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
发布时间:2009-06-04 08:46:01 热度:1065
6/4/2009,通信产业网,任何先进的技术、产品,只有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产生价值。华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作为实现客户需求的工具,并围绕满足客户需求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以及业务创新。正是这种市场导向型的创新,让华为在获得了丰硕创新成果的同时也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市场决定创新方向
华为可以说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它连续6年蝉联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并且所申请的专利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并连续3年蝉联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截至2008年12月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35773件。同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9年1月27日公布的数据,华为2008年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数达到1773件,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专利申请公司。在未来移动通信核心技术LTE专利方面,华为成为全球前3位的基本专利拥有者。
华为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并不代表着华为只沉迷于技术,恰恰相反,华为进行自主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市场开发,客户的需求才是华为创新的第一决定因素。
比如获得2008年度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华为分布式基站就是在仔细分析了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华为发现欧洲移动营运商花在租用机房、设备用电、安装维护等方面的费用成为其最大的支出。基于欧洲客户这种需求,华为研发团队积极创新,开发出了分布式无线基站解决方案,设备可以安装在过道、楼梯间和地下室等狭小的空间,大大降低了机房的建设与租用成本,并且易于安装。
这种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创新理念贯穿于华为研发的始终。
在自主创新领域的选择上,华为把研发的重点放在应用上。华为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认为,在通信领域,中国企业普遍起步较晚,当华为进入电信行业时,国外的公司已经在这个领域里持续地成长了数十年,积累了大量的智力成果。在华为的创新观念中,首先就是肯定和承认他人的优秀智力成果,承认与西方公司的差距,并勇于继承、善于继承,在继承他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持续的创新。
德瑞电信首席咨询顾问宋永军对记者表示:“华为选择以应用创新为主的研发策略是符合华为企业的现实发展状况的。企业首先应该追求规模,然后才是关注发展质量。华为在2G时代白手起家,那时候2G的专利基本上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华为只能在应用创新上下工夫。在3G时代,虽然华为的技术实力有所增长,但仍是海外厂商占优,此时华为仍应把重点放在应用创新上。对于核心专利,华为则通过购买来实现。”
持续性投入获丰硕成果
正确的创新思路决定了华为技术研发不会偏离市场发展方向。而持续不断的投入则给华为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研发方面,华为保持了持续的高投入,华为坚持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和43%的员工投入研究开发,并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及基础技术的研究。
“这种多年如一的坚持投入对华为在技术创新上获得成功是非常有帮助的。”BDA首席分析师方美琴对记者说,“在电信领域,企业需要通过技术上的领先来获得市场上的成功。如果想要保持领先,就需要对技术研发有着持续性的关注,在这方面华为做得非常好。此外,中国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对华为来说也是一个可以借助的优势,花费同样的研发成本华为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支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和国际厂商在投入上产生的差距。”
为了保障技术研发的效率,获得管理上的支持,合作对已经成长为巨型企业的华为来说更为重要。华为通过和IBM合作,对公司产品开发流程进行了再造,从IBM引进了集成产品开发(IPD)及集成供应链管理(ISC)。有了严格的研发流程控制,可以保证华为创新不会偏离既定的方向。
当然,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良好的管理流程最终都需要“人”来执行。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华为不吝投入,对创新提供了高额的奖励。
信息产业资深专家董云庭告诉记者:“华为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华为公司70%的管理层和员工拥有了公司的股份,而作为创始人的任正非在公司中所占的股份只有1%左右。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聚集激励了华为公司的研发基本队伍,而且不断吸引国内国际的优秀人才加盟华为。”
正确的研发策略加上合理的管理流程,促成了华为在商业上的成功。华为年报显示:2008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183.3亿美元,营业利润率13%,同比增长3%;而且华为2008年的销售收入增长也高于成本增长3.4个百分点,费用率下降1.77个百分点(由2007年的28.47%降至26.7%)。
吸纳国际资源为我所用
华为在自主创新方面,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开放式创新”,也就是并不排斥和其他厂商合作,通过交叉专利授权、并购等方式聚集技术资源。
宋柳平表示华为通过专利许可谈判,至今已与通信行业几乎所有主要的IPR拥有者,如爱立信,诺基亚、北电、阿尔卡特、高通等公司达成IPR交叉许可协议。2008年仅支付给西方公司的专利许可费用就超过2亿美元。别人的创新成果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专利成果别人也可以借鉴,这是一种基于企业实力建立起来的和谐商业环境。这种开放式的创新,目的只有一个,让客户享受到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并购也是一种获取技术资源的方式,华为通过一系列的小型并购获取了很多技术专利,让自己在和其他公司进行专利谈判的时候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
方美琴认为:“一个真正商业化运作的公司首先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如果通过并购获取专利技术比自己研发成本更低,那么企业就应该选择并购的方式。当然,在并购之后,企业需要对并购所得技术、人员进行消化吸收以保障并购的有效性。”
除了利用国际上已有的技术成果,华为还积极利用国际智力资源促进自主创新的发展。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欧洲、印度班加罗尔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全球人才与技术资源平台,建立了全球研发体系。
此外,华为还与包括沃达丰、西班牙电信、意大利电信等在内的国际运营商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以客户需求牵引产品研发方向。
