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军海底光缆全领域 探索“海底禁区”
发布时间:2008-06-23 10:15:29 热度:2349
2008/06/23,海底光缆承担了90%的国际通信业务,是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光传输领域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进军海缆对我国光通信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在利润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光缆行业,海底光缆是为数不多的一类高利润产品。加之国际海底光电缆行业还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有实力进入该领域的公司可以迅速凭借该类产品获得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
以国内海缆企业中天科技为例,该公司浅海海底电缆、光电复合缆已进入中海油的采购,2007年实现收入8000万元,是2006年的4倍,海缆毛利率高达30%,而且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开发战略预计2008年仍将大幅增长。
虽然包括华为、中天、通光在内的国内涉及海缆的企业在传输设备、深海光缆的研发、近海施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海底特殊的环境,海底光缆系统,特别是应用于国际传输领域的海底光缆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涉及设计、开发、生产、施工以及维护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专门的技术和设备,产品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工程规模庞大,大多需要多家企业密切合作才能够完成。目前,我国部分公司只是以分包方式,完成了中国网通EAC海缆青岛登陆工程,以及其他在中国登陆的国际海缆工程,也进入了正在实施的TPE海缆项目。
“客观地讲,目前中国这些公司还难以承担大型项目的总包工作,当前最为欠缺的能力可能是项目管理团队的培养。”中国网通国际部李云峰表示。
为海缆和陆地光缆供应光纤涂料的帝斯曼迪索光纤材料部副总裁罗博也表示:“海缆是一个特殊行业,它不象通用光缆会有那么多涉及企业,少量企业的参与注定会让该产业成长较慢。”
随着国际通信业务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爆炸式发展,自2005年以来,国际海缆的建设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2006年12月底台湾地区海域的大地震,使得一些主要的国际运营商开始加快国际海缆建设的步伐,希望利用多路由、大规模的国际海缆在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对国际网络安全的破坏。
目前世界上正在建设中的大规模跨洋海缆主要有TPE、AAG等,同时还有几十个规模不等的地区性海缆项目在实施。有更多的在用海缆系统正在加速扩容建设。中国通信业务的发展居全球前列,因此,构建一个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国际海缆网络是中国运营商增强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通信市场的必然选择。
国际海缆的发展明显与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相关。近年来随着亚洲的经济持续活跃,亚洲地区的国际海缆建设也明显快于欧洲等地。但由于国际海缆建设中存在大量技术、管理、经验等限制,目前在远洋工程建设中仍被少数发达国家的公司垄断。
目前世界上的海缆建设和管理大致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称为“俱乐部”形式,即传统上说的海缆组织模式。该模式主要由传统电信运营商根据需求,共同投资发起一个国际海缆项目,组成一个海缆组织,共同进行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例如目前正在建设的TPE项目。这种模式中,海缆组织通过国际招标方式,选择一个总承包商承担工程建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海缆组织行使工程管理角色;建成后,海缆组织中的各方按建设成本投资比例,分享所获得的资源,并自行使用。对建成后的海缆系统,仍由海缆组织统一进行日常运营维护管理。
二是私营海缆系统模式。是由一些有实力的设备商或运营商,独立投资建设一个海缆系统,建成后再通过销售或出租的形式转给运营商使用。日常运营管理仍由建设方负责。
