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李一男对峙任正非
发布时间:2004-12-21 16:13:08 热度:1475
不支持该视频12/20/2004,2004年,是李一男带领的“小华为”港湾网络和任正非带领的华为公司全面开战的一年,当年的父子之情于今似乎已经荡然无存。而双方之间隙则是在四年间通过逐步的互相伤害养成的。
曾经亲如父子
4年前,年仅30岁却已经成为华为主管技术的副总裁的李一男觉得在人生瓶颈中裹足不前。由于李的性格刚烈直率,最终选择了离开。
李一男的离职给任正非很大震动。当李一男在北京成立港湾网络的时候,任正非甚至幻想,李一男的这次内部创业能够最终为华为所用。
无疑,任正非对李一男是欣赏的。从李一男到华为的第一天起,任正非就注意到了这个黑瘦的少年,在认准了他的技术天才之后,李一男的升迁是火箭式的,27岁时,李一男已经是华为的副总裁。在华为内部,任正非和李一男表现出的是师傅和徒弟一般的父子情谊,在私下里,李一男一直被认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
以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起家的李一男,开始创办港湾网络的时候主要是分销华为的产品。如果说这时候,李一男和任正非的关系还在保持密切,任对李回归还抱有幻想的话;那么,港湾网络紧接着的产业调整则令任正非伤透了心:港湾转型成为与华为相似的电信设备生产商,两者部分产品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只不过港湾网络的所有产品生产均外包,这无疑预示着,港湾网络日后将与华为展开面对面的竞争。
港湾网络很顺利地在2001年和2002年两次获得了来自华平和龙科创投的7600万美元。如今已是凯雷董事总经理的祖文萃当年负责华平对港湾的投资,在投完港湾后,他对本报说,“港湾真是难得一见的好项目。”
凭借风险投资的巨额资金,李一男迅速进入新的角色。他利用过去在华为的关系,笼络了一批技术人员来到港湾创业,而这点,很让任正非震怒,所谓父子关系,已经出现消亡的迹象。
但港湾一开始走得很取巧,它不与华为直接争夺市场,在华为抓电信运营商这样的优质客户,并在与思科抢夺中高端市场的时候,港湾全身心投入数据网络设备领域,并逐渐在中低端领域占领市场。
根据港湾自己公布的销售额(虽然这些数字后来受到了质疑),港湾的收入每年都在翻番,2003年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随着港湾的产品线不断扩张,与华为的重叠越来越多,在交换机等业务上与华为构成了直接竞争关系,依靠较低的价格,港湾不断抢食着老东家华为的市场份额。
如今兵戎相向
然而,在2004年的夏天,华为结束与思科的一场纠缠已久的官司之后,开始变得有足够的精力来审视这位新崛起的对手。
情势变得陡然直下。
港湾忽然发现,问题已经不是当年港湾去抢华为的单了,而是华为倒过来跟港湾抢单,港湾在价格上备受压力。市场上甚至出现了这样的传说:任老板下了令,凡是有港湾参与竞标的项目,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获得订单,不能输给港湾,谁输给港湾,谁请走人。如果上述传说属实,则足见任正非对李一男过去的爱之深,如今的恨之切。
从规模上看,比华为小很多的港湾似乎很难抵挡。事实上,很多港湾的销售人员做得很辛苦。这时候,华为再来港湾挖墙脚,大批港湾员工被允诺以优厚的报酬后,再次回到久违的华为。
华为的头号竞争对手,似乎已经不是思科,不是中兴,而是港湾。这看上去似乎对港湾很不利。
今年7月份,网上开始流行一篇帖子,名为《我在港湾彷徨的日子》,文章以一名原港湾员工的身份,揭示港湾资金用罄,销售数据做假,签定大量永远都无法履行的假合同,“宏观形势不利及市场竞争显著加剧,今年继续巨额亏损成为定局”。
很快,李一男给予反击,在港湾的声明中,对这篇文章的定性是:“个别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针对港湾网络进行的有策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舆论攻击行为。”明眼人不说也知道这里的“竞争对手”所指为何。
港湾能否在华为的重压下坚持下来?这是一个有关资金的耐力问题。
事实上,港湾当初的7600万美元融资以及3500万美元的贷款确实已经被用得差不多了。因此,2003年底,港湾又一次向一家欧洲投资基金出售股权,融来2000万美元的资金,2004年7月,港湾再次获得3.3亿人民币的贷款。这些钱究竟能够在与华为的角力中支撑多久?
