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不安全?
发布时间:2010-11-30 08:43:27 热度:1179
11/30/2010,“中国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不断增强的实力增加了美国的安全风险,政府官员需给予更密切的审查。”这句话出自美国国会一个顾问小组近日草拟的一份报告。有消息称,这份报告有望于年底时正式公布。
“大部分网络入侵都是通过我们的电信设备发生的……在中国证明不存在这些威胁之前,保持怀疑是十分重要的。”起草这份报告的成员之一迈克尔·韦塞尔说道。
而此时正值中国电信[3.96 -0.75%]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在美投资的重要时期。这份草拟报告的“及时”出台,使华为和中兴在美投资行为麻烦不断。
中国企业≈不安全?
目前,华为和中兴正参与竞标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Sprint数十亿美元的蜂窝网络升级项目,其中华为被看作是极具竞争力的潜在竞标者。
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尽管华为和中兴给出的竞标价格均低于竞争对手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和三星的报价,《华尔街日报》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Sprint最终还是做出拒绝华为和中兴通讯[26.57 -1.67%]的决定。
据悉,Sprint现在正在与三星和阿尔卡特-朗讯进行谈判,希望他们能够提供较低的报价。
知情人士称,华为和中兴的“出局”,主要是Sprint出于安全的担忧。
本报就此向华为北京分公司和深圳总部求证时,接听电话的多位华为工作人员均低调表示不愿就此发表评论。华为美国业务部新闻发言人恩古延 (Jannie Luong Nguyen)则在电子邮件中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接到Sprint公司的最终决定通知,因此不便予以置评。
事实上,自华为向Sprint公司提交竞标文件以来,来自美国各方“安全担忧”的声音就从未停止过。8月,美国几名共和党参议员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审查华为与Sprint之间的交易。参议员们在给美国行政高层的联名信中称:“Sprint公司用户包括美国军方,执法部门以及私营领域。如果华为成为Sprint的供应商,将对美国企业构成实质性威胁,并有可能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我们为此感到担忧。”
正开拓美国市场的中兴公司也未能免于被审查。10月初,美国国会四名议员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致信,敦促其对中兴通讯和华为进行详查,并指出联邦通讯委员会应当仔细审查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并考虑采取使这些中国企业难以在美国开展业务的措施。
11月初,美国国会顾问小组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在一份草拟的报告中写道:“中国实际上将在许多领域成为主要市场动力,包括电信。由于关键基础设施部件的制造、部署、运营和维护由外国机构负责而引发的国家安全漏洞正在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其言语间,对华为这类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戒备之心毫不掩饰。
《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国防部和国会议员担心允许华为和中兴通讯的设备进入美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会产生安全问题。更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此番也打电话给Sprint首席执行官,讨论了把设备升级合同交给中国公司所担心的问题。
本报记者就此致电美国国防部,在其发给本报的电子邮件中,并未涉及华为公司的任何评论,但称其已在一份提交给国会的2010年年报中表达了对中国新兴网络能力的关注,同时对美国国防部网络中的安全漏洞及其产生的潜在网络威胁表示了持续的担忧。
华为在美屡屡受挫
说不清是不是巧合,就在美国不断表达对于华为等中国电信[3.96 -0.75%]设备提供商的担心时,11月17日,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一份呈交国会的报告中说,今年4月,全球互联网流量的近15%曾短暂跳转至中国计算机服务器。一些网络安全专家怀疑,这可能是中国在“劫持”来自美国的互联网流量数据。
23日早上,美国国防部官员出面澄清,该事件可能只是技术问题,而并非相关部门有意为之。
为何突然出现这场“自编自演”看似闹剧的事件?有海外媒体分析称,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是有其他意图的,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美国嫉妒中国抢占全球电信行业市场和电信设备。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2001年就设立了北美总部的华为,在美国的拓展屡屡受挫。从2001年到现在,华为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迅速拓展市场,目前已经超越西门子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等巨头,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但是,其在美国市场的重要收购和订单却总是因为安全问题而夭折。
2008年,华为携手贝恩资本欲收购美国电子产品制造企业3Com,该交易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止,理由是出于对国家安全考虑。最后,3Com被惠普成功收购。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自那以后,包括华为意欲收购美国先驱资本的高速无线网络等一系列收购企图都因安全相关考虑而被拒绝。
今年7月,华为竞购美国私有宽带互联网软件提供商2Wire,出价高于竞争对手,但最终失利,2Wire被英国电视机顶盒制造商的Pace以4.75亿美元购得。随后,华为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网络基础设施部门也未获成功,这块业务被诺基亚西门子以12亿美元购得。这两起并购均是由于出售方担心无法获得美国政府批准而流产。
安全是屡试不爽的理由
华为在美国市场的连连受挫并非个案,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中国企业在海外经济的‘远征’途中渐行渐远,多方阻挠因素也随之而来。其中商业活动政治化便是暗影之一,一些国家在面对中国企业收购时表现出的政治恐惧症为双赢之路设下了重重关卡。”
中国企业近年来在积极寻求“走出去”的过程中,这种来自非商业因素的杂音干扰比比皆是。