上述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俱乐部”模式是传统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大家共同投资建设,风险较小。日常管理是由海缆组织统一负责,因此对各使用方来说,容易控制。但该方式下,由于“俱乐部”的成员都是各运营商,成员较多,因此在决策时相对效率低下,时效性差。私营海缆模式的优点是效率很高,决策容易;缺点是独立投资带来的大风险;二是建成后面临市场销售的风险。
因此,对传统运营商来说,在无力建设新的项目,或短期难以建成而又急需使用时,或作为资源储备的时候,才会考虑采用购置或租用私营海缆资源满足业务需求。正常情况下主要是通过俱乐部形式共同建设新的项目。
因为存在上述各项困难,所以目前全球公认的有能力承担大型海缆工程总承包商的公司相对较少,一直被4-5家国际性公司寡头垄断。而项目投资方为简化项目管理,降低后续运营风险,一般都采用交钥匙的方式,选择一个总承包商承担工程建设。尽管如此,这4-5家公司也很难具备上述所有必须的能力,因此中标后的公司往往采用分包方式将一些工作交由专业公司进行,而自身只是提供部分关键设备和项目管理。因此可见,如果想在海缆工程中承担总承包工作,必须具备两项关键能力,一是部分关键设备的制造,二是具备一支绝对实力的项目管理团队。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近年来在国际海缆的投资、运营管理、决策权、影响力等方面,中国运营商已经具备绝对的实力。“同时,运营商也希望在制造、施工等方面也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海缆业,早日打破西方公司垄断。”李云峰表示。
链接 海缆工程3大要素
国际海缆项目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硬件设备主要包括波分、NPE、远洋馈电、海光缆、水底中继等关键传输类设备。在这些主要设备中,远洋馈电、海光缆、水底中继等由于其极高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工艺要求,目前仍只有少数国际厂商可以提供。
工程实施和管理中主要是要具备一定规模的远洋施工技术和设备,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深海施工船只,以及浅海深埋设备和技术。以太平洋为例,最深处的海沟达万米左右,要求一定吨位的施工船操作,并要具备深海机器人等设备。浅海深埋也要求极高的施工条件,在一些商船频繁的海域,需要具备至少3米的海底深埋技术。
项目管理经验极其重要。海缆项目是跨地区、国家,甚至跨洲的国际工程,各地区海域自然情况、各国家或地区的电信法规,海洋管理法规、设备进出口管理法规、海军、渔业、海洋经济区的相关政策都不尽相同,尤其是一些有争议海域,存在大量施工前的准备和协调工作。实施期间,也必须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如地震、海啸、台风等因素。因此海缆工程的项目管理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各种专家组成的团队。
来源:通信产业网
在利润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光缆行业,海底光缆是为数不多的一类高利润产品。加之国际海底光电缆行业还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有实力进入该领域的公司可以迅速凭借该类产品获得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
以国内海缆企业中天科技为例,该公司浅海海底电缆、光电复合缆已进入中海油的采购,2007年实现收入8000万元,是2006年的4倍,海缆毛利率高达30%,而且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开发战略预计2008年仍将大幅增长。
虽然包括华为、中天、通光在内的国内涉及海缆的企业在传输设备、深海光缆的研发、近海施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海底特殊的环境,海底光缆系统,特别是应用于国际传输领域的海底光缆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涉及设计、开发、生产、施工以及维护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专门的技术和设备,产品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工程规模庞大,大多需要多家企业密切合作才能够完成。目前,我国部分公司只是以分包方式,完成了中国网通EAC海缆青岛登陆工程,以及其他在中国登陆的国际海缆工程,也进入了正在实施的TPE海缆项目。
“客观地讲,目前中国这些公司还难以承担大型项目的总包工作,当前最为欠缺的能力可能是项目管理团队的培养。”中国网通国际部李云峰表示。
为海缆和陆地光缆供应光纤涂料的帝斯曼迪索光纤材料部副总裁罗博也表示:“海缆是一个特殊行业,它不象通用光缆会有那么多涉及企业,少量企业的参与注定会让该产业成长较慢。”
随着国际通信业务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爆炸式发展,自2005年以来,国际海缆的建设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2006年12月底台湾地区海域的大地震,使得一些主要的国际运营商开始加快国际海缆建设的步伐,希望利用多路由、大规模的国际海缆在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对国际网络安全的破坏。
