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周刊:华为被“高调”
发布时间:2011-02-14 16:22:11 热度:1226
2/14/2011,任正非一声令下,华为高层立刻开始塑造更为亲民、开放和富于活力的企业形象。
1月18日晚,华为企业业务总裁徐文伟用实名在新浪上开了一个微博。不到10分钟,就有一位自称华为员工的人在网上询问:你真是徐总吗?徐文伟给了对方一个肯定的回答。
这位员工继续说,徐总是不可能开微博的,但是不管真假,交个朋友吧。1月21日,徐文伟在微博上提到这件事,评论说“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了华为员工的友善与开放。”
华为高管集体开微博,不仅令华为内部的员工感到有点吃惊,也让常年关注华为的媒体感到意外。此次开通新浪微博的高管包括华为企业业务总裁徐文伟,首席营销官胡厚、余承东,高级副总裁丁耘,副总裁李昌竹,欧洲区总裁邓涛等人。华为高层不仅集体高调了一把,还采用了微博这种最时髦的方式—这被看成是“华为教父”任正非对其管理方式的反思。
任本人低调和隐秘的作风为华为带来了独一无二的神秘性,但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任何有关华为的传闻都很容易陷入阴谋论。2010年10月,关于华为将成为家族企业的消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传言称任正非有意扶持儿子任平接班,从而导致多年合作伙伴孙亚芳去职。任正非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要习惯在谣言中发展》的内部讲话,强调华为“去家族化”的决心。
但这件事显然给了任不小的刺激。2010年11月,在组织公司管理层座谈时,他首次谈到 自己和媒体打交道有障碍,“在舆论面前,公司长期的做法就像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我可以做鸵鸟,但公司不能。”他鼓励公司宣传部门不要害怕对外说错话,“如果宣传定位不正确,就把公司给耽误了”。
华为正在开发像手机和电子书这样的终端消费产品,而无论是全球拓展还是预期内的美国上市,都要求它能直接面对消费者和终端消费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媒体,以显得更加亲民和富于创造性。在这之后的2011年1月15日,华为选举新董事会成员,人数大幅增加,董事会将在未来华为的组织架构中担当重要角色,这也被认为是华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所做的调整。任正非显然希望纠正自己过往对华为密不透风的管理方式,让公司从电信设备商的封闭竞争气氛中走出来。
因此,就出现了其高管集体上微博的一幕。当然了,这也是任正非意志的体现。
华为董事会将走向台前
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诞生于2005年。公司在组织架构上存在职工代表大会、董事会和EMT的三层结构。2005年的华为董事会总共有11名成员,而EMT主要进行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具体执行,总共有9名成员。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公司董事会和EMT成员基本重合。
2011年1月15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深圳总部召开了股东大会,选举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监事会。
新董事会班底不但包括EMT核心人员还引入一部分业务骨干,从原来的9人增加到13人,强化了董事会与公司业务的交流。本届董事会被认为会在未来华为的组织架构中担当重要角色,是建立一个清晰公司治理结构的开始。
华为的新架构
2011年,华为对业务线进行了重新划分。原来其内部按照业务类型比如设备、终端、软件服务等进行划分。在新的内部结构中,华为将分为四个部分,按照不同客户将公司业务分为四大块—管道(运营商)、企业网、终端以及其它。各业务线将“独立发展,各自扩张”。
华为将目前还相对边缘的、面对企业市场的“企业网”(数据业务),和面向个人消费电子的“终端”产品线,看得与目前主体运营商业务“管道”一样重要,意味着其对电信业面临的瓶颈和天花板有预期,同时对电信与IT业正在相互渗透带来的机会也有所反应。
华为“家族化”传言不攻自破
2010年10月27日上午,一条关于华为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传说任正非为给其子任平铺平接班之路,导致华为元老、现任董事长孙亚芳辞职,任为此支付孙10亿元赔偿金。
随后,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反驳流言,称华为必然是走“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的路线。
