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 :IPTV的第三方运营模式
发布时间:2006-06-28 07:39:59 热度:1169
不支持该视频6/27/2006,自2005年开始,IPTV迅速成为中国电信领域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继视频点播、网络游戏之后,业内最关注的增值电信业务。但是目前IPTV在中国发展模式有待清晰明确,对IPTV业者的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务市场飞速增长 运营商大力培育
截止2005年底,中国IPTV业务用户达到26.7万,同比增长为480.43%,这主要是得益于国内各地普遍开展的IPTV试验。
日前举行的“中国IPTV发展模式之路论坛”上,专家对IPTV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从广电运营商的角度看;中视网络已经开始与电信和网通合作,将IPTV业务推进到八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河南、黑龙江、新疆、云南、河北等。同时,中视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上播放,网络电视频道将增加到近80个;上海文广已经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英特尔、维亚康姆、中国移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开展合作;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央视网络电视”;新华社推出“新华网络电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与湖南电信合作的“金鹰宽频”开通;北京广播电台的“北京网视”已经试运行。
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看:2005-2006年,两家运营商都在全国大规模开展了IPTV试验网建设,像福建、广东、陕西、云南、江苏、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等省市的测试用户都已过万;中国网通与IDG合作“天天在线”、与中视网络结成战略联盟、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旗下的“北京网视”提供技术支持、同中国香港电讯盈科准备着手建立合资公司开拓中国内地IPTV市场。
IPTV产业链的物质基础环节-设备提供商环节已经成熟,目前国内的IPTV主力厂商主要有UT、华为、中兴、阿尔卡特、西门子。如UT斯达康与中国网通合作,在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等多个省份开展了IPTV技术系统试验。中兴IPTV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云南、陕西、江苏、广东、北京等地。
2006年5月,继上海文广2005年获得IPTV牌照之后,央视也获得了IPTV牌照,这将进一步推动IPTV的发展。但由于广电目前的发展战略着眼于数字电视平移,所以发展IPTV的态度相对谨慎。
互联网改造+专网 共同构筑建设模式
互联网IPTV网络改造涉及从骨干到接入的设备更替,几乎相当于建设一张新网,建设成本高昂,除了少数发达城市,地市级运营商一般无力独立承担。而且,多业务承载技术非常复杂,对网络运营维护人员要求更高,必然导致运营商增加培训费用、人力成本、运维成本。
由于专网提供的业务相对封闭,对路由与控制策略相对不高,相应地对于高端设备需求大大减少。由于只涉及原城域网的接入层改造,IPTV专网扩展更加方便,即使未来城域网向城域以太网方向演化,IPTV专网对其影响也要小于互联网IPTV对其的影响,因为目前的互联网IPTV改造采用的是基于IP广域网的方法。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原供应商的投资。由于相对封闭,业务容易控制,还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通过控制接入带宽等方式,提供集团用户的VPN业务等,并且不会影响到IPTV组播业务。所以选择合适的技术建设专网,能使专网方案相对于原城域网改造大大节约建设成本与维护成本。
因此,如果用户群相对集中,区域面积较小,采用专网方案比较合适,而对于大规模、跨地域的IPTV应用而言,采用互联网改造的方法更为方便。
第三方运营模式兴起
客观上,广电和电信两大IPTV力量由于部门利益攸关,短期内对主导权的争夺难以调和,最现实可行的道路是有一个第三方运营机构来做资源整合。也就是形成内容+运营+网络这样的一个模式。
这种第三方运营模式实际上在中国已有雏形出现,即上海大宁IPTV和河南IPTV。
仍以河南为例,河南网通是IPTV的集成商,河南威科姆提供了系统方案和机顶盒终端。但是,河南威科姆在一系列系统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设备商了,在应用系统的过程中,由于不断要整合来自各部委的资源,河南威科姆已经成为了一个内容集成提供商,还和河南广电成立合资公司,加强节目内容的合作。实际上,河南IPTV的运营维护的很多工作都是由威科姆在主持,它已经具有“内容+运营+网络”中“运营”的色彩。
另外,一些系统设备厂商也逐渐意识到不能只是简单提供设备,还要充分考虑到IPTV的实际运作。像目前烽火网络就提供了一种不错的IPTV系统解决方案。从技术上看,烽火的方案与其他厂商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其方案理念有了一定的突破。烽火网络IPTV是一个合作式的平台,通过该平台架构可以为IPTV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分别提供接入平台,能够适应双模应用,以及支持多边市场的运营需要。
