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纤接入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06-04-12 05:28:13 热度:5226
4/12/2006,由《通讯世界》杂志社、光线在线网站、In-stat China三大业内知名的专业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市场分析机构携手合作推出的“2005年度中国市场优秀光接入解决方案暨光纤接入产业与市场交流研讨会”于2006年3月21日下午在北京翠宫饭店举行。
以下是“光纤接入产业与市场交流研讨会”第一个议题我国光纤接入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速记。
主持人:下面我们进入“光纤接入产业与市场交流研讨会”。我们这个会议一共有三个议题,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议题——我国光纤接入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刚才姜艳青女士在她的发言里提到了,宽带多媒体业务的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光纤接入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我想作为运营商的代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通、中国网通,他们是其中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那么对于我国光纤接入市场当前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他们是怎么看的呢?我想先有请中国联通的代表发表他的看法。
中国联通: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会议。搞了这么多年的通信,通信企业每一次进步,通信企业的每一次腾飞,以及用户每次感觉到的跨越式发展,应该说都与光纤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比我清楚,我有许多的例子给大家引证,但是在这里我不想多说,我只想对光纤未来的发展,从运营商的高度提一些我们的希望和需求。
应该说,作为我们运营商,网络是他的根本,因为所有的业务都要靠网络来承载。那么,每一个网络,当它给用户提供业务的时候,它后台的承载,大部分是需要光纤的传输设备或者是接入设备。它的核心层,应该说在未来的几十年,光通信发展是比较快的,包括它的技术,为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们用户数的飞速增长,到各种业务的层出不尽,从传统的电话业务到现在的多媒体业务,光纤以及光纤技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接下来,不管是固定网还是移动网,不管是它的技术走向还是它的业务发展,我想始终不可能离开光纤的发展和进步。从全球来看,整个运营商这几年的日子没有九十年代后期和2000年初那么红火,但是从全球来看消费者对电信业务的需求增长速度是很高的,单从电话业务的普及率,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电信业务的需求,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仍然是在高速增长。电信业务的高速增长就要求运营商的网络以及网络能力也应该相应增长。在网络能力相应增长地同时,我们的光纤以及它下面的技术,也应该相适应或者同步,甚至我们还希望它能够超前发展,以满足整个电信行业甚至是整个电信价值链各个环节的需求。
单从中国的电信行业来看,应该说,我们国家,不管是电话普及率还是我们的业务生成率,在全球来看,应该说还是处于一个总体偏下的水平,我们的普及率这几年,从九十年代初的不到10%,现在已经增长到将近40%,这个发展就非常显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我们的城市大部分人有手机,甚至有的有两三部手机。但看看我们的农村,应该说,好多地方,特别是我们国家去年搞的工程,我也去过不少地方,在农村的广大地区,我们的通信服务还是有待改进。很多地方还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甚至有的人得了疾病想联系医院的基本途径都没有,并不是说大部分地区都这样,但至少在我们国家有一些地区还没有达到。
我记得我在中国电信的时候,我们曾经在比较发达的广东省,也是为了一个村通电话,曾经为了一部电话花了80万,你想,90年代左右那80万已经比较值钱了。当时就是为了光纤到那个村,为了我们的电话能够通起来。当然一方面是一个形象工程,但是另一方面也确实有一部分需求。可见,通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一方面希望为广大老百姓,希望为每一个老百姓都服务。但另一方面,因为方方面面的制约,特别是资金的制约、技术的制约而不能实现。
我到联通以后这个情况好了,因为无线的成本比有线的低,去年我们在广西、陕北做疏通工程的时候,用无线的方式,这个成本就远远低于过去的固定方式。但是这个例子并不是说固定的方式就没有优势,恰恰不是这样。我这里要说的是,如果我们的光纤有一天能够做得灵活性和成本能够和目前的无线手段一样的话,我想不管是谁一定会选择光纤的方式。为什么呢?第一,固定的方式比较可靠;第二它的容量比较大;第三它维护起来比较方便。
往近一点说,我们整个固定网,比如高速多媒体网络,从服务的角度,从各大运营商纷纷提出来运营商要变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那么这就不是传统的业务了,不仅是打个电话、发短消息、简单浏览网页。如果要变成综合信息服务,除了低速的基于文本和图片的服务以外,还要有基于多媒体的、基于视频的、基于交互的业务会逐渐升温,也会逐渐地变成一种必要需求。比如说我们的IPTV,手机电视,从去年开始,它的火热程度一浪高过一浪。要提供这样高速、大容量的业务,从目前来看,借助于现有的技术和手段是能提供的,但不是很理想,不管从日韩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是从欧洲的情况来看,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我觉得效果不理想的一个最主要的瓶颈就是它的带宽和网络能力。如果我们光纤能在这之中做一点贡献,把在骨干网上的能力对应地再往前延伸一步,不仅是到路边,到大楼,还能到桌面,还能到老百姓手里,我想这样的话,它的未来情况是可以想象的,会非常精彩。另外,我想到那个时候,如果我们的光纤能够在现在的基础上,不仅仅是在骨干网上能力很强,而是确实到用户的身边,甚至到他的桌边、手头的话,我想光纤对我们的未来,不仅会对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在未来,不管是移动网还是固定网,它的网络业务能力和提供业务的种类都有一种趋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在骨干层次的宽带网,在交换层次的IP网,在使用层次的移动网,应该会比较明显地看到。那么如果说有一天如果我们的光纤可以直接到桌面,我们的光纤可以直接和手机对接,我想我们现在办不了的很多事儿就可以办了。
尽管有的人说,带宽在不断增加,收入却不增,这确实是事实。看看六大运营商这几年业务的增长量和话务量的增长,每年都是以两位数在增长,有的还是以三位数在增长。但是他的收入,除了中国移动以外,其他都没有太多地增长。但我觉得这些数字只是说明技术进步为我们高速需求的增长降低了成本,只要是公司就不会做亏本买卖。也就是说我们的技术进步使得利润没有想象的高了,但确实还是在进步中。