2011年1月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谜底揭晓,华为的董事长仍为孙亚芳。
1月18日晚,华为企业业务总裁徐文伟用实名在新浪上开了一个微博。不到10分钟,就有一位自称华为员工的人在网上询问:你真是徐总吗?徐文伟给了对方一个肯定的回答。
这位员工继续说,徐总是不可能开微博的,但是不管真假,交个朋友吧。1月21日,徐文伟在微博上提到这件事,评论说“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了华为员工的友善与开放。”
华为高管集体开微博,不仅令华为内部的员工感到有点吃惊,也让常年关注华为的媒体感到意外。此次开通新浪微博的高管包括华为企业业务总裁徐文伟,首席营销官胡厚、余承东,高级副总裁丁耘,副总裁李昌竹,欧洲区总裁邓涛等人。华为高层不仅集体高调了一把,还采用了微博这种最时髦的方式—这被看成是“华为教父”任正非对其管理方式的反思。
任本人低调和隐秘的作风为华为带来了独一无二的神秘性,但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任何有关华为的传闻都很容易陷入阴谋论。2010年10月,关于华为将成为家族企业的消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传言称任正非有意扶持儿子任平接班,从而导致多年合作伙伴孙亚芳去职。任正非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要习惯在谣言中发展》的内部讲话,强调华为“去家族化”的决心。
但这件事显然给了任不小的刺激。2010年11月,在组织公司管理层座谈时,他首次谈到 自己和媒体打交道有障碍,“在舆论面前,公司长期的做法就像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我可以做鸵鸟,但公司不能。”他鼓励公司宣传部门不要害怕对外说错话,“如果宣传定位不正确,就把公司给耽误了”。
华为正在开发像手机和电子书这样的终端消费产品,而无论是全球拓展还是预期内的美国上市,都要求它能直接面对消费者和终端消费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媒体,以显得更加亲民和富于创造性。在这之后的2011年1月15日,华为选举新董事会成员,人数大幅增加,董事会将在未来华为的组织架构中担当重要角色,这也被认为是华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所做的调整。任正非显然希望纠正自己过往对华为密不透风的管理方式,让公司从电信设备商的封闭竞争气氛中走出来。
因此,就出现了其高管集体上微博的一幕。当然了,这也是任正非意志的体现。
华为董事会将走向台前
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诞生于2005年。公司在组织架构上存在职工代表大会、董事会和EMT的三层结构。2005年的华为董事会总共有11名成员,而EMT主要进行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具体执行,总共有9名成员。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公司董事会和EMT成员基本重合。
2011年1月15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深圳总部召开了股东大会,选举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监事会。
新董事会班底不但包括EMT核心人员还引入一部分业务骨干,从原来的9人增加到13人,强化了董事会与公司业务的交流。本届董事会被认为会在未来华为的组织架构中担当重要角色,是建立一个清晰公司治理结构的开始。
华为的新架构
2011年,华为对业务线进行了重新划分。原来其内部按照业务类型比如设备、终端、软件服务等进行划分。在新的内部结构中,华为将分为四个部分,按照不同客户将公司业务分为四大块—管道(运营商)、企业网、终端以及其它。各业务线将“独立发展,各自扩张”。
华为将目前还相对边缘的、面对企业市场的“企业网”(数据业务),和面向个人消费电子的“终端”产品线,看得与目前主体运营商业务“管道”一样重要,意味着其对电信业面临的瓶颈和天花板有预期,同时对电信与IT业正在相互渗透带来的机会也有所反应。
华为“家族化”传言不攻自破
2010年10月27日上午,一条关于华为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传说任正非为给其子任平铺平接班之路,导致华为元老、现任董事长孙亚芳辞职,任为此支付孙10亿元赔偿金。
随后,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反驳流言,称华为必然是走“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的路线。
2011年1月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谜底揭晓,华为的董事长仍为孙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