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光电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光通訊產業受FTTH影響漸入佳境

发布时间:2004-08-23 09:35:41 热度:4182

不支持该视频8/23/2004,台湾宜捷威供稿:光通訊產業由於三年來加入者眾供給過多,光通訊元件隨著價格一躍不振導致業者在生產趨於保守:但在原有玩家的退出與合併等因素逐漸改變市場供需穩定,而都會網路/接取需求/儲域網路等對通訊元件之需求已有起色,同時針對光通訊元件委外生產訂單的小幅增加,將快速改變產業垂直結構模型,讓中國與台灣地區光通訊元件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而近來掀起熱潮的FTTH,以日、台、韓、中等地的FTTH接入方案來看,PON尤其EPON(乙太網路+被動式光網路)聲勢快速增長是最重要的趨勢,採用EPON的首要好處在於EPON會消除WAN與LAN網路上ATM和IP協定的轉換,又可滿足高頻寬的需求。其次EPON之所以可以有效達成低成本的目標,能以最經濟的光纜數與光收發器數目來達成服務相同的客戶數,是EPON的一大特色。對台灣廠商來說,光通訊元件中的光收發元件是目前主要產值來源,2004年起日本FTTH勢必不斷掀起新聞話題,對台灣光收發模組產值也會有大幅提昇的效果,但就實質上的產業生態如光通訊元件測試專業需求極高,對國內光通訊元件廠商體質來說,仍需繼續投入高階製程與專業測試來因應。
光通訊行業庫存壓力減少
由於.COM興起為全球市場帶來無限期待,光通訊元件與設備在2000年的泡沫化需求超出市場預測,並帶動一股光纖佈建熱潮,不過隨著頻寬運用不如預期,前兩年前長途/骨幹網路的過度舖設,使得光通訊景氣的觸頂反轉,造成過去兩年來光通訊設備元件廠莫不以打消庫存為首要目標,使得光通訊設備與元件價格的跌勢驚人,同時在產能擴充也急踩煞車,時至2003年下半年庫存才獲得控制。根據專家針對全球主要光通訊設備廠商的調查資料顯示,全球光通訊設備庫存金額已由2002年第一季的25-26億美元大幅降至2002年第四季的7-8億美元,減少幅度高達70%,可見業者庫存水位應回到正常水平。
不過庫存問題雖趨於和緩,同時都會光纖乙太網路、區域及儲存網路(SAN)、FTTH等新興應用,可望在2005-2006年創造光通訊的新契機,但過去庫存壓力的後遺症仍不利光通訊產業。例如台灣廠商在擴充營運規模的腳步仍未邁開,採較為保守的策略是舊投資者主流,而從未接觸且有心加入之新投資者則是新一波業者資金籌措的來源。
值得注意的現象則是光通訊元件產業的淘汰、合併與整合聲浪。現在正是重整產業秩序的時機。在過去兩年中宣告倒閉。而較具規模的業者,裁員、出售或關閉光通訊部門、釋出低階訂單、轉移生產線至亞洲等不一而足,大家皆無法倖免。根據研究機構的估算,從1998~2002年約有450~500家光通訊新創公司成立,到了2003年底有超過50﹪的光通訊新創公司將面臨斷炊、25~35%將會被併,至於最後仍能以最初事業繼續存活的將只剩15~25%。
而在這波淘汰賽中殘存的公司,基本上將以原有利基繼續發展如宜捷威針對測試專業來區隔市場,因此隨著國際光通訊系統廠逐漸淡出元件市場,或者是國際元件廠在降低成本的壓力下,透過直接設廠或產能外包的方式,都將使得亞洲成為光通訊元件的生產重心,同時能提供可調變性、可擴充性、模組化,且質優價低的專業光通訊元件生產廠,將是光通訊價值鏈重組過程當中的新生體。所以由供給面而言,由以往品質第一轉為品質價格並重,未來光通訊元件委外生產訂單的持續增加將成為中國與台灣光通訊元件產業下一波發展的機會點,同時加速國內光通訊垂直產業結構的成形。
日本FTTH成為光通訊契機