我想,我们的光纤行业的前景和它的适用范围、前景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因为你越来越靠近使用者,越来越靠近用户。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光纤再往前深入一百米,我想那时候我们的网络会非常地简单。就像我们现在的网络,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说,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你看到每过一个环节需要一套设备,实际上单一一套设备在某个程度上就意味着一套网络,一套网络就需要一套业务。如果光纤比较普遍,就像IP这样,不管什么网,只要它变的时候,如果整个网络都可以从用户开始接入、交换、传输,把这几个环节压扁的话,我想我们光纤至少可以在这之中占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目前,整个骨干网都IP化了,光纤化了,它的触角可以伸得很长,网络覆盖的范围会很大,余下的问题便是接入。我想光纤始终会在骨干层次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说,光纤产业中不管是做接入的也好,传输的也好还是搞光纤本身也好,我想应该扎扎实实地根据我们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光纤技术本身的进步来行事。,网络如果具备可管理、可经营和可控制这三个特性,那么这个网络就成熟了。
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网络,从骨干层到接入层,甚至到靠近用户的设备,能够尽快变得成熟,尽快为我们的通信行业、通信产业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光纤一如既往的巨大贡献。
主持人:刚才中国联通的代表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光纤接入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想这既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同时其实也是我们所有做光纤接入这一块的厂商、媒体的机会,谢谢。
中国铁通虽然在六大运营商里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它在光网络的跟踪和建设上却做得非常有特色,尤其他们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和项目,我想现在请中国铁通的代表介绍一下他们的看法。
中国铁通:谢谢。铁通作为一个小的运营商,从2001年开始逐步走向市场,也逐步在建设自己的基础网络,包括一些光纤长途、本地的接入。总得来说,还是跟刚才联通的张智江先生的想法角度是一样的,因为现在业务应用完全是朝着三个方向在发展,传输都是朝全光的方向发展;业务主要是数据的方向;还有一个就是接入,主要是无线。但是接入无线这个方向的发展,到底什么是接入?什么是传输?这个界限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明确了。换句话说,你接入的能力到底和传输能力能差多少?现在已经有了大的接入点,这完全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业务的提供所需要的成本来考虑。
所以从大的方向我们也感觉到,现在的重头戏是在光纤接入。铁通从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是稳固推进光纤接入的工作,并逐步完善,各级,包括地市、省会铜网的建设;另外,本着两条腿走路的原则,铁通一直在积极争取无线的权利,也在做一些3.5G,包括下一步Wi-Fi、WiMAX,争取3G牌照,也都是在考虑下一步的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资源,但是应用并不理想,这是铁通的实际情况。
但是通过与业内专家的一些交流,大家这两年反思3.5G无线接入的时候,发现无线接入可能还是作为应急,作为一个临时的需求。由于对于我们这种运营商,可能网络分布不是非常密,有些需求可能需要余下来临时救急,如果你要想发展业务,长远地做下去,光纤接入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谁都不可能采用其他的方式取代。我想这一块是大家有的一点认识,铁通的情况是从2001年开始建网,也是分三层的网络概念来建,而现在建网是不是可以打破已有的格局,直接用一级,直接到你的门口、端口。我们也想做试点,但现在还没有,主要想今年在这一块有所突破。
我们现在的投资也主要是倾向以铜网的接入,对于骨干来说,它是很容易承载能量,但是对于你真正的用户,你收集的相关用户的业务,那么你的成本变化是非常快,你要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很难把相关的市场拓展跟你的公司发展结合起来。所以这一块,我想也是铁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具体谈到采用的技术,我们现在从干线骨干转移到城域接入,有线的光纤最主要是结合用户的需求,结合具体用户有哪些业务的需要,由于铁通本身就是做固话,所以设备本身是要支持TDM语音的,如果不支持,那它可能就会有点缺憾,在一些场合里派不上用处。另外一块就是大家都在追求数据业务,都要支持数据业务,但是我们也在尝试,用数据业务提供支持IP的方式来给大家提供最终端的传输数据化。但反过头来大家发现什么问题,如果我单单只支持数据,不足以满足语音的业务需要,这是一个实际情况。而且现在从收入的量上来看,虽然我的数据业务占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尤其是传输资源。但实际它的收入额度还是靠语音来支撑的。你的数据占很大的量,可能是大家都在下载电影,但实际你收上来的费用很少,你的大部分钱支付给了内容服务商。但是网络提供商靠流量收不上钱来。所以回过头来看,你的设备,尤其综合接入的平台,在铁通的角度来看,必须要能支持语音的业务。这样的话,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就更灵活,所以我们考虑,从接口来看我们需要丰富的接口。保护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你是运营商,要提供运营商级的服务,那么你的中断率、各种指标、回报率等都有相应的指标。这个,我觉得在做电信网,铁通下一步可能也会有一些综合接入设备,也会做一些相当于我们自己企业的入围产品,也会在几个场所去做相关的检测测试。我相信这一块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能在今天这些获奖的厂家的产品,应该都能够符合我们相关运营商应用的需求。
还有一个是扩展性。因为现在接入的能力不太好预测,你不可能把网络到处铺,如果你铺到某一个大楼的时候,如果你的设备需要扩容,可以非常快速地提供扩容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在新运营商,尤其是前期投入时可避免的风险。经济性这个就不用说了,成本、造价,这也是跟相关的技术方案有关的。
在前期,铁通在接入原来一些PDH光端机的设备,但是它的可管理性非常差,不可能实现端到端的管理。现在我们还是考虑设备要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当然现在不同价的设备的互联互通可能有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在运营商入围的几家最主要的厂家之间开放一些接入协议,在下一步也便于大规模地集约采购,在这一块,我们铁通一直都是这么来做的。
因为我们原来引用过一些SDH,也不太可能去除现有的设备完全采用新的设备来建网,所以我觉得网还有一个逐步共存的问题,新旧如何共存,包括如何保护既有投资,我也希望在有机会的时候,就这一块继续探讨一下,发挥我们既有的光纤接入、既有的设备和资源的作用。我们不光需要光纤接入的平台和设备,可能还需要一些软件开发,那么真正能达到相关中小企业信息化,信息的自由共享和传送,包括随时随地的接入。有时候我也在考虑,光接入设备商能不能和有一些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进行设备或解决方案的定制。可能要投入一些精力、财力、人力,但是现在国家这么关注这个事情,我觉得它下一步还是会有发展的。
最后我还想说,虽然其他的相关技术可能也都在发展,包括3G,最近的呼声也比较大,运营商也都在积极争取3G牌照,但是我觉得移动发展并不能截断光纤发展,我觉得移动的发展会促进这个市场,它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内容提供商,相关业务,更重的一头还是在光纤解决方案,相反它会有一些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觉得这次的交流机会非常好,在会后希望结合相应产品的解决方案,帮助铁通下一步开展工作。
