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巨头并购迫使华为中兴合并?
发布时间:2006-07-05 14:31:46 热度:1497
不支持该视频7/5/2006,一周观察,今年通信业界真热闹,法国阿尔卡特和美国朗讯宣布合并,造就了一个通信设备制造巨无霸,随后西门子和诺基亚也把各自的通信设备业务合组公司,又是一个巨无霸诞生,据悉,受到上述合并的压力,摩托罗拉也在考虑和加拿大北方电讯进行业务合作的可能性。而在国内,华为技术收购了港湾网络的大部分资产——今年是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合并年,可以预计,这一轮合并潮之后,几个超级企业将以庞大的规模经济打破此前固网、移动网、传输网实力此消彼长的诸侯争霸局面。
经过2G、3G两轮熔炼,此前分别在某一技术领属领域独占鳌头的通信巨头们很难单独应付目前互联网和通信网融合的空前技术挑战,目前激烈的价格竞争也让这些企业很难支撑“高投入研发-高利润回报”的传统模式,必须用更大规模的经济优势来支撑技术创新,这是业内的必然规律。
刚刚崛起并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中国通信设备企业该有何应对?华为、中兴这样的后起之秀以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与欧美通信巨头竞争,后者不得不寻求规模经济下的高利润率平衡。
随着巨头的合并,我国企业会面临这样的市场局面:竞争对手少了,但是对手更加强大了。由于规模的原因,欧美通信巨头会更多地采用价格作为手段,在涉及到固网移动网融合产品解决方案的市场机会里,欧美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会更有力。
一个声音、一张面孔对中国通信设备业征战国际市场是不是更加有利?或者说华为、中兴是否可以合并,以单一公司的整体形象参与国际一线竞争?华为、中兴的商业模式何其相似,在国际业界的角色也相差不多,他们都拥有从设备到终端全面的产品线,更重要的是,如此类似的两个企业在第三世界市场中往往还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加上在研发上的重复投入,这些都可以成为双方进行某种程度合并的理由。和其它跨国企业取长补短式的合并相比,华为和中兴的合并方案在节省成本上更加具有可预期性。
不过,目前中兴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华为则是员工持股的非上市公司,双方合并存在较大的体制成本,另外双方的企业文化还稍有差异,最高层能否达成共识很难预期。倒是作为治理结构明晰的中兴,无论参与还是被参与国际并购都会比华为更加容易。
经过2G、3G两轮熔炼,此前分别在某一技术领属领域独占鳌头的通信巨头们很难单独应付目前互联网和通信网融合的空前技术挑战,目前激烈的价格竞争也让这些企业很难支撑“高投入研发-高利润回报”的传统模式,必须用更大规模的经济优势来支撑技术创新,这是业内的必然规律。
刚刚崛起并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中国通信设备企业该有何应对?华为、中兴这样的后起之秀以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与欧美通信巨头竞争,后者不得不寻求规模经济下的高利润率平衡。
随着巨头的合并,我国企业会面临这样的市场局面:竞争对手少了,但是对手更加强大了。由于规模的原因,欧美通信巨头会更多地采用价格作为手段,在涉及到固网移动网融合产品解决方案的市场机会里,欧美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会更有力。
一个声音、一张面孔对中国通信设备业征战国际市场是不是更加有利?或者说华为、中兴是否可以合并,以单一公司的整体形象参与国际一线竞争?华为、中兴的商业模式何其相似,在国际业界的角色也相差不多,他们都拥有从设备到终端全面的产品线,更重要的是,如此类似的两个企业在第三世界市场中往往还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加上在研发上的重复投入,这些都可以成为双方进行某种程度合并的理由。和其它跨国企业取长补短式的合并相比,华为和中兴的合并方案在节省成本上更加具有可预期性。
不过,目前中兴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华为则是员工持股的非上市公司,双方合并存在较大的体制成本,另外双方的企业文化还稍有差异,最高层能否达成共识很难预期。倒是作为治理结构明晰的中兴,无论参与还是被参与国际并购都会比华为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