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IPTV电信倾向H.264标准
发布时间:2005-11-09 08:34:23 热度:1126
11/9/2005,作者:郭冬颖 随着中国电信等国内固定电话运营商的IPTV试点的逐步进行,备受关注的IPTV技术标准之争也愈演愈烈,近日,中国电信在上海进行的相关测试结束,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多名专家公开撰文支持H.264是未来IPTV的发展方向。 中国电信的这一倾向,对于正在争夺产业主导权的广电和电信双方,以及积极争夺IPTV市场的诸多设备商都将形成巨大的影响。
没有标准可循的尴尬
国际上固话运营商也是从最近两年才兴起IPTV热,至今也没有一个国家在IPTV业务方面形成成熟标准,国内IPTV业务也同样无标准可循。
UT斯达康公司一位负责参与IPTV上海测试的人士称,以前各系统提供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均借鉴传统广电或宽带网已有的协议,各方的理解和具体方案不同,也就导致了目前阻碍IPTV发展的最大瓶颈———不同设备提供商的设备以及终端之间无法兼容和互通。
据悉,IPTV最重要的就是编码标准问题,编码直接关系到解码,解码又会影响到机顶盒。之所以目前尚没有厂家大规模生产网络机顶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确定的标准支持。
“MPEG-2是已经使用10多年的第一代信源标准,即将被取代;MPEG-4是第二代信源标准,但因为专利政策的失误,以及MPEG-4解码器在各厂家之间并不兼容,发展前景有限,所以,才会引起争议。
此外,尽管IPTV标准有很多种,但在中国主要是采用MPEG-4和H.264技术”,前述UT斯达康人士如此说。
MPEG-4,还是H.264,国内企业面临一场抉择。
上海测试结论倾向H.264技术
中国电信作为国内最大的固话运营商,在IPTV标准上的选择自然举足轻重。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是IPTV测试的主要承担者。今年以来,中国电信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和陕西等5省17市进行试点,其中,上海是技术测试的焦点。9月1日至9月10日,上海电信委托上海研究院进行了第二次IPTV测试。测试主要出发点是为了适应IPTV业务大规模开展的需求,检验IPTV系统的可运营,可管理,可扩展的能力,并对IPTV的两个技术标准MPEG-4和H.264的方案成熟度进行实际验证。因此,此次测试备受业界关注。
参加此次测试的有UT斯达康、西门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微软、中兴、华为等6家厂商。事后,几乎所有厂商都宣称自己的技术标准和测试结果得到好评,但是,中国电信一直未有任何评价。
直到几天前,一篇署名为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人士的文章正式发表于某行业媒体,业内才真正洞悉出中国电信对于该次测试的一些结论。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总工程师严海宁表示,实验表明,国内普遍采用的MPEG-4编码技术,在3Mbps的带宽下尚达不到标清的图像质量,因此,运营商希望引导更先进的H.264编码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成熟,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下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严海宁认为,MPEG-4的编码效率和图像质量在目前的带宽要求下还不能满足运营商的要求,因此只能作为IPTV的“过渡”编码标准。
此次测试则表明,目前的系统和终端尚无法做到平滑地从MPEG-4升级到H. 264,那么业务发展初期发放的MPEG-4机顶盒很可能将会因“过渡”问题而白白地损失掉,这也导致了运营商在MPEG-4和H.264之间的两难选择。很显然,中国电信态度明显倾向于H.264.设备商:运营商胜算较大
就IPTV产业链而言,由于电信运营商只是IP网络的拥有者,缺乏内容源及内容运营经验,因此,电信运营商必须与内容提供商广电系统合作才行,这就会导致两家争夺主导权,而技术标准正是争夺的重要领域之一。
目前广电主要采用其传统的MPEG-2,此次中国电信则对H.264表示出明显的倾向性,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就认为,中国电信倾向于H. 264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先下手为强,逼广电采用电信运营商提出的标准之意。
有意思的是,中国网通也与中国电信观点一致。尽管中国网通研究院去年开始在宜春网通等试点城市选取了MPEG-4为IPTV视频编解码标准,但业内人士都称其实是无奈之举。行内人都明了,中国网通真正中意的IPTV标准也是H.264,而非现在的MPEG-4.如今的MPEG-4只是一个过渡产品,运营商看中的是它和H. 264间的升级对接。
一位IPTV系统厂商人士称,假如各地试点成功,系统厂商们都跟着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走,那么未来电信运营商将在技术上占主导地位;而且,由于广电系统对技术的把控能力历来较弱,对由电信设备商转来的IPTV设备制造商缺乏号召力,此次“技术标准大战”,电信运营商胜算较大。