主持人:听了中国铁通代表的讲话,可能大家对于运营商的切实需求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铁通的实践也证明了在未来的接入网络里,光纤接入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这也是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的一个好消息。
提到光纤接入,我们就不得不谈到无源光网络(PON)这项技术,它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受到运营商、设备厂商的关注和支持,它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盛立亚公司是从事无源光网络这一块非常早的厂商之一。尤其是EPON方面,是业内最早推出运营级的千兆EPON产品的厂商之一。他们对光纤接入,包括对无源光网络在未来的光纤接入市场里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他们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请盛立亚公司的李昕先生谈一下。
盛立亚公司李昕:盛立亚从2000年开始一直在做PON业务,而且从2000年到现在为止一直在从事PON的研究和开发,到2002年开始我们就有了产品,而且最早我们在这边做PON到现在一直专注于这一块。
我记得在2002年我们的相关产品出来的时候,我们在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都做过一些测试和试验,那时候,各界包括一些运营商都对PON这一块是比较看好,光接入这一块是一个大方向,肯定是没有错的。
光接入,应该说从2005年开始才开始逐步热起来,2003、2004年开始就逐渐在做一些试用,但是有一点规模还是从2005开始的。而且运营商也一直在探讨运营模式,如何使用光接入网络来赚钱,整个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最好今天这个题目也是整个的趋势,或者说如何去发展。
这里是我们自己的一点想法,我们认为FTTH的规模部署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首先成本是制约光接入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运营商出于保护投资的需要,不会停止铜缆的使用,而且DSL技术基本上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光进铜推需要时间。
还有一方面,政府政策,因为我们知道在日本、韩国包括欧洲都有鼓励发展光接入的政策,在中国,“十一五”计划也有提到,我们觉得政府推动也是一个主体因素。
从目前来看,从目前的接入技术和成本来考虑,我们认为整个的发展趋势还是由高端走向低端。首先从商业开始,逐步向住宅过渡。但光纤逐步走向家庭还有一个过程,开始有一部分最高端的用户会接光纤用户,而对于大多数,还是光纤到楼,由光纤到楼逐步逐步走向光纤到户,这是我们的一个粗略的想法,作为参考而已。
满足多业务的需求是光接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必须提供这种多业务的需求和多元化的产品。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能承载更多业务。
那么在这里我们对整个市场做一个比较粗略的划分,目前从各种接入技术来看,我们认为作为各种光接入技术和其他铜线技术相比,光接入技术会逐步取代铜线接入技术。这一趋势将首先从高端开始,比较高级的酒店或者度假村,或者是高端住宅。
因为整个接入网的宽带化、IP化和光纤化是一种趋势,从整个趋势来讲,我们认为整个光纤入网都应该适应这个趋势。光逐步向用户推进,整个FTTP里PON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有EPON,有GPON,EPON是IP最合适的技术。尤其对那些铜线资源比较少的运营商来说,比如广电,我们经常也在这些领域做探讨,在这些领域,EPON碰到的困扰可能更大一些。总体来说,EPON和GPON可能会去共同关注这个市场。
这是我们从以前的研究里挑一些出来和大家共享的。我们盛立亚在这里也是一直在跟踪这一块,我们也是希望和运营商和光纤厂家一起,把整个光接入市场都推动起来,能够把光接入的产业推动起来。
主持人:谢谢李昕先生。刚才三位发言人都提到了多业务需求是未来光接入网络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我们在早先的电信业务可能就是一个语音业务,比较简单。现在除了语音业务之外,数据业务,尤其是多媒体互动的业务,对带宽和安全性都要求得非常高。光接入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在座的很多企业也是针对这种市场的需求推出了很多多业务的接入平台的解决方案。润光泰力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我们想请他们谈谈在多业务接入这一块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请润光泰力公司的刘科学先生。
润光泰力公司刘科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和各位专家交流一下在光接入方面的发展。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原先主要是做ASIC芯片的,公司于2000年正式成立,经过6年,我们公司相继开发了200多款ASIC芯片,申请了十七八项专利,这些芯片在国内外都有大量的销售,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SDH芯片研究和开发。在我们开发SDH芯片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市场的特点,包括目前通信的发展方向,我们开发出现在的一个解决方案——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我们感觉它非常适合大客户接入的需求,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简单介绍。
下面我就针对我们公司“环+星”多业务平台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所谓的上行是SDH的环,下行是组星网,适合大客户接入特点,一个星型的客户终端。在上行方向,上行的SDH目前做的是622兆以下的;还有一个,我们的MSAP业务的接口种类比较齐全,涵盖了V.35,以太网以及E1,这里面很适合接入以太网,包括语音业务都会很方便地接入。另外,和咱们传统的PDH不同的地方是它的可管理性非常好,可以实现点到点的管理,各种接口监视和监控都有很好的改善。另外我们这个设备里做进了一个专利技术,在其他产品中还没有见过这一块。总得来说我们这块产品是根据SDH更适合大客户接入的一个方案。
我们MSAP有这样几个特点,一个是强大的组网能力,它的上行方向可以提供6个业务端口,它的交叉能力很强;上行可以把V.35、以太网等数据业务方便地汇集起来,到传输网上去,最后很方便地接入到现有的客户机房,接入更简洁、成本更低,可管理性更好。
还有一个是下行方向,我们的业务台在同一个点上分支的光方向最多可以有44个,很方便,市场上其他的同类设备最多可以传到22个光方向,这是一个特点。
另外就是它的调度比较灵活,通过任意一个光分支下的业务,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到上行的各个环上的某一个点任意上下,都很方便。
另外就是业务种类比较全,我们这台MSAP,既可以看成一个PDH,或者低端的光猫、内置转换器的产品,也可以把它看成比较适合我们今后市场发展方向的MSTP。我们的MSAP设备可以与华为、中兴相关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还有几个比较有特别的地方就是远端的断电检测。
另外在具体的业务上各种业务接口盘我就不详细说了,希望通过这个简单的介绍,大家对我们MSAP的接入方案有一个了解。还有一点,我们公司在低端产品方面,像PDH,协议转换器、光猫这一类的产品,还是以我们的ASIC芯片为主,我们想做的MSAP的平台主要是基于我们的技术和原来产品的开发经验上所做的产品,希望给大家一个启发。
