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报:光通信IC厂商主攻PON市场
发布时间:2009-07-31 09:49:15 热度:1326
7/31/2009,受益于如火如荼的3G网络建设和以PON为代表的FTTx网络建设,国内光模块市场需求激增,这不但令模块厂商业务增长迅速,也使上游的光通信IC厂家得以摆脱国际市场萎缩带来的消极影响。
光通信芯片作为专业领域的应用产品,可能并不为人们所了解。其实在光通信这个当前的热点领域中,它的作用不容忽视。从光纤收发器到现在的PON(无源光网络)模块等各种光收发模块中,光通信IC(集成电路)不可或缺。它的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到光通信发展的进程,当前业界关注的10G光网络的普及也与光收发IC息息相关。在这个细分的专业领域中有哪些IC厂商在其中耕耘,国内的市场状况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此行业作了较为深入的采访。
供应商以国外厂家为主
光收发IC的确是一个相对专业的细分市场,在此领域,大家耳熟能详的IC大厂并不多。虽然它以模拟芯片为主,比如包括跨阻放大器TIA、限幅放大器LA、激光驱动器LDD等等。但你会发现,在主要的光芯片供应商中,传统的模拟大厂只有MAXIM和ADI等少数几家。
除了他们之外,活跃在该市场的供应商有Mindspeed、Phyworks、厦门优迅等。与前者广泛的产品线领域不同,这些厂商多是专注于在光通信和相关领域,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把光通信作为其主要的产品市场之一。因此他们的策略也体现了对此市场的重视,比如,Mindspeed宣称可提供业界最全的光模块芯片解决方案。
可见,此领域的供应商数量并不多,原因何在?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市场规模较小,相对于一些通用或消费市场,光收发IC市场容量要小得多,不会引起众多厂家的重视;第二,光收发芯片是混合电路技术,对厂家的数字和模拟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模拟技术上门槛较高;第三,具备这些技术的厂家并不一定对光通信市场有深入地了解。实际上,光通信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市场,需要厂家长期地关注和研究。
这就形成了目前较为简单的市场格局。而在当前的市场中,国外厂商目前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国内厂商如厦门优迅等则由于起步较晚,正在努力追赶。厦门优迅副总经理吴?敏告诉记者,国内收发芯片的劣势主要在于品牌,许多用户已经习惯了用进口的芯片,而且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么高端的芯片国内还做不好。他表示,实际上现在在很多应用上,国产芯片已经完全达到国际主流芯片的性能指标。国内厂商正在通过不断地努力,设法改变这种品牌弱势的状况。
PON模块光芯片受重视
由于业界看好PON在光通信领域里的前景,芯片厂商不约而同都将PON中的光收发芯片作为重点,此领域的新产品也不断被推出。
Mindspeed公司亚太南区销售副总裁叶兆龙认为,GEPON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主要针对商业用户的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部署估计在2010年会迅速展开。因此Mindspeed将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芯片产品以满足FTTx市场对性能及成本的持续严苛要求。他说:“根据市场的发展,我们针对SFP+和PON推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两个领域是我们目前的重点市场。”
Phyworks公司CEOStephenKing则表示,其现有的产品,包括TIA和收发器都已经符合GPON、GEPON这些国际标准的性能要求,已经满足领先模块制造商在设计中对集成和质量的要求。其在FTTH产品中最近的一个进展是增加了发射功率检测功能以实现对收发器的数字诊断和设备的设置。
厦门优迅更是把PON作为其研发的重点,吴希敏表示,去年以来优迅投入很大力量开发新产品,已取得丰硕的成果,2.5Gbps芯片组今年第三季度将量产,PON模块收发单芯片IC也将在明年第一季度量产,而此PON单芯片将是主打产品。
厂家加快10G芯片研发
更高的带宽需求使10G光网络市场前景被看好,但由于成本的原因,市场难以大规模启动。StephenKing告诉记者,当前的光芯片市场主要还是在10G以下,是技术的成本结构支持了经济型的模块。10GGPON将被用于更需要分路的地方,比如在大城市考虑到成本的降低,它是更经济可行的选择。他预计10GPON网络的大规模启动将在2011年开始。叶兆龙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说:“10GEPON在2009年底会开展试商用服务,但大规模部署可能要到2011年以后。”
虽然10G模块市场尚需时间培育,但这些国际厂商面向10G模块芯片市场的研发力度却没有减弱,明年将会有多家芯片供应商提供多种针对10GPON光模块和系统的解决方案。
ADI南中国区技术支持工程师廉瑞坤对记者表示,ADI将在10G产品上继续关注和加大投入,在下一代10GPON模块应用中,将有更积极的市场动作,会支持10GPONOLT/ONU(光网络单元)光收发芯片。
MAXIM公司光纤产品线负责人QuentinTan则表示,MAXIM最新推出的MAX3643突发模式激光驱动器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指标,可理想用于GPON、GEPON和10GGPON的上行发送器。