港湾的管理层一度把希望寄托在公司上市上。然而,不久前传来的消息是,港湾网络IPO遇阻。
一个伪命题
市场人士分析,港湾网络通过上市募集大笔资金,来阻击华为之袭的想法,至少在一年内行不通。在这个冬天中,李一男必须比当年的任正非更要有耐性。
李一男必须造就希望。他向员工和投资人允诺,公司每年至少50%以上的销售增长率,以及有关未来的财富前景,他必须留得住人和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投资,持续不断的投资才能保证规模经济,才能豪赌他对未来市场的战略判断,因此,港湾的步伐绝对不能停歇下来。
李一男必须小心谨慎,在“围剿”之下,他必须更聪明,他要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知道把握时机,在合适的机会下做出让自己绝处逢生的举动。这些对于绝顶聪明,习惯精确运算并是技术天才的李一男应该不难。
但是,李一男更需要运气。在初期,相对于华为在3G的赌注,港湾实际上更关注2G,中国3G牌照拖了3年多都没有发放,实际是给予了港湾以充足的时间去壮大发展。下一步,港湾还有这样的运气吗?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假命题——3G牌照如果马上发放,在华为的迅速“围剿”之下的港湾很可能做不下去了,失败了,然而,李一男仍旧可能会是任正非的爱将,依旧会回华为工作,并在未来成为任正非的接班人。
难道这个命题真的有解吗?
当年,以俯冲的姿态向前奔跑的李一男,头顶上有一个幸运之神的笼罩,那就是任正非。现在,自立门户的李一男新的神灵在哪里?
曾经亲如父子
4年前,年仅30岁却已经成为华为主管技术的副总裁的李一男觉得在人生瓶颈中裹足不前。由于李的性格刚烈直率,最终选择了离开。
李一男的离职给任正非很大震动。当李一男在北京成立港湾网络的时候,任正非甚至幻想,李一男的这次内部创业能够最终为华为所用。
无疑,任正非对李一男是欣赏的。从李一男到华为的第一天起,任正非就注意到了这个黑瘦的少年,在认准了他的技术天才之后,李一男的升迁是火箭式的,27岁时,李一男已经是华为的副总裁。在华为内部,任正非和李一男表现出的是师傅和徒弟一般的父子情谊,在私下里,李一男一直被认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
以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起家的李一男,开始创办港湾网络的时候主要是分销华为的产品。如果说这时候,李一男和任正非的关系还在保持密切,任对李回归还抱有幻想的话;那么,港湾网络紧接着的产业调整则令任正非伤透了心:港湾转型成为与华为相似的电信设备生产商,两者部分产品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只不过港湾网络的所有产品生产均外包,这无疑预示着,港湾网络日后将与华为展开面对面的竞争。
港湾网络很顺利地在2001年和2002年两次获得了来自华平和龙科创投的7600万美元。如今已是凯雷董事总经理的祖文萃当年负责华平对港湾的投资,在投完港湾后,他对本报说,“港湾真是难得一见的好项目。”
凭借风险投资的巨额资金,李一男迅速进入新的角色。他利用过去在华为的关系,笼络了一批技术人员来到港湾创业,而这点,很让任正非震怒,所谓父子关系,已经出现消亡的迹象。
但港湾一开始走得很取巧,它不与华为直接争夺市场,在华为抓电信运营商这样的优质客户,并在与思科抢夺中高端市场的时候,港湾全身心投入数据网络设备领域,并逐渐在中低端领域占领市场。
根据港湾自己公布的销售额(虽然这些数字后来受到了质疑),港湾的收入每年都在翻番,2003年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随着港湾的产品线不断扩张,与华为的重叠越来越多,在交换机等业务上与华为构成了直接竞争关系,依靠较低的价格,港湾不断抢食着老东家华为的市场份额。