主持人:在这次评选当中实际上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基于SDH或者PDH的多业务接入平台可以说占到了我们征集方案中的绝大多数,这也说明它在目前的光纤接入市场上的主流应用的角色。北京华环公司也是最早推出多业务接入平台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他们也是最早提出把SDH推到网络边缘这一概念的厂商之一。下面有请华环公司的杨兵先生谈谈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
北京华环电子有限公司杨兵:非常高兴今天来参加这个研讨会。刚才中国联通的代表提出了对我们接入网设备的要求,一个是可管理;第二可运营;第三可控制。后来中国铁通的代表又提出了一个“可扩展”,我认为这四点对我们做接入设备的厂商来讲可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华环公司,因为是清华大学控股的公司,本身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就有很多的专家、教授都在我们公司。接入网这个技术,应该是在2003年的时候,大家还在PDH上风起云涌地竞争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就谈到,PDH的寿命一定长不了。事实也恰恰证明了一点,就像刚才中国联通代表提到的“它无法管理”,特别是业务的端到端的管理是很难实现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当时的技术已经提出来了,把SDH进行到底的话,那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它。把PSDH进行到桌面去,而不仅仅是FTTH,FTTB。刚才我已经说了,PDH在这几年的发展绝对长不了。但SDH要想到桌面存在一个问题——成本。成本肯定是运营商非常在意的一个因素。为什么运营商使用PDH,因为PDH有非常大的成本优势。但是运营商为此付出的代价便是近乎漫长的故障发现和解决。而如果运用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但解决了SDH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便于运营维护,有故障20分钟就可以解决。
我们最近这个系统也在广东电信、江苏电信做了一些测试,这些测试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结果,包括和华为、中兴等一些大公司的相关设备实现了互联互通,我们这种互联互通还不仅仅是在光接口上,还包括会聚、交换等层面。其实运营商可以继续选择大厂商的设备做到接入上去,但是我刚才说了,可能会受不了成本。而华环公司在这一块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希望运营商代表有机会的话到我们的公司参观指教。
另外,我认为我们在通信技术的接入上还有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特别对我们一些小厂商来说,刚才谈到一个可管理,实际上管理就谈到了网管的问题,现在PDH/SDH已经严格规定了网管的格式的东西,一个厂家真正要想在网管上对设备进行互联互通的网管,现在很难做到,尤其是大厂商对我们小厂商在技术完全是封锁的。所以怎么样在入围的厂家里协调是我们一直致力于做的事情。我们公司曾经在军网(因为我们是军网的指定合作商)联手做过这样的工作,如何进行设备的互联互通,如何用华为的网管系统管理华环的设备。但是用华环的网管管理华为的设备有没有可能实现?实际上技术上是可能实现的,但是厂家之间的技术壁垒是必须要保护的,这来打破这个技术壁垒?在大的厂商之间有技术联盟,我们在这种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下是很难实现的。我想说的是,希望运营商在这个时候给予我们这样的小厂商一些支持,给我们支持就是给你们自己支持,一套系统可以把所有问题解决掉。希望今后有机会再谈这个问题,今天说这么一些。谢谢。
主持人:我记得在一年前我们做PDH/SDH在接入光端机的采访的时候曾经谈到过SDH推到接入端有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就是它的价格。这回我们的获奖产品当中,来自北京亿兆未来的SDH的解决方案,他们着重强调的是高性能价格比,他们在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我们想请北京亿兆未来公司的代表谈一下。
北京亿兆未来公司王萌: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我是北京亿兆未来公司的工程师王萌,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讨论一下在光纤技术产品里提供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解决方案。首先亿兆未来公司是2002年成立的公司,它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所有的产品芯片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在SDH和PDH上我们的产品是非常全的。我们在和运营商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在光纤接入市场存在一些这样的现象。
首先是全光网络是一个大势所趋,因为目前随着信息的海量增长,包括多媒体业务,对于运营商网络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网络容量的迅猛增长是其他的通信方式所很难提供的和满足的。其次是光纤通信稳定性,而且光纤接入是非常容易管理和维护的。但是运营商在全光接入网的时候,他会碰到很多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我们归纳了一下,他们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网络建设的成本问题,目前运营商由于考虑到整个投入网络的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两部分成本,他们选择最多的都是PDH的技术,而PDH的技术的大优势就是它的价格非常便宜。但是PDH也有自己无法解决的缺点,包括不同厂家的PDH设备之间不能互通,PDH的管理不能做到从端到端的业务管理。其次对于运营商来讲,在整个网络建设中他能够希望从骨干到最末端的端到端的业务调配和调度,并且能够对用户业务使用的真正情况进行管理和维护,这种情况下,PDH是很难实现的。在这种基础上,我们考虑到整个市场对光接入设备的需求,我们推出了我们自己的产品,就是我们的ESDH155系列产品,该产品是专门为运营商量身定做的。
当运营商的骨干网在上面的建成了之后,由于PDH和SDH之间在光层面是不能进行互通的,一定要光纤接入再转成电接口,再用电接口接入到SDH的电接口上,于是我们就需要配备很多设施,包括在SDH的节点上,需要提供多少容量就需要提供多少卡。对运营商来说,使用的电缆越多,故障点就会越多,对于维护就会产生很多的故障点,还不能进行网管,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我们这个高性能价格比的ESDH155解决方案在局端部分只需要一个E1的端口,就可以直接接入到骨干网去,对于运营商来讲,它的槽位和端口可以得到大量的节省。在末端用户处我们放置了一个ESDH 终端设备,它和骨干网的ESDH设备之间跑的是标准的ESDH协议,可以进行统一网管。
另外,除了在E1的接口资源和插卡资源外,运营商光接口的资源其实也是很有限的,通过我们ESDH设备的会聚,把16个光方向都会聚到一个光方向,接入到ESDH的骨干网,可以有效解决SDH的端口有限问题。
通过对传统技术的改造,对PDH的改造可以做到全网统一管理,帮助运营商大地节省自己的运营和网络建设成本。
以上就是我们的介绍,我们希望能够跟运营商合作,建设一个可运营、可维护、可盈利的全光接入网络。
主持人:刚才运营商的代表和企业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谈了我国光纤接入市场发展的情况和大家的想法,最重要的可以总结出两点:第一点是光纤在未来的接入方式中占据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我想这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第二是,要想促进我国光纤接入市场的发展,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业务的需求是最重要的一点。非常感谢刚才各位发言者,谢谢。