但是,由于广电和电信都属于特大型企业,所以第三方运营商的实力和资源一定要与这两家较为匹配才可行。另外,两家采用合资公司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
业务市场飞速增长 运营商大力培育
截止2005年底,中国IPTV业务用户达到26.7万,同比增长为480.43%,这主要是得益于国内各地普遍开展的IPTV试验。
日前举行的“中国IPTV发展模式之路论坛”上,专家对IPTV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从广电运营商的角度看;中视网络已经开始与电信和网通合作,将IPTV业务推进到八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河南、黑龙江、新疆、云南、河北等。同时,中视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上播放,网络电视频道将增加到近80个;上海文广已经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英特尔、维亚康姆、中国移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开展合作;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央视网络电视”;新华社推出“新华网络电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与湖南电信合作的“金鹰宽频”开通;北京广播电台的“北京网视”已经试运行。
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看:2005-2006年,两家运营商都在全国大规模开展了IPTV试验网建设,像福建、广东、陕西、云南、江苏、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等省市的测试用户都已过万;中国网通与IDG合作“天天在线”、与中视网络结成战略联盟、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旗下的“北京网视”提供技术支持、同中国香港电讯盈科准备着手建立合资公司开拓中国内地IPTV市场。
IPTV产业链的物质基础环节-设备提供商环节已经成熟,目前国内的IPTV主力厂商主要有UT、华为、中兴、阿尔卡特、西门子。如UT斯达康与中国网通合作,在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等多个省份开展了IPTV技术系统试验。中兴IPTV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云南、陕西、江苏、广东、北京等地。
2006年5月,继上海文广2005年获得IPTV牌照之后,央视也获得了IPTV牌照,这将进一步推动IPTV的发展。但由于广电目前的发展战略着眼于数字电视平移,所以发展IPTV的态度相对谨慎。
互联网改造+专网 共同构筑建设模式
互联网IPTV网络改造涉及从骨干到接入的设备更替,几乎相当于建设一张新网,建设成本高昂,除了少数发达城市,地市级运营商一般无力独立承担。而且,多业务承载技术非常复杂,对网络运营维护人员要求更高,必然导致运营商增加培训费用、人力成本、运维成本。
由于专网提供的业务相对封闭,对路由与控制策略相对不高,相应地对于高端设备需求大大减少。由于只涉及原城域网的接入层改造,IPTV专网扩展更加方便,即使未来城域网向城域以太网方向演化,IPTV专网对其影响也要小于互联网IPTV对其的影响,因为目前的互联网IPTV改造采用的是基于IP广域网的方法。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原供应商的投资。由于相对封闭,业务容易控制,还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通过控制接入带宽等方式,提供集团用户的VPN业务等,并且不会影响到IPTV组播业务。所以选择合适的技术建设专网,能使专网方案相对于原城域网改造大大节约建设成本与维护成本。
因此,如果用户群相对集中,区域面积较小,采用专网方案比较合适,而对于大规模、跨地域的IPTV应用而言,采用互联网改造的方法更为方便。
第三方运营模式兴起
客观上,广电和电信两大IPTV力量由于部门利益攸关,短期内对主导权的争夺难以调和,最现实可行的道路是有一个第三方运营机构来做资源整合。也就是形成内容+运营+网络这样的一个模式。
这种第三方运营模式实际上在中国已有雏形出现,即上海大宁IPTV和河南IPTV。
仍以河南为例,河南网通是IPTV的集成商,河南威科姆提供了系统方案和机顶盒终端。但是,河南威科姆在一系列系统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设备商了,在应用系统的过程中,由于不断要整合来自各部委的资源,河南威科姆已经成为了一个内容集成提供商,还和河南广电成立合资公司,加强节目内容的合作。实际上,河南IPTV的运营维护的很多工作都是由威科姆在主持,它已经具有“内容+运营+网络”中“运营”的色彩。
另外,一些系统设备厂商也逐渐意识到不能只是简单提供设备,还要充分考虑到IPTV的实际运作。像目前烽火网络就提供了一种不错的IPTV系统解决方案。从技术上看,烽火的方案与其他厂商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其方案理念有了一定的突破。烽火网络IPTV是一个合作式的平台,通过该平台架构可以为IPTV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分别提供接入平台,能够适应双模应用,以及支持多边市场的运营需要。
但是,由于广电和电信都属于特大型企业,所以第三方运营商的实力和资源一定要与这两家较为匹配才可行。另外,两家采用合资公司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