目前世界上正在建设中的大规模跨洋海缆主要有TPE、AAG等,同时还有几十个规模不等的地区性海缆项目在实施。有更多的在用海缆系统正在加速扩容建设。中国通信业务的发展居全球前列,因此,构建一个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国际海缆网络是中国运营商增强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通信市场的必然选择。
国际海缆的发展明显与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相关。近年来随着亚洲的经济持续活跃,亚洲地区的国际海缆建设也明显快于欧洲等地。但由于国际海缆建设中存在大量技术、管理、经验等限制,目前在远洋工程建设中仍被少数发达国家的公司垄断。
目前世界上的海缆建设和管理大致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称为“俱乐部”形式,即传统上说的海缆组织模式。该模式主要由传统电信运营商根据需求,共同投资发起一个国际海缆项目,组成一个海缆组织,共同进行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例如目前正在建设的TPE项目。这种模式中,海缆组织通过国际招标方式,选择一个总承包商承担工程建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海缆组织行使工程管理角色;建成后,海缆组织中的各方按建设成本投资比例,分享所获得的资源,并自行使用。对建成后的海缆系统,仍由海缆组织统一进行日常运营维护管理。
二是私营海缆系统模式。是由一些有实力的设备商或运营商,独立投资建设一个海缆系统,建成后再通过销售或出租的形式转给运营商使用。日常运营管理仍由建设方负责。
上述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俱乐部”模式是传统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大家共同投资建设,风险较小。日常管理是由海缆组织统一负责,因此对各使用方来说,容易控制。但该方式下,由于“俱乐部”的成员都是各运营商,成员较多,因此在决策时相对效率低下,时效性差。私营海缆模式的优点是效率很高,决策容易;缺点是独立投资带来的大风险;二是建成后面临市场销售的风险。
因此,对传统运营商来说,在无力建设新的项目,或短期难以建成而又急需使用时,或作为资源储备的时候,才会考虑采用购置或租用私营海缆资源满足业务需求。正常情况下主要是通过俱乐部形式共同建设新的项目。
因为存在上述各项困难,所以目前全球公认的有能力承担大型海缆工程总承包商的公司相对较少,一直被4-5家国际性公司寡头垄断。而项目投资方为简化项目管理,降低后续运营风险,一般都采用交钥匙的方式,选择一个总承包商承担工程建设。尽管如此,这4-5家公司也很难具备上述所有必须的能力,因此中标后的公司往往采用分包方式将一些工作交由专业公司进行,而自身只是提供部分关键设备和项目管理。因此可见,如果想在海缆工程中承担总承包工作,必须具备两项关键能力,一是部分关键设备的制造,二是具备一支绝对实力的项目管理团队。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近年来在国际海缆的投资、运营管理、决策权、影响力等方面,中国运营商已经具备绝对的实力。“同时,运营商也希望在制造、施工等方面也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海缆业,早日打破西方公司垄断。”李云峰表示。
链接 海缆工程3大要素
国际海缆项目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硬件设备主要包括波分、NPE、远洋馈电、海光缆、水底中继等关键传输类设备。在这些主要设备中,远洋馈电、海光缆、水底中继等由于其极高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工艺要求,目前仍只有少数国际厂商可以提供。
工程实施和管理中主要是要具备一定规模的远洋施工技术和设备,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深海施工船只,以及浅海深埋设备和技术。以太平洋为例,最深处的海沟达万米左右,要求一定吨位的施工船操作,并要具备深海机器人等设备。浅海深埋也要求极高的施工条件,在一些商船频繁的海域,需要具备至少3米的海底深埋技术。
项目管理经验极其重要。海缆项目是跨地区、国家,甚至跨洲的国际工程,各地区海域自然情况、各国家或地区的电信法规,海洋管理法规、设备进出口管理法规、海军、渔业、海洋经济区的相关政策都不尽相同,尤其是一些有争议海域,存在大量施工前的准备和协调工作。实施期间,也必须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如地震、海啸、台风等因素。因此海缆工程的项目管理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各种专家组成的团队。
来源:通信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