以下是“光纤接入产业与市场交流研讨会”第一个议题我国光纤接入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速记。
主持人:下面我们进入“光纤接入产业与市场交流研讨会”。我们这个会议一共有三个议题,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议题——我国光纤接入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刚才姜艳青女士在她的发言里提到了,宽带多媒体业务的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光纤接入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我想作为运营商的代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通、中国网通,他们是其中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那么对于我国光纤接入市场当前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他们是怎么看的呢?我想先有请中国联通的代表发表他的看法。
中国联通: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会议。搞了这么多年的通信,通信企业每一次进步,通信企业的每一次腾飞,以及用户每次感觉到的跨越式发展,应该说都与光纤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比我清楚,我有许多的例子给大家引证,但是在这里我不想多说,我只想对光纤未来的发展,从运营商的高度提一些我们的希望和需求。
应该说,作为我们运营商,网络是他的根本,因为所有的业务都要靠网络来承载。那么,每一个网络,当它给用户提供业务的时候,它后台的承载,大部分是需要光纤的传输设备或者是接入设备。它的核心层,应该说在未来的几十年,光通信发展是比较快的,包括它的技术,为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们用户数的飞速增长,到各种业务的层出不尽,从传统的电话业务到现在的多媒体业务,光纤以及光纤技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接下来,不管是固定网还是移动网,不管是它的技术走向还是它的业务发展,我想始终不可能离开光纤的发展和进步。从全球来看,整个运营商这几年的日子没有九十年代后期和2000年初那么红火,但是从全球来看消费者对电信业务的需求增长速度是很高的,单从电话业务的普及率,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电信业务的需求,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仍然是在高速增长。电信业务的高速增长就要求运营商的网络以及网络能力也应该相应增长。在网络能力相应增长地同时,我们的光纤以及它下面的技术,也应该相适应或者同步,甚至我们还希望它能够超前发展,以满足整个电信行业甚至是整个电信价值链各个环节的需求。
单从中国的电信行业来看,应该说,我们国家,不管是电话普及率还是我们的业务生成率,在全球来看,应该说还是处于一个总体偏下的水平,我们的普及率这几年,从九十年代初的不到10%,现在已经增长到将近40%,这个发展就非常显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我们的城市大部分人有手机,甚至有的有两三部手机。但看看我们的农村,应该说,好多地方,特别是我们国家去年搞的工程,我也去过不少地方,在农村的广大地区,我们的通信服务还是有待改进。很多地方还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甚至有的人得了疾病想联系医院的基本途径都没有,并不是说大部分地区都这样,但至少在我们国家有一些地区还没有达到。
我记得我在中国电信的时候,我们曾经在比较发达的广东省,也是为了一个村通电话,曾经为了一部电话花了80万,你想,90年代左右那80万已经比较值钱了。当时就是为了光纤到那个村,为了我们的电话能够通起来。当然一方面是一个形象工程,但是另一方面也确实有一部分需求。可见,通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一方面希望为广大老百姓,希望为每一个老百姓都服务。但另一方面,因为方方面面的制约,特别是资金的制约、技术的制约而不能实现。
我到联通以后这个情况好了,因为无线的成本比有线的低,去年我们在广西、陕北做疏通工程的时候,用无线的方式,这个成本就远远低于过去的固定方式。但是这个例子并不是说固定的方式就没有优势,恰恰不是这样。我这里要说的是,如果我们的光纤有一天能够做得灵活性和成本能够和目前的无线手段一样的话,我想不管是谁一定会选择光纤的方式。为什么呢?第一,固定的方式比较可靠;第二它的容量比较大;第三它维护起来比较方便。
往近一点说,我们整个固定网,比如高速多媒体网络,从服务的角度,从各大运营商纷纷提出来运营商要变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那么这就不是传统的业务了,不仅是打个电话、发短消息、简单浏览网页。如果要变成综合信息服务,除了低速的基于文本和图片的服务以外,还要有基于多媒体的、基于视频的、基于交互的业务会逐渐升温,也会逐渐地变成一种必要需求。比如说我们的IPTV,手机电视,从去年开始,它的火热程度一浪高过一浪。要提供这样高速、大容量的业务,从目前来看,借助于现有的技术和手段是能提供的,但不是很理想,不管从日韩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是从欧洲的情况来看,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我觉得效果不理想的一个最主要的瓶颈就是它的带宽和网络能力。如果我们光纤能在这之中做一点贡献,把在骨干网上的能力对应地再往前延伸一步,不仅是到路边,到大楼,还能到桌面,还能到老百姓手里,我想这样的话,它的未来情况是可以想象的,会非常精彩。另外,我想到那个时候,如果我们的光纤能够在现在的基础上,不仅仅是在骨干网上能力很强,而是确实到用户的身边,甚至到他的桌边、手头的话,我想光纤对我们的未来,不仅会对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在未来,不管是移动网还是固定网,它的网络业务能力和提供业务的种类都有一种趋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在骨干层次的宽带网,在交换层次的IP网,在使用层次的移动网,应该会比较明显地看到。那么如果说有一天如果我们的光纤可以直接到桌面,我们的光纤可以直接和手机对接,我想我们现在办不了的很多事儿就可以办了。
尽管有的人说,带宽在不断增加,收入却不增,这确实是事实。看看六大运营商这几年业务的增长量和话务量的增长,每年都是以两位数在增长,有的还是以三位数在增长。但是他的收入,除了中国移动以外,其他都没有太多地增长。但我觉得这些数字只是说明技术进步为我们高速需求的增长降低了成本,只要是公司就不会做亏本买卖。也就是说我们的技术进步使得利润没有想象的高了,但确实还是在进步中。
我想,我们的光纤行业的前景和它的适用范围、前景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因为你越来越靠近使用者,越来越靠近用户。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光纤再往前深入一百米,我想那时候我们的网络会非常地简单。就像我们现在的网络,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说,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你看到每过一个环节需要一套设备,实际上单一一套设备在某个程度上就意味着一套网络,一套网络就需要一套业务。如果光纤比较普遍,就像IP这样,不管什么网,只要它变的时候,如果整个网络都可以从用户开始接入、交换、传输,把这几个环节压扁的话,我想我们光纤至少可以在这之中占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目前,整个骨干网都IP化了,光纤化了,它的触角可以伸得很长,网络覆盖的范围会很大,余下的问题便是接入。我想光纤始终会在骨干层次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说,光纤产业中不管是做接入的也好,传输的也好还是搞光纤本身也好,我想应该扎扎实实地根据我们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光纤技术本身的进步来行事。,网络如果具备可管理、可经营和可控制这三个特性,那么这个网络就成熟了。