而在市場需求上,近二年日本光纖到家(FTTH)應當是業者的希望所在。根據日本總務省日前所發佈的日本FTTH的統計研究顯示,2003年8月日本FTTH的用戶數已突破60萬戶,至2003年底已逼近百萬戶,建設進度也完成超過50%,未來日本FTTH每年將以高達74.6%的比例成長,2005年起,FTTH開始接手xDSL、Cable Modem,成為寬頻上網市場主力並逐年成長,至2008年日本FTTH產值將超過30億美元。
日本FTTH計劃之所以吸引全球注意,除了為光通訊產業的低迷開啟一扇窗,關鍵在於大家都想看日本到底在應用服務上是否有重大突破,以使日本民眾願意接受FTTH。然而不論是採用被動式光纖網路(PON)技術的NTT與日本東京電力,或採用虛擬區域網路(VLAN)技術,讓大樓用戶共用100Mbps之區域網路的Usen,日本業者顯然選擇了另一種方式來達成用戶數目標,即藉由低成本來形成低價優勢吸引用戶,以求未來附加服務的回收。此種做法在2003年日本FTTH成績的鼓勵下,2004年起大陸、台灣、韓國、美國也開使積極規畫FTTH,成為光通訊產業的亮點。
EPON光纖接入方案正在興起
以日、中、台、韓等地的FTTH接入方案來看,PON尤其是EPON(乙太網路+被動式光網路)聲勢快速增長是最重要的趨勢,根據行家預估,2003年FTTH PON市場總值近逼5000萬美元、FTTB PON市場總值則突破1億美元,在2003年-2008年,全球PON市場的增長率約達到40%。而由於APON(ATM+被動式光網路)標準由於ATM缺乏完善的視訊能力,且在數據轉換的流程上過於複雜,使得單位頻寬的使用成本偏高,造成即使日本本土ATM資源豐富,但APON解決方案並不適合日本業者以低價來吸引用戶的營運方式。也因此,以價格策略為導向的業者開始考慮選擇EPON來推動FTTH服務。
若以乙太網路發展趨勢來看,隨著在區域網路G級乙太網正醞釀成為主流,同時乙太網路標準也開始滲入都會網路,採用EPON的首要好處在於EPON會消除WAN與LAN網路上ATM和IP協定的轉換,又可滿足高頻寬的需求。其次EPON之所以可以有效達成低成本的目標,能以最經濟的光纜數與光收發器數目來達成服務相同的客戶數,是EPON的一大特色。
EPON作為一個以經濟為優勢來源的光纖接入解決方案,由它的上下行機制設計即可一目了然。以下行為例,EPON以點對多(P2MP)的方式進行廣播,並交由訊號接收端擷取所需的訊號,而在上行方面則以點對點(P2P)來進行訊號上傳動作。而這種方式在運作於網路接取的弁鄐W時,最好的應用是當終端用戶並沒有強烈的QoS要求,或是用戶所使用的服務,其頻寬需求佔隨機所分配的頻寬資源十分有限,這些特性相當適合現階段全球寬頻用戶的使用狀況。
Transceiver成為FTTH元件重心
日本FTTH風潮另一項值得觀察的重心是光設備與元件的需求。以目前光通訊產業前三大光通訊設備商已將旗下光通訊元件部門售出的情形來看,藉由產業大分項的垂直分工,來達到將設備低價化的風險轉移至元件商,同時有效分散供需失衡的危機,在在顯示出目前光通訊產業處於買方市場,能否量產與量產後的成本控制成為這個產業優勝劣敗的兩項關鍵。
而對國內廠商來說,除了寄望未來光通訊設備代工訂單的釋出,光通訊元件是目前主要產值來源。由於目前大多數資訊和消費性電子產品是以電子來做訊號傳遞與運算,所以在FTTH階段,光電訊號間的轉換成為短期內不可省卻的步驟,而將光電訊號轉換視為主要光收發模組Transceiver,也成為眾多光通訊元件中,強烈與FTTH的腳步最有直接相關的元件,是2002年後中國與台灣光通訊產業領域中少數的佳音。
以FTTH用光收發器來說,低速的OC-3(155M)與OC-12(622M)對於傳輸速率的需求已經足夠,而這正是目前國內光主動元件廠商的主力產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正由於EPON架構的特性在於訊號負載量的變異性具有較大的伸縮空間,2003年標案中所需的單光纖雙向傳接模組(Bi-Directional Module)相較於此就並不是十分適合。因此自2004年後,日本FTTH標案中可以處理突發大量的即時訊息的Burst Mode Transceivers就成為買方的理想標的,預計這樣的需求也會在其他地區比照辦理。