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失败;2006年收购IBM电脑部门后的联想向美国国务院提供台式机的订单遭遇强烈质疑;2009年,中国陕西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拟收购美国一金矿公司51%股份,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断然否决;今年7月,中国鞍钢集团决定在美国合资建厂的举动,也引来50名美国国会议员日前联合致信美国财长盖特纳。
所有事件的背后,都是因为事关美国国家安全。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的张军生对媒体表示,美国通过立法等多种手段给中国企业投资设立重重障碍,这是有目共睹的,它已经对中国对美投资构成了严重制约。
在美国现行的法律下,外国投资委员会是美国审查外方对美国重要企业或重要领域并购案件的最高管理机构,它有权阻止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的并购或投资行为。该机构由美国财政部长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劳工部长、贸易代表等多名内阁官员。
但该机构也备受争议。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就曾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外国投资委员会是一个由法律、规章、政策和政治共同作用的领域,其行事受政治影响太大,这也是“在美国做生意比较丑陋的一面”。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就曾批评,美国一些政客的保护主义做法,结果将是破坏性的。按照他的说法,“美国从二战后的全球化中受益匪浅,这种倒退的做法使我感到悲哀,这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企业本身难以解决
“这是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排斥外国产品,是典型的中美经贸关系被政治因素干扰的表现。”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教授给《国际先驱导报》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受阻,安全问题并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美国等一些老牌强国对中国企业的能力和扩张没有准备好,不愿其地位将来被新兴国家取代,此外,从意识形态上和对中国本身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宋泓说,看起来只是华为和其他几个中国企业的个案,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是具有潜在重要影响的大事。我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几年之后,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国内存款的增加,它们将与大量的外汇储备一起寻找对外投资机会。如果对外投资渠道不通畅,“那种情景就像千军万马挤一条羊肠小道或者像是人们买了很多车但国家没有修高速公路一样。”
对于华为公司这类处于中国对外投资最前沿的企业所遭遇的种种不公平待遇,专家们一致认为,单从企业层面很难解决,应该引起政府和整个社会更长期的关注,将其作为中美之间最重要的商讨议题之一,通过政府高层交流,从国家外交、商务的角度来消除美国的安全顾虑和各种限制。另外,对于西方国家的“强盗逻辑”还需要一些强有力的手段“针锋相对”。
“而对于企业本身来讲,必须做的是在竞争力方面一直保持自己的优势,这是他们能做到的。”宋泓说。
“大部分网络入侵都是通过我们的电信设备发生的……在中国证明不存在这些威胁之前,保持怀疑是十分重要的。”起草这份报告的成员之一迈克尔·韦塞尔说道。
而此时正值中国电信[3.96 -0.75%]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在美投资的重要时期。这份草拟报告的“及时”出台,使华为和中兴在美投资行为麻烦不断。
中国企业≈不安全?
目前,华为和中兴正参与竞标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Sprint数十亿美元的蜂窝网络升级项目,其中华为被看作是极具竞争力的潜在竞标者。
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尽管华为和中兴给出的竞标价格均低于竞争对手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和三星的报价,《华尔街日报》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Sprint最终还是做出拒绝华为和中兴通讯[26.57 -1.67%]的决定。
据悉,Sprint现在正在与三星和阿尔卡特-朗讯进行谈判,希望他们能够提供较低的报价。
知情人士称,华为和中兴的“出局”,主要是Sprint出于安全的担忧。
本报就此向华为北京分公司和深圳总部求证时,接听电话的多位华为工作人员均低调表示不愿就此发表评论。华为美国业务部新闻发言人恩古延 (Jannie Luong Nguyen)则在电子邮件中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接到Sprint公司的最终决定通知,因此不便予以置评。
事实上,自华为向Sprint公司提交竞标文件以来,来自美国各方“安全担忧”的声音就从未停止过。8月,美国几名共和党参议员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审查华为与Sprint之间的交易。参议员们在给美国行政高层的联名信中称:“Sprint公司用户包括美国军方,执法部门以及私营领域。如果华为成为Sprint的供应商,将对美国企业构成实质性威胁,并有可能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我们为此感到担忧。”
正开拓美国市场的中兴公司也未能免于被审查。10月初,美国国会四名议员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致信,敦促其对中兴通讯和华为进行详查,并指出联邦通讯委员会应当仔细审查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并考虑采取使这些中国企业难以在美国开展业务的措施。
11月初,美国国会顾问小组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在一份草拟的报告中写道:“中国实际上将在许多领域成为主要市场动力,包括电信。由于关键基础设施部件的制造、部署、运营和维护由外国机构负责而引发的国家安全漏洞正在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其言语间,对华为这类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戒备之心毫不掩饰。