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网络,从骨干层到接入层,甚至到靠近用户的设备,能够尽快变得成熟,尽快为我们的通信行业、通信产业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光纤一如既往的巨大贡献。
主持人:刚才中国联通的代表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光纤接入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想这既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同时其实也是我们所有做光纤接入这一块的厂商、媒体的机会,谢谢。
中国铁通虽然在六大运营商里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它在光网络的跟踪和建设上却做得非常有特色,尤其他们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和项目,我想现在请中国铁通的代表介绍一下他们的看法。
中国铁通:谢谢。铁通作为一个小的运营商,从2001年开始逐步走向市场,也逐步在建设自己的基础网络,包括一些光纤长途、本地的接入。总得来说,还是跟刚才联通的张智江先生的想法角度是一样的,因为现在业务应用完全是朝着三个方向在发展,传输都是朝全光的方向发展;业务主要是数据的方向;还有一个就是接入,主要是无线。但是接入无线这个方向的发展,到底什么是接入?什么是传输?这个界限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明确了。换句话说,你接入的能力到底和传输能力能差多少?现在已经有了大的接入点,这完全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业务的提供所需要的成本来考虑。
所以从大的方向我们也感觉到,现在的重头戏是在光纤接入。铁通从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是稳固推进光纤接入的工作,并逐步完善,各级,包括地市、省会铜网的建设;另外,本着两条腿走路的原则,铁通一直在积极争取无线的权利,也在做一些3.5G,包括下一步Wi-Fi、WiMAX,争取3G牌照,也都是在考虑下一步的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资源,但是应用并不理想,这是铁通的实际情况。
但是通过与业内专家的一些交流,大家这两年反思3.5G无线接入的时候,发现无线接入可能还是作为应急,作为一个临时的需求。由于对于我们这种运营商,可能网络分布不是非常密,有些需求可能需要余下来临时救急,如果你要想发展业务,长远地做下去,光纤接入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谁都不可能采用其他的方式取代。我想这一块是大家有的一点认识,铁通的情况是从2001年开始建网,也是分三层的网络概念来建,而现在建网是不是可以打破已有的格局,直接用一级,直接到你的门口、端口。我们也想做试点,但现在还没有,主要想今年在这一块有所突破。
我们现在的投资也主要是倾向以铜网的接入,对于骨干来说,它是很容易承载能量,但是对于你真正的用户,你收集的相关用户的业务,那么你的成本变化是非常快,你要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很难把相关的市场拓展跟你的公司发展结合起来。所以这一块,我想也是铁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具体谈到采用的技术,我们现在从干线骨干转移到城域接入,有线的光纤最主要是结合用户的需求,结合具体用户有哪些业务的需要,由于铁通本身就是做固话,所以设备本身是要支持TDM语音的,如果不支持,那它可能就会有点缺憾,在一些场合里派不上用处。另外一块就是大家都在追求数据业务,都要支持数据业务,但是我们也在尝试,用数据业务提供支持IP的方式来给大家提供最终端的传输数据化。但反过头来大家发现什么问题,如果我单单只支持数据,不足以满足语音的业务需要,这是一个实际情况。而且现在从收入的量上来看,虽然我的数据业务占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尤其是传输资源。但实际它的收入额度还是靠语音来支撑的。你的数据占很大的量,可能是大家都在下载电影,但实际你收上来的费用很少,你的大部分钱支付给了内容服务商。但是网络提供商靠流量收不上钱来。所以回过头来看,你的设备,尤其综合接入的平台,在铁通的角度来看,必须要能支持语音的业务。这样的话,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就更灵活,所以我们考虑,从接口来看我们需要丰富的接口。保护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你是运营商,要提供运营商级的服务,那么你的中断率、各种指标、回报率等都有相应的指标。这个,我觉得在做电信网,铁通下一步可能也会有一些综合接入设备,也会做一些相当于我们自己企业的入围产品,也会在几个场所去做相关的检测测试。我相信这一块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能在今天这些获奖的厂家的产品,应该都能够符合我们相关运营商应用的需求。
还有一个是扩展性。因为现在接入的能力不太好预测,你不可能把网络到处铺,如果你铺到某一个大楼的时候,如果你的设备需要扩容,可以非常快速地提供扩容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在新运营商,尤其是前期投入时可避免的风险。经济性这个就不用说了,成本、造价,这也是跟相关的技术方案有关的。
在前期,铁通在接入原来一些PDH光端机的设备,但是它的可管理性非常差,不可能实现端到端的管理。现在我们还是考虑设备要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当然现在不同价的设备的互联互通可能有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在运营商入围的几家最主要的厂家之间开放一些接入协议,在下一步也便于大规模地集约采购,在这一块,我们铁通一直都是这么来做的。
因为我们原来引用过一些SDH,也不太可能去除现有的设备完全采用新的设备来建网,所以我觉得网还有一个逐步共存的问题,新旧如何共存,包括如何保护既有投资,我也希望在有机会的时候,就这一块继续探讨一下,发挥我们既有的光纤接入、既有的设备和资源的作用。我们不光需要光纤接入的平台和设备,可能还需要一些软件开发,那么真正能达到相关中小企业信息化,信息的自由共享和传送,包括随时随地的接入。有时候我也在考虑,光接入设备商能不能和有一些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进行设备或解决方案的定制。可能要投入一些精力、财力、人力,但是现在国家这么关注这个事情,我觉得它下一步还是会有发展的。
最后我还想说,虽然其他的相关技术可能也都在发展,包括3G,最近的呼声也比较大,运营商也都在积极争取3G牌照,但是我觉得移动发展并不能截断光纤发展,我觉得移动的发展会促进这个市场,它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内容提供商,相关业务,更重的一头还是在光纤解决方案,相反它会有一些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觉得这次的交流机会非常好,在会后希望结合相应产品的解决方案,帮助铁通下一步开展工作。
主持人:听了中国铁通代表的讲话,可能大家对于运营商的切实需求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铁通的实践也证明了在未来的接入网络里,光纤接入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这也是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的一个好消息。
