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国光谷真实地位如何?
发布时间:2011-03-03 09:58:00 热度:13846
3/3/2011,笔者长期居住在武汉•中国光谷(以下简称“武汉光谷”),对本地媒体对于武汉光谷的报道一直很关注。时间长了,感觉媒体的报道给笔者这样一个印象:武汉光谷是除了中关村科技园外中国“最大最牛”的高科技产业园,而且还要在未来几年超过中关村,成长为“世界光谷”。
今天又看到一篇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的报道,通篇就是“成为国内第二个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强”、“ 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等字眼。而这些字眼已经在很多文章中看到过了。本地媒体对于光谷发展的热情是好的,然而长期宣传武汉光谷的优势却只字不提劣势未免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嫌。武汉光谷真的是那么牛气冲天,独一无二吗?武汉光谷的真实地位到底如何?
事实上,在2009年科技部公布的中国高新科技园区的评比中,武汉以全国第三的科技城市,武汉光谷综合实力落选前五名,排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高新区、成都高新区、苏州工业园之后,而营业收入更次之,中关村在2008年总营收已经超过10000亿元,2010年达15500亿元,而武汉光谷2010年总收入为2918亿元,远远落后于中关村。
据罗天昊先生博客资料,当年,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产业园和武汉光谷三雄并立,引领风潮。目前,中国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达55个,如果新申请的通过,则有可能达到70个,武汉光谷初起时,全国只有少数几个高新技术园区,而现在,广州光谷,保定电谷等已经是群雄并起,武汉面对激烈竞争,再也难以独美。
而且,硅谷有思科、英特尔、惠普、苹果,中关村有联想、百度,金山、新浪,武汉光谷有什么叫的响的企业呢!
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武汉市整体实力不强,尤其是经济实力较弱,相对于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武汉市发展太慢,产业链残缺(比如资金、产品出口等),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去研发产品,而且因为地理原因造成的信息闭塞,产品缺乏销售渠道;经济的弱势导致武汉的待遇与普遍偏低,人才流失严重。
其次是民营企业弱势,造成经济活力不强。武汉光谷最大的几家企业,如烽火科技,长飞等,都是由国有单位改制而来,获得了更多的政策上的扶持,而民营的中小企业普遍显得“营养不良”,产生不了华为、中兴这样的大企业。
另外,武汉的城市氛围对于武汉人的商业性质也有所影响(武汉人比较赞同这种说法),各地的产业园竞争激烈稀释了武汉的优势也是一大原因。
当然,武汉光谷在光通信产业链上一枝独秀,这点无需置疑,华为中兴等大企业不也被吸引进来了吗——虽然是一家总部在深圳的公司。
但是,在光通信产业的优势并不足以令我们自满,而且北京、上海、西安、广东、长春很多城市都在争“中国光谷”的名头,时刻准备着拉武汉光谷下马。
目今武汉市政府也在向中关村取经,以确保武汉光谷健康而快速的发展。光谷媒体人应该看到武汉光谷自身存在的不足,多让政府和企业看到武汉光谷的劣势所在,并提出中肯建议,让危机感鞭策着武汉光谷继续前行。
今天又看到一篇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的报道,通篇就是“成为国内第二个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强”、“ 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等字眼。而这些字眼已经在很多文章中看到过了。本地媒体对于光谷发展的热情是好的,然而长期宣传武汉光谷的优势却只字不提劣势未免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嫌。武汉光谷真的是那么牛气冲天,独一无二吗?武汉光谷的真实地位到底如何?
事实上,在2009年科技部公布的中国高新科技园区的评比中,武汉以全国第三的科技城市,武汉光谷综合实力落选前五名,排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高新区、成都高新区、苏州工业园之后,而营业收入更次之,中关村在2008年总营收已经超过10000亿元,2010年达15500亿元,而武汉光谷2010年总收入为2918亿元,远远落后于中关村。
据罗天昊先生博客资料,当年,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产业园和武汉光谷三雄并立,引领风潮。目前,中国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达55个,如果新申请的通过,则有可能达到70个,武汉光谷初起时,全国只有少数几个高新技术园区,而现在,广州光谷,保定电谷等已经是群雄并起,武汉面对激烈竞争,再也难以独美。
而且,硅谷有思科、英特尔、惠普、苹果,中关村有联想、百度,金山、新浪,武汉光谷有什么叫的响的企业呢!
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武汉市整体实力不强,尤其是经济实力较弱,相对于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武汉市发展太慢,产业链残缺(比如资金、产品出口等),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去研发产品,而且因为地理原因造成的信息闭塞,产品缺乏销售渠道;经济的弱势导致武汉的待遇与普遍偏低,人才流失严重。
其次是民营企业弱势,造成经济活力不强。武汉光谷最大的几家企业,如烽火科技,长飞等,都是由国有单位改制而来,获得了更多的政策上的扶持,而民营的中小企业普遍显得“营养不良”,产生不了华为、中兴这样的大企业。
另外,武汉的城市氛围对于武汉人的商业性质也有所影响(武汉人比较赞同这种说法),各地的产业园竞争激烈稀释了武汉的优势也是一大原因。
当然,武汉光谷在光通信产业链上一枝独秀,这点无需置疑,华为中兴等大企业不也被吸引进来了吗——虽然是一家总部在深圳的公司。
但是,在光通信产业的优势并不足以令我们自满,而且北京、上海、西安、广东、长春很多城市都在争“中国光谷”的名头,时刻准备着拉武汉光谷下马。
目今武汉市政府也在向中关村取经,以确保武汉光谷健康而快速的发展。光谷媒体人应该看到武汉光谷自身存在的不足,多让政府和企业看到武汉光谷的劣势所在,并提出中肯建议,让危机感鞭策着武汉光谷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