國內光通訊主動元件大翻身
台灣地區於2001年才開始對光主動元件涉獵,而自2003年起,量產重心逐漸由光被動元件轉移到光主動元件,主要產品為光收發器與光放大器。不過由於光放大器主要用於長途/骨幹網路上,光收發模組的應用則用於長途/骨幹網路或都會/接取網路中,且台灣廠商於光收發器領域從上游磊晶、中游晶粒製作到下游封裝的產業供應鏈相當完整,相較於其他光主動元件發展較為成熟,所以在頻寬庫存問題舒緩前,光收發器對台灣光主動元件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2003年光收發器產值將佔台灣光主動元件總產值超過90﹪。
目前中國台灣地區以生產光主動元件為業務之一的業者,雖然超過40家,但實際上較具生產規模的廠商僅約20餘家,包括台達電、捷耀光通訊、誼虹科技、前鼎光電、宜捷威、新怡力科技、鴻亞、晶誼、信宇科技、嘉信光電、華敏光纖、聯鈞光電、冠德光電科技、鼎元光電科技、前源科技、亞洲光學等,其產業結構特色為除台達電規模較大與專精測試的宜捷威外,業者間不論資本額或員工數規模皆相去不遠,多屬中小型公司的型態。
光通訊元件廠商面臨挑戰
然而對光收發器樂觀中需審慎面對的地方在於,以產業結構來說,台灣光收發器的生產廠商達30家之多,目前出貨量較具規模的業者,包括台達、鴻亞、光環、旺錸、前鼎、嘉信及誼虹等,不過多數出貨的產品規格卻是以155Mbp的OC-3為主,雖然在日本FTTH標案中,台灣在低速OC-3光訊號收發器已發揮量產效能,但該層次之產品的進入障礙層次不高,市場競爭者眾多壓縮廠商利潤。
因此來自日本FTTH標案的價格降幅壓力即絲毫未減,以Bi-Directional Module來說,2002年均價尚有70美元,2003年時均價就已滑至58美元,跌幅近20%。因此在整體產業供過於求的大勢未獲重大改變前,具有優異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廠商首要的競爭條件。然而困難在於,光通訊產業號稱是最像手工業的科技產業,以目前僅具半自動化的測試製程來說,人工成本比重相較其他通訊設備或元件來說偏高,台灣日漸升高的勞工成本使得廠商在此的努力顯得格外艱辛。
其次是多樣少量的元件需求,與訊號檢測精準度的要求日漸提昇,對於台灣業者以往熟悉的營運方式存有一定的間距。在製造技術必須不斷突破,而非停留原地藉量大來達成學習效果,加上光通訊產品認證耗時,測試又無統一的標準下,依賴有力的國際大廠作為技術合作來源與靠山,就幾乎決定業者生死存亡與否。換言之,快速與低價格是產業大環境下的必要條件。
然則由此角度出發,比較韓國、大陸、台灣三地業者,則國內廠商顯然仍是充滿險阻。首先在三地勞動成本相較下,台灣地區業者已經吃虧,僅能於中國大陸設廠以因應之,又以技術提昇能力來看,固然由光收發模組的產品分佈來看,國內光收發模組廠商的技術能力仍在提升之中,但技術提昇的快慢其實是相對的概念。單以中國的武郵光迅與深圳飛通,由於分別有Corning與Lucent的入股而獲得技術支援來看,中國光通訊業者已具角逐國際性標案能力。此種結果也具體反映在日本FTTH供應商2003年前由台灣廠商為主的結構,2004年起供應商名單分散於韓國、大陸、台灣業者。因此總結而言,2004年起日本FTTH勢必不斷掀起新聞話題,對台灣光收發模組產值也會有大幅提昇的效果。但就實質上的產業生態與廠商體質來說,台灣地區光通訊元件廠商仍需因應後續多方挑戰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