提到光纤接入,我们就不得不谈到无源光网络(PON)这项技术,它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受到运营商、设备厂商的关注和支持,它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盛立亚公司是从事无源光网络这一块非常早的厂商之一。尤其是EPON方面,是业内最早推出运营级的千兆EPON产品的厂商之一。他们对光纤接入,包括对无源光网络在未来的光纤接入市场里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他们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请盛立亚公司的李昕先生谈一下。
盛立亚公司李昕:盛立亚从2000年开始一直在做PON业务,而且从2000年到现在为止一直在从事PON的研究和开发,到2002年开始我们就有了产品,而且最早我们在这边做PON到现在一直专注于这一块。
我记得在2002年我们的相关产品出来的时候,我们在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都做过一些测试和试验,那时候,各界包括一些运营商都对PON这一块是比较看好,光接入这一块是一个大方向,肯定是没有错的。
光接入,应该说从2005年开始才开始逐步热起来,2003、2004年开始就逐渐在做一些试用,但是有一点规模还是从2005开始的。而且运营商也一直在探讨运营模式,如何使用光接入网络来赚钱,整个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最好今天这个题目也是整个的趋势,或者说如何去发展。
这里是我们自己的一点想法,我们认为FTTH的规模部署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首先成本是制约光接入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运营商出于保护投资的需要,不会停止铜缆的使用,而且DSL技术基本上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光进铜推需要时间。
还有一方面,政府政策,因为我们知道在日本、韩国包括欧洲都有鼓励发展光接入的政策,在中国,“十一五”计划也有提到,我们觉得政府推动也是一个主体因素。
从目前来看,从目前的接入技术和成本来考虑,我们认为整个的发展趋势还是由高端走向低端。首先从商业开始,逐步向住宅过渡。但光纤逐步走向家庭还有一个过程,开始有一部分最高端的用户会接光纤用户,而对于大多数,还是光纤到楼,由光纤到楼逐步逐步走向光纤到户,这是我们的一个粗略的想法,作为参考而已。
满足多业务的需求是光接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必须提供这种多业务的需求和多元化的产品。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能承载更多业务。
那么在这里我们对整个市场做一个比较粗略的划分,目前从各种接入技术来看,我们认为作为各种光接入技术和其他铜线技术相比,光接入技术会逐步取代铜线接入技术。这一趋势将首先从高端开始,比较高级的酒店或者度假村,或者是高端住宅。
因为整个接入网的宽带化、IP化和光纤化是一种趋势,从整个趋势来讲,我们认为整个光纤入网都应该适应这个趋势。光逐步向用户推进,整个FTTP里PON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有EPON,有GPON,EPON是IP最合适的技术。尤其对那些铜线资源比较少的运营商来说,比如广电,我们经常也在这些领域做探讨,在这些领域,EPON碰到的困扰可能更大一些。总体来说,EPON和GPON可能会去共同关注这个市场。
这是我们从以前的研究里挑一些出来和大家共享的。我们盛立亚在这里也是一直在跟踪这一块,我们也是希望和运营商和光纤厂家一起,把整个光接入市场都推动起来,能够把光接入的产业推动起来。
主持人:谢谢李昕先生。刚才三位发言人都提到了多业务需求是未来光接入网络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我们在早先的电信业务可能就是一个语音业务,比较简单。现在除了语音业务之外,数据业务,尤其是多媒体互动的业务,对带宽和安全性都要求得非常高。光接入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在座的很多企业也是针对这种市场的需求推出了很多多业务的接入平台的解决方案。润光泰力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我们想请他们谈谈在多业务接入这一块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请润光泰力公司的刘科学先生。
润光泰力公司刘科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和各位专家交流一下在光接入方面的发展。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原先主要是做ASIC芯片的,公司于2000年正式成立,经过6年,我们公司相继开发了200多款ASIC芯片,申请了十七八项专利,这些芯片在国内外都有大量的销售,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SDH芯片研究和开发。在我们开发SDH芯片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市场的特点,包括目前通信的发展方向,我们开发出现在的一个解决方案——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我们感觉它非常适合大客户接入的需求,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简单介绍。
下面我就针对我们公司“环+星”多业务平台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所谓的上行是SDH的环,下行是组星网,适合大客户接入特点,一个星型的客户终端。在上行方向,上行的SDH目前做的是622兆以下的;还有一个,我们的MSAP业务的接口种类比较齐全,涵盖了V.35,以太网以及E1,这里面很适合接入以太网,包括语音业务都会很方便地接入。另外,和咱们传统的PDH不同的地方是它的可管理性非常好,可以实现点到点的管理,各种接口监视和监控都有很好的改善。另外我们这个设备里做进了一个专利技术,在其他产品中还没有见过这一块。总得来说我们这块产品是根据SDH更适合大客户接入的一个方案。
我们MSAP有这样几个特点,一个是强大的组网能力,它的上行方向可以提供6个业务端口,它的交叉能力很强;上行可以把V.35、以太网等数据业务方便地汇集起来,到传输网上去,最后很方便地接入到现有的客户机房,接入更简洁、成本更低,可管理性更好。
还有一个是下行方向,我们的业务台在同一个点上分支的光方向最多可以有44个,很方便,市场上其他的同类设备最多可以传到22个光方向,这是一个特点。
另外就是它的调度比较灵活,通过任意一个光分支下的业务,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到上行的各个环上的某一个点任意上下,都很方便。
另外就是业务种类比较全,我们这台MSAP,既可以看成一个PDH,或者低端的光猫、内置转换器的产品,也可以把它看成比较适合我们今后市场发展方向的MSTP。我们的MSAP设备可以与华为、中兴相关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还有几个比较有特别的地方就是远端的断电检测。
另外在具体的业务上各种业务接口盘我就不详细说了,希望通过这个简单的介绍,大家对我们MSAP的接入方案有一个了解。还有一点,我们公司在低端产品方面,像PDH,协议转换器、光猫这一类的产品,还是以我们的ASIC芯片为主,我们想做的MSAP的平台主要是基于我们的技术和原来产品的开发经验上所做的产品,希望给大家一个启发。
主持人:在这次评选当中实际上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基于SDH或者PDH的多业务接入平台可以说占到了我们征集方案中的绝大多数,这也说明它在目前的光纤接入市场上的主流应用的角色。北京华环公司也是最早推出多业务接入平台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他们也是最早提出把SDH推到网络边缘这一概念的厂商之一。下面有请华环公司的杨兵先生谈谈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