《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国防部和国会议员担心允许华为和中兴通讯的设备进入美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会产生安全问题。更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此番也打电话给Sprint首席执行官,讨论了把设备升级合同交给中国公司所担心的问题。
本报记者就此致电美国国防部,在其发给本报的电子邮件中,并未涉及华为公司的任何评论,但称其已在一份提交给国会的2010年年报中表达了对中国新兴网络能力的关注,同时对美国国防部网络中的安全漏洞及其产生的潜在网络威胁表示了持续的担忧。
华为在美屡屡受挫
说不清是不是巧合,就在美国不断表达对于华为等中国电信[3.96 -0.75%]设备提供商的担心时,11月17日,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一份呈交国会的报告中说,今年4月,全球互联网流量的近15%曾短暂跳转至中国计算机服务器。一些网络安全专家怀疑,这可能是中国在“劫持”来自美国的互联网流量数据。
23日早上,美国国防部官员出面澄清,该事件可能只是技术问题,而并非相关部门有意为之。
为何突然出现这场“自编自演”看似闹剧的事件?有海外媒体分析称,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是有其他意图的,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美国嫉妒中国抢占全球电信行业市场和电信设备。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2001年就设立了北美总部的华为,在美国的拓展屡屡受挫。从2001年到现在,华为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迅速拓展市场,目前已经超越西门子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等巨头,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但是,其在美国市场的重要收购和订单却总是因为安全问题而夭折。
2008年,华为携手贝恩资本欲收购美国电子产品制造企业3Com,该交易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止,理由是出于对国家安全考虑。最后,3Com被惠普成功收购。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自那以后,包括华为意欲收购美国先驱资本的高速无线网络等一系列收购企图都因安全相关考虑而被拒绝。
今年7月,华为竞购美国私有宽带互联网软件提供商2Wire,出价高于竞争对手,但最终失利,2Wire被英国电视机顶盒制造商的Pace以4.75亿美元购得。随后,华为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网络基础设施部门也未获成功,这块业务被诺基亚西门子以12亿美元购得。这两起并购均是由于出售方担心无法获得美国政府批准而流产。
安全是屡试不爽的理由
华为在美国市场的连连受挫并非个案,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中国企业在海外经济的‘远征’途中渐行渐远,多方阻挠因素也随之而来。其中商业活动政治化便是暗影之一,一些国家在面对中国企业收购时表现出的政治恐惧症为双赢之路设下了重重关卡。”
中国企业近年来在积极寻求“走出去”的过程中,这种来自非商业因素的杂音干扰比比皆是。
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失败;2006年收购IBM电脑部门后的联想向美国国务院提供台式机的订单遭遇强烈质疑;2009年,中国陕西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拟收购美国一金矿公司51%股份,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断然否决;今年7月,中国鞍钢集团决定在美国合资建厂的举动,也引来50名美国国会议员日前联合致信美国财长盖特纳。
所有事件的背后,都是因为事关美国国家安全。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的张军生对媒体表示,美国通过立法等多种手段给中国企业投资设立重重障碍,这是有目共睹的,它已经对中国对美投资构成了严重制约。
在美国现行的法律下,外国投资委员会是美国审查外方对美国重要企业或重要领域并购案件的最高管理机构,它有权阻止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的并购或投资行为。该机构由美国财政部长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劳工部长、贸易代表等多名内阁官员。
但该机构也备受争议。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就曾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外国投资委员会是一个由法律、规章、政策和政治共同作用的领域,其行事受政治影响太大,这也是“在美国做生意比较丑陋的一面”。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就曾批评,美国一些政客的保护主义做法,结果将是破坏性的。按照他的说法,“美国从二战后的全球化中受益匪浅,这种倒退的做法使我感到悲哀,这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企业本身难以解决
“这是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排斥外国产品,是典型的中美经贸关系被政治因素干扰的表现。”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教授给《国际先驱导报》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受阻,安全问题并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美国等一些老牌强国对中国企业的能力和扩张没有准备好,不愿其地位将来被新兴国家取代,此外,从意识形态上和对中国本身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宋泓说,看起来只是华为和其他几个中国企业的个案,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是具有潜在重要影响的大事。我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几年之后,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国内存款的增加,它们将与大量的外汇储备一起寻找对外投资机会。如果对外投资渠道不通畅,“那种情景就像千军万马挤一条羊肠小道或者像是人们买了很多车但国家没有修高速公路一样。”
对于华为公司这类处于中国对外投资最前沿的企业所遭遇的种种不公平待遇,专家们一致认为,单从企业层面很难解决,应该引起政府和整个社会更长期的关注,将其作为中美之间最重要的商讨议题之一,通过政府高层交流,从国家外交、商务的角度来消除美国的安全顾虑和各种限制。另外,对于西方国家的“强盗逻辑”还需要一些强有力的手段“针锋相对”。
“而对于企业本身来讲,必须做的是在竞争力方面一直保持自己的优势,这是他们能做到的。”宋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