另据了解,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联手电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IP与多媒体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一起制定IPTV标准,这其中根本没有广电系统参与。
没有标准可循的尴尬
国际上固话运营商也是从最近两年才兴起IPTV热,至今也没有一个国家在IPTV业务方面形成成熟标准,国内IPTV业务也同样无标准可循。
UT斯达康公司一位负责参与IPTV上海测试的人士称,以前各系统提供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均借鉴传统广电或宽带网已有的协议,各方的理解和具体方案不同,也就导致了目前阻碍IPTV发展的最大瓶颈———不同设备提供商的设备以及终端之间无法兼容和互通。
据悉,IPTV最重要的就是编码标准问题,编码直接关系到解码,解码又会影响到机顶盒。之所以目前尚没有厂家大规模生产网络机顶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确定的标准支持。
“MPEG-2是已经使用10多年的第一代信源标准,即将被取代;MPEG-4是第二代信源标准,但因为专利政策的失误,以及MPEG-4解码器在各厂家之间并不兼容,发展前景有限,所以,才会引起争议。
此外,尽管IPTV标准有很多种,但在中国主要是采用MPEG-4和H.264技术”,前述UT斯达康人士如此说。
MPEG-4,还是H.264,国内企业面临一场抉择。
上海测试结论倾向H.264技术
中国电信作为国内最大的固话运营商,在IPTV标准上的选择自然举足轻重。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是IPTV测试的主要承担者。今年以来,中国电信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和陕西等5省17市进行试点,其中,上海是技术测试的焦点。9月1日至9月10日,上海电信委托上海研究院进行了第二次IPTV测试。测试主要出发点是为了适应IPTV业务大规模开展的需求,检验IPTV系统的可运营,可管理,可扩展的能力,并对IPTV的两个技术标准MPEG-4和H.264的方案成熟度进行实际验证。因此,此次测试备受业界关注。
参加此次测试的有UT斯达康、西门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微软、中兴、华为等6家厂商。事后,几乎所有厂商都宣称自己的技术标准和测试结果得到好评,但是,中国电信一直未有任何评价。
直到几天前,一篇署名为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人士的文章正式发表于某行业媒体,业内才真正洞悉出中国电信对于该次测试的一些结论。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总工程师严海宁表示,实验表明,国内普遍采用的MPEG-4编码技术,在3Mbps的带宽下尚达不到标清的图像质量,因此,运营商希望引导更先进的H.264编码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成熟,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下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严海宁认为,MPEG-4的编码效率和图像质量在目前的带宽要求下还不能满足运营商的要求,因此只能作为IPTV的“过渡”编码标准。
此次测试则表明,目前的系统和终端尚无法做到平滑地从MPEG-4升级到H. 264,那么业务发展初期发放的MPEG-4机顶盒很可能将会因“过渡”问题而白白地损失掉,这也导致了运营商在MPEG-4和H.264之间的两难选择。很显然,中国电信态度明显倾向于H.264.设备商:运营商胜算较大
就IPTV产业链而言,由于电信运营商只是IP网络的拥有者,缺乏内容源及内容运营经验,因此,电信运营商必须与内容提供商广电系统合作才行,这就会导致两家争夺主导权,而技术标准正是争夺的重要领域之一。
目前广电主要采用其传统的MPEG-2,此次中国电信则对H.264表示出明显的倾向性,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就认为,中国电信倾向于H. 264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先下手为强,逼广电采用电信运营商提出的标准之意。
有意思的是,中国网通也与中国电信观点一致。尽管中国网通研究院去年开始在宜春网通等试点城市选取了MPEG-4为IPTV视频编解码标准,但业内人士都称其实是无奈之举。行内人都明了,中国网通真正中意的IPTV标准也是H.264,而非现在的MPEG-4.如今的MPEG-4只是一个过渡产品,运营商看中的是它和H. 264间的升级对接。
一位IPTV系统厂商人士称,假如各地试点成功,系统厂商们都跟着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走,那么未来电信运营商将在技术上占主导地位;而且,由于广电系统对技术的把控能力历来较弱,对由电信设备商转来的IPTV设备制造商缺乏号召力,此次“技术标准大战”,电信运营商胜算较大。
另据了解,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联手电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IP与多媒体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一起制定IPTV标准,这其中根本没有广电系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