局,这五家厂商在TD领域投资更大,后期摩托和爱立信才挤入,这无疑增大了爱立信的危机感。
表象背后,TD-LTE与FDD LTE之争潜伏其中。
围魏救赵
为什么诉讼主要针对的是终端?为什么在英国、德国?为什么是此时?无外乎三大原因。
众所周知,电信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专利密集型的行业。因此,技术的竞争广泛存在,但是,除了高通等上游厂商能够“只进不出”之外,多数设备商之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完全厘清专利所有权,加之取证困难,即便是能够分清,其诉讼时间也很长。因此,设备专利交叉授权为主。
但是,手机则不同,终端产品的出货量往往较大、取证更为容易,因此,目前电信行业的专利诉讼主要集中在终端领域。2010年,中兴的终端出货量达到9000万部,其中占比最大的是GSM/WCDMA手机,因此不难理解,爱立信从终端领域发起对中兴的专利诉讼。
与此同时,爱立信发起诉讼的地方英国、意大利、德国恰恰是中兴在欧洲销量最大的几个地区,而不是爱立信的大本营瑞典在瑞典中兴的终端销量很少。中兴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与客户的终端合作,逐步达成互相了解,进而进入欧洲的。爱立信选择这样做,正是为了打击中兴在欧洲市场的快速拓展,通过限制市场进入,达到对设备市场“围魏救赵”的效果。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显示,爱立信和中兴的相关谈判已经超过3年,但是此时发起针对2G的诉讼却并非巧合。
一方面,中国厂商在2G时代的议价能力很差,3G时代有显著提升,到了4G时代已经有长足进步,爱立信感到自己的谈判筹码在下降。不久前,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兴的PCT专利申请已经提升至全球第二位、位居行业第一位。PCT专利代表的是核心国际专利,随着申请量的提升,专利天平正在改变原有格局。
另一方面,在GSM/WCDMA终端领域,爱立信本身并不直接从事,只是参股索尼爱立信公司,这个终端公司销量不断下降、长期处于亏损或半亏损状态。如果中国厂商提起反诉,对爱立信的主营业务影响不大。
多种原因导致的共同结果就是,爱立信在4月1日于如上三国发起了针对中兴的GSM/WCDMA终端诉讼。
中国企业需学会专利竞争
意图挑战旧势力,迟早会触及对方的防火墙和护城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这种挑战不可避免。
对此,所有中国厂商也必须从中意识到,专利竞争必然是市场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很多厂商的护城河和防火墙,是不可能回避的。与此相类似,不久前,华为、中兴等企业在美国竞标、竞购中受到了“安全问题”困扰,在技术测试领先、客户认可的情况下被排除在外,这些也是市场竞争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也是其护城河与防火墙,也是不可能回避的。
真正需要做的是,正视竞争,学会竞争。不仅仅是在技术领域、产品领域、市场领域学会“常规”竞争,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议价筹码,也需要在知识产权领域、政治领域等“非常规领域”学会竞争,提高自身的全方位竞争能力。
此次诉讼无论结果如何,真正考验的是,竞争双方的全方位实力,也考验的游说团体、产业链动员等方面的实力包括法律诉讼方面的实力。不久前,华为Vs诺西的胜利体现的正是这种综合实力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