北京华环电子有限公司杨兵:非常高兴今天来参加这个研讨会。刚才中国联通的代表提出了对我们接入网设备的要求,一个是可管理;第二可运营;第三可控制。后来中国铁通的代表又提出了一个“可扩展”,我认为这四点对我们做接入设备的厂商来讲可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华环公司,因为是清华大学控股的公司,本身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就有很多的专家、教授都在我们公司。接入网这个技术,应该是在2003年的时候,大家还在PDH上风起云涌地竞争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就谈到,PDH的寿命一定长不了。事实也恰恰证明了一点,就像刚才中国联通代表提到的“它无法管理”,特别是业务的端到端的管理是很难实现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当时的技术已经提出来了,把SDH进行到底的话,那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它。把PSDH进行到桌面去,而不仅仅是FTTH,FTTB。刚才我已经说了,PDH在这几年的发展绝对长不了。但SDH要想到桌面存在一个问题——成本。成本肯定是运营商非常在意的一个因素。为什么运营商使用PDH,因为PDH有非常大的成本优势。但是运营商为此付出的代价便是近乎漫长的故障发现和解决。而如果运用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但解决了SDH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便于运营维护,有故障20分钟就可以解决。
我们最近这个系统也在广东电信、江苏电信做了一些测试,这些测试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结果,包括和华为、中兴等一些大公司的相关设备实现了互联互通,我们这种互联互通还不仅仅是在光接口上,还包括会聚、交换等层面。其实运营商可以继续选择大厂商的设备做到接入上去,但是我刚才说了,可能会受不了成本。而华环公司在这一块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希望运营商代表有机会的话到我们的公司参观指教。
另外,我认为我们在通信技术的接入上还有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特别对我们一些小厂商来说,刚才谈到一个可管理,实际上管理就谈到了网管的问题,现在PDH/SDH已经严格规定了网管的格式的东西,一个厂家真正要想在网管上对设备进行互联互通的网管,现在很难做到,尤其是大厂商对我们小厂商在技术完全是封锁的。所以怎么样在入围的厂家里协调是我们一直致力于做的事情。我们公司曾经在军网(因为我们是军网的指定合作商)联手做过这样的工作,如何进行设备的互联互通,如何用华为的网管系统管理华环的设备。但是用华环的网管管理华为的设备有没有可能实现?实际上技术上是可能实现的,但是厂家之间的技术壁垒是必须要保护的,这来打破这个技术壁垒?在大的厂商之间有技术联盟,我们在这种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下是很难实现的。我想说的是,希望运营商在这个时候给予我们这样的小厂商一些支持,给我们支持就是给你们自己支持,一套系统可以把所有问题解决掉。希望今后有机会再谈这个问题,今天说这么一些。谢谢。
主持人:我记得在一年前我们做PDH/SDH在接入光端机的采访的时候曾经谈到过SDH推到接入端有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就是它的价格。这回我们的获奖产品当中,来自北京亿兆未来的SDH的解决方案,他们着重强调的是高性能价格比,他们在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我们想请北京亿兆未来公司的代表谈一下。
北京亿兆未来公司王萌: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我是北京亿兆未来公司的工程师王萌,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讨论一下在光纤技术产品里提供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解决方案。首先亿兆未来公司是2002年成立的公司,它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所有的产品芯片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在SDH和PDH上我们的产品是非常全的。我们在和运营商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在光纤接入市场存在一些这样的现象。
首先是全光网络是一个大势所趋,因为目前随着信息的海量增长,包括多媒体业务,对于运营商网络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网络容量的迅猛增长是其他的通信方式所很难提供的和满足的。其次是光纤通信稳定性,而且光纤接入是非常容易管理和维护的。但是运营商在全光接入网的时候,他会碰到很多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我们归纳了一下,他们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网络建设的成本问题,目前运营商由于考虑到整个投入网络的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两部分成本,他们选择最多的都是PDH的技术,而PDH的技术的大优势就是它的价格非常便宜。但是PDH也有自己无法解决的缺点,包括不同厂家的PDH设备之间不能互通,PDH的管理不能做到从端到端的业务管理。其次对于运营商来讲,在整个网络建设中他能够希望从骨干到最末端的端到端的业务调配和调度,并且能够对用户业务使用的真正情况进行管理和维护,这种情况下,PDH是很难实现的。在这种基础上,我们考虑到整个市场对光接入设备的需求,我们推出了我们自己的产品,就是我们的ESDH155系列产品,该产品是专门为运营商量身定做的。
当运营商的骨干网在上面的建成了之后,由于PDH和SDH之间在光层面是不能进行互通的,一定要光纤接入再转成电接口,再用电接口接入到SDH的电接口上,于是我们就需要配备很多设施,包括在SDH的节点上,需要提供多少容量就需要提供多少卡。对运营商来说,使用的电缆越多,故障点就会越多,对于维护就会产生很多的故障点,还不能进行网管,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我们这个高性能价格比的ESDH155解决方案在局端部分只需要一个E1的端口,就可以直接接入到骨干网去,对于运营商来讲,它的槽位和端口可以得到大量的节省。在末端用户处我们放置了一个ESDH 终端设备,它和骨干网的ESDH设备之间跑的是标准的ESDH协议,可以进行统一网管。
另外,除了在E1的接口资源和插卡资源外,运营商光接口的资源其实也是很有限的,通过我们ESDH设备的会聚,把16个光方向都会聚到一个光方向,接入到ESDH的骨干网,可以有效解决SDH的端口有限问题。
通过对传统技术的改造,对PDH的改造可以做到全网统一管理,帮助运营商大地节省自己的运营和网络建设成本。
以上就是我们的介绍,我们希望能够跟运营商合作,建设一个可运营、可维护、可盈利的全光接入网络。
主持人:刚才运营商的代表和企业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谈了我国光纤接入市场发展的情况和大家的想法,最重要的可以总结出两点:第一点是光纤在未来的接入方式中占据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我想这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第二是,要想促进我国光纤接入市场的发展,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业务的需求是最重要的一点。非常感谢刚才各位发言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