同时,华为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加入其中更好地进行研发。华为于2001年1月份成为ITU部门成员,迄今为止已加入了91个国际标准组织,如ITU、3GPP、3GPP2、ETSI、IETF、OMA、IEEE等,并在这些标准组织中担任100多个职位。
通过技术研发上的不断突破,华为将逐渐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
市场决定创新方向
华为可以说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它连续6年蝉联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并且所申请的专利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并连续3年蝉联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截至2008年12月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35773件。同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9年1月27日公布的数据,华为2008年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数达到1773件,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专利申请公司。在未来移动通信核心技术LTE专利方面,华为成为全球前3位的基本专利拥有者。
华为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并不代表着华为只沉迷于技术,恰恰相反,华为进行自主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市场开发,客户的需求才是华为创新的第一决定因素。
比如获得2008年度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华为分布式基站就是在仔细分析了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华为发现欧洲移动营运商花在租用机房、设备用电、安装维护等方面的费用成为其最大的支出。基于欧洲客户这种需求,华为研发团队积极创新,开发出了分布式无线基站解决方案,设备可以安装在过道、楼梯间和地下室等狭小的空间,大大降低了机房的建设与租用成本,并且易于安装。
这种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创新理念贯穿于华为研发的始终。
在自主创新领域的选择上,华为把研发的重点放在应用上。华为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认为,在通信领域,中国企业普遍起步较晚,当华为进入电信行业时,国外的公司已经在这个领域里持续地成长了数十年,积累了大量的智力成果。在华为的创新观念中,首先就是肯定和承认他人的优秀智力成果,承认与西方公司的差距,并勇于继承、善于继承,在继承他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持续的创新。
德瑞电信首席咨询顾问宋永军对记者表示:“华为选择以应用创新为主的研发策略是符合华为企业的现实发展状况的。企业首先应该追求规模,然后才是关注发展质量。华为在2G时代白手起家,那时候2G的专利基本上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华为只能在应用创新上下工夫。在3G时代,虽然华为的技术实力有所增长,但仍是海外厂商占优,此时华为仍应把重点放在应用创新上。对于核心专利,华为则通过购买来实现。”
持续性投入获丰硕成果
正确的创新思路决定了华为技术研发不会偏离市场发展方向。而持续不断的投入则给华为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研发方面,华为保持了持续的高投入,华为坚持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和43%的员工投入研究开发,并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及基础技术的研究。
“这种多年如一的坚持投入对华为在技术创新上获得成功是非常有帮助的。”BDA首席分析师方美琴对记者说,“在电信领域,企业需要通过技术上的领先来获得市场上的成功。如果想要保持领先,就需要对技术研发有着持续性的关注,在这方面华为做得非常好。此外,中国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对华为来说也是一个可以借助的优势,花费同样的研发成本华为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支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和国际厂商在投入上产生的差距。”
为了保障技术研发的效率,获得管理上的支持,合作对已经成长为巨型企业的华为来说更为重要。华为通过和IBM合作,对公司产品开发流程进行了再造,从IBM引进了集成产品开发(IPD)及集成供应链管理(ISC)。有了严格的研发流程控制,可以保证华为创新不会偏离既定的方向。
当然,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良好的管理流程最终都需要“人”来执行。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华为不吝投入,对创新提供了高额的奖励。
信息产业资深专家董云庭告诉记者:“华为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华为公司70%的管理层和员工拥有了公司的股份,而作为创始人的任正非在公司中所占的股份只有1%左右。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聚集激励了华为公司的研发基本队伍,而且不断吸引国内国际的优秀人才加盟华为。”
正确的研发策略加上合理的管理流程,促成了华为在商业上的成功。华为年报显示:2008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183.3亿美元,营业利润率13%,同比增长3%;而且华为2008年的销售收入增长也高于成本增长3.4个百分点,费用率下降1.77个百分点(由2007年的28.47%降至26.7%)。
吸纳国际资源为我所用
华为在自主创新方面,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开放式创新”,也就是并不排斥和其他厂商合作,通过交叉专利授权、并购等方式聚集技术资源。
宋柳平表示华为通过专利许可谈判,至今已与通信行业几乎所有主要的IPR拥有者,如爱立信,诺基亚、北电、阿尔卡特、高通等公司达成IPR交叉许可协议。2008年仅支付给西方公司的专利许可费用就超过2亿美元。别人的创新成果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专利成果别人也可以借鉴,这是一种基于企业实力建立起来的和谐商业环境。这种开放式的创新,目的只有一个,让客户享受到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并购也是一种获取技术资源的方式,华为通过一系列的小型并购获取了很多技术专利,让自己在和其他公司进行专利谈判的时候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
方美琴认为:“一个真正商业化运作的公司首先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如果通过并购获取专利技术比自己研发成本更低,那么企业就应该选择并购的方式。当然,在并购之后,企业需要对并购所得技术、人员进行消化吸收以保障并购的有效性。”
除了利用国际上已有的技术成果,华为还积极利用国际智力资源促进自主创新的发展。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欧洲、印度班加罗尔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全球人才与技术资源平台,建立了全球研发体系。
此外,华为还与包括沃达丰、西班牙电信、意大利电信等在内的国际运营商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以客户需求牵引产品研发方向。
同时,华为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加入其中更好地进行研发。华为于2001年1月份成为ITU部门成员,迄今为止已加入了91个国际标准组织,如ITU、3GPP、3GPP2、ETSI、IETF、OMA、IEEE等,并在这些标准组织中担任100多个职位。
通过技术研发上的不断突破,华为将逐渐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