在技术为主要竞争力的半导体市场,保持技术领先是厂商的首要策略,他们必须设法走在市场的前头,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耕耘在专业领域的IC厂商来说,尤其如此。
光通信芯片作为专业领域的应用产品,可能并不为人们所了解。其实在光通信这个当前的热点领域中,它的作用不容忽视。从光纤收发器到现在的PON(无源光网络)模块等各种光收发模块中,光通信IC(集成电路)不可或缺。它的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到光通信发展的进程,当前业界关注的10G光网络的普及也与光收发IC息息相关。在这个细分的专业领域中有哪些IC厂商在其中耕耘,国内的市场状况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此行业作了较为深入的采访。
供应商以国外厂家为主
光收发IC的确是一个相对专业的细分市场,在此领域,大家耳熟能详的IC大厂并不多。虽然它以模拟芯片为主,比如包括跨阻放大器TIA、限幅放大器LA、激光驱动器LDD等等。但你会发现,在主要的光芯片供应商中,传统的模拟大厂只有MAXIM和ADI等少数几家。
除了他们之外,活跃在该市场的供应商有Mindspeed、Phyworks、厦门优迅等。与前者广泛的产品线领域不同,这些厂商多是专注于在光通信和相关领域,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把光通信作为其主要的产品市场之一。因此他们的策略也体现了对此市场的重视,比如,Mindspeed宣称可提供业界最全的光模块芯片解决方案。
可见,此领域的供应商数量并不多,原因何在?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市场规模较小,相对于一些通用或消费市场,光收发IC市场容量要小得多,不会引起众多厂家的重视;第二,光收发芯片是混合电路技术,对厂家的数字和模拟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模拟技术上门槛较高;第三,具备这些技术的厂家并不一定对光通信市场有深入地了解。实际上,光通信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市场,需要厂家长期地关注和研究。
这就形成了目前较为简单的市场格局。而在当前的市场中,国外厂商目前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国内厂商如厦门优迅等则由于起步较晚,正在努力追赶。厦门优迅副总经理吴?敏告诉记者,国内收发芯片的劣势主要在于品牌,许多用户已经习惯了用进口的芯片,而且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么高端的芯片国内还做不好。他表示,实际上现在在很多应用上,国产芯片已经完全达到国际主流芯片的性能指标。国内厂商正在通过不断地努力,设法改变这种品牌弱势的状况。
PON模块光芯片受重视
由于业界看好PON在光通信领域里的前景,芯片厂商不约而同都将PON中的光收发芯片作为重点,此领域的新产品也不断被推出。
Mindspeed公司亚太南区销售副总裁叶兆龙认为,GEPON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主要针对商业用户的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部署估计在2010年会迅速展开。因此Mindspeed将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芯片产品以满足FTTx市场对性能及成本的持续严苛要求。他说:“根据市场的发展,我们针对SFP+和PON推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两个领域是我们目前的重点市场。”
Phyworks公司CEOStephenKing则表示,其现有的产品,包括TIA和收发器都已经符合GPON、GEPON这些国际标准的性能要求,已经满足领先模块制造商在设计中对集成和质量的要求。其在FTTH产品中最近的一个进展是增加了发射功率检测功能以实现对收发器的数字诊断和设备的设置。
厦门优迅更是把PON作为其研发的重点,吴希敏表示,去年以来优迅投入很大力量开发新产品,已取得丰硕的成果,2.5Gbps芯片组今年第三季度将量产,PON模块收发单芯片IC也将在明年第一季度量产,而此PON单芯片将是主打产品。
厂家加快10G芯片研发
更高的带宽需求使10G光网络市场前景被看好,但由于成本的原因,市场难以大规模启动。StephenKing告诉记者,当前的光芯片市场主要还是在10G以下,是技术的成本结构支持了经济型的模块。10GGPON将被用于更需要分路的地方,比如在大城市考虑到成本的降低,它是更经济可行的选择。他预计10GPON网络的大规模启动将在2011年开始。叶兆龙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说:“10GEPON在2009年底会开展试商用服务,但大规模部署可能要到2011年以后。”
虽然10G模块市场尚需时间培育,但这些国际厂商面向10G模块芯片市场的研发力度却没有减弱,明年将会有多家芯片供应商提供多种针对10GPON光模块和系统的解决方案。
ADI南中国区技术支持工程师廉瑞坤对记者表示,ADI将在10G产品上继续关注和加大投入,在下一代10GPON模块应用中,将有更积极的市场动作,会支持10GPONOLT/ONU(光网络单元)光收发芯片。
MAXIM公司光纤产品线负责人QuentinTan则表示,MAXIM最新推出的MAX3643突发模式激光驱动器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指标,可理想用于GPON、GEPON和10GGPON的上行发送器。
在技术为主要竞争力的半导体市场,保持技术领先是厂商的首要策略,他们必须设法走在市场的前头,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耕耘在专业领域的IC厂商来说,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