如今兵戎相向
然而,在2004年的夏天,华为结束与思科的一场纠缠已久的官司之后,开始变得有足够的精力来审视这位新崛起的对手。
情势变得陡然直下。
港湾忽然发现,问题已经不是当年港湾去抢华为的单了,而是华为倒过来跟港湾抢单,港湾在价格上备受压力。市场上甚至出现了这样的传说:任老板下了令,凡是有港湾参与竞标的项目,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获得订单,不能输给港湾,谁输给港湾,谁请走人。如果上述传说属实,则足见任正非对李一男过去的爱之深,如今的恨之切。
从规模上看,比华为小很多的港湾似乎很难抵挡。事实上,很多港湾的销售人员做得很辛苦。这时候,华为再来港湾挖墙脚,大批港湾员工被允诺以优厚的报酬后,再次回到久违的华为。
华为的头号竞争对手,似乎已经不是思科,不是中兴,而是港湾。这看上去似乎对港湾很不利。
今年7月份,网上开始流行一篇帖子,名为《我在港湾彷徨的日子》,文章以一名原港湾员工的身份,揭示港湾资金用罄,销售数据做假,签定大量永远都无法履行的假合同,“宏观形势不利及市场竞争显著加剧,今年继续巨额亏损成为定局”。
很快,李一男给予反击,在港湾的声明中,对这篇文章的定性是:“个别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针对港湾网络进行的有策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舆论攻击行为。”明眼人不说也知道这里的“竞争对手”所指为何。
港湾能否在华为的重压下坚持下来?这是一个有关资金的耐力问题。
事实上,港湾当初的7600万美元融资以及3500万美元的贷款确实已经被用得差不多了。因此,2003年底,港湾又一次向一家欧洲投资基金出售股权,融来2000万美元的资金,2004年7月,港湾再次获得3.3亿人民币的贷款。这些钱究竟能够在与华为的角力中支撑多久?
港湾的管理层一度把希望寄托在公司上市上。然而,不久前传来的消息是,港湾网络IPO遇阻。
一个伪命题
市场人士分析,港湾网络通过上市募集大笔资金,来阻击华为之袭的想法,至少在一年内行不通。在这个冬天中,李一男必须比当年的任正非更要有耐性。
李一男必须造就希望。他向员工和投资人允诺,公司每年至少50%以上的销售增长率,以及有关未来的财富前景,他必须留得住人和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投资,持续不断的投资才能保证规模经济,才能豪赌他对未来市场的战略判断,因此,港湾的步伐绝对不能停歇下来。
李一男必须小心谨慎,在“围剿”之下,他必须更聪明,他要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知道把握时机,在合适的机会下做出让自己绝处逢生的举动。这些对于绝顶聪明,习惯精确运算并是技术天才的李一男应该不难。
但是,李一男更需要运气。在初期,相对于华为在3G的赌注,港湾实际上更关注2G,中国3G牌照拖了3年多都没有发放,实际是给予了港湾以充足的时间去壮大发展。下一步,港湾还有这样的运气吗?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假命题——3G牌照如果马上发放,在华为的迅速“围剿”之下的港湾很可能做不下去了,失败了,然而,李一男仍旧可能会是任正非的爱将,依旧会回华为工作,并在未来成为任正非的接班人。
难道这个命题真的有解吗?
当年,以俯冲的姿态向前奔跑的李一男,头顶上有一个幸运之神的笼罩,那就是任正非。现在,自立门户的李一男新的神灵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