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何以面对逆市业绩仍然稳定增长
发布时间:2004-05-11 19:04:11 热度:1214
不支持该视频5/11/2004,作者,秦海波,来源,经济日报 ,中兴通讯一直以来给外界的感觉,除了稳健还是稳健。公司业绩每年都有增长、在某些重点产品和技术上有突破、内部管理有条不紊等等,但似乎缺少了一点传奇色彩。为此,很多人忽视了中兴。在近年的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一片低迷中,中兴却脱颖而出,亮点频频。2003年中兴实现合同销售额251.9亿元,比2002年增长50.0%。更令同行羡慕的是,最近三年,中兴合同销售额保持34.1%的复合增长率。“中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当中兴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时,其他传统产业巨人如朗讯、北电、阿尔卡特、爱立信,则正承受销售迟缓甚至下滑的压力。中兴已登上全球舞台,产品正受到发达国家用户的认可”,美国《商业周刊》如是评价。
[b]全球电信一片低迷[b]
全球电信业的这一轮泡沫,似乎比网络泡沫更为严重。破产倒闭、CEO辞职、大裁员等等,如同挥之不散的乌云,笼罩在全球电信业的上空。据统计,全球电信业的债务高达1万亿美元;曾经风光一时的电信巨头们,正由“明星”变为“弃儿”。这是因为,电信业持续1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使得运营商们无法做出理性判断。它们毫不考虑成本,把大量的光纤埋入地下,却未能收获丰硕的果实。现在回头来看,全球电信公司在海底电缆和光纤方面的投资已超前了数十年。与此同时,这段时间内用户的需求仅仅增加了4倍。结果呢?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而各大电信公司又投资过度,都陷入了财务危机。运营商的日子不好过,自然要削减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由此带来通信设备市场的萎缩。北电、朗讯等巨头的市值,缩水至原来的1/10还不到;大幅裁减员工、收缩产品线、将部分业务外包、换CEO等,成为巨头们应对危机的举措,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b]中兴通讯逆市增长[b]
“近年来,中兴几乎抓住了每一个新兴的产业机会,比如说CDMA、小灵通等,市场的步点踩得很准、跑得很漂亮,已成为全球通信设备领域最受关注、最具差异化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业界如是评价中兴近年的表现。在无线网络领域,中兴通讯已形成CDMA、GSM、PHS等全网解决方案,成为国产无线设备“第一品牌”。尤其是CDMA领域,中兴是惟一一个获得联通大单的国内厂商,比肩于北电、朗讯、摩托罗拉等业界巨头。有线领域,中兴宽带数据产品异军突起,ADSL设备国内运行超过500万线;光传输产品2003年合同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2003年底,中兴手机单月出货量历史性地突破100万部,全年手机出货450万部。在国际市场,中兴的步伐迈得更大,2003年其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倍以上,合同销售金额达到创纪录的6.1亿美元。为罗马尼亚构建全球第一个全国性NGN网络、ADSL规模服务2004年雅典奥运会、承建香港OADM城域骨干网、交换机中标美国国际汇结局、担纲越南第一个铁路专用通信网等等,在全球电信业乍暖还寒之际,中兴为国际电信设备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变数。“过去的2003年,中兴通讯无线、有线、手机3大类核心产品实现均衡增长;同时,经过多年耕耘,国际市场开始进入收获期,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了协调发展”,中兴通讯总裁殷一民说。
[b]迈向世界的中国力量[b]
有人将中兴的成功,首先归于中国本土市场的崛起。的确,中国通信市场正成为全球最大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但是,中兴并没有完全满足于国内市场的发展。相反,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际通信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兴就开始了进军海外的征程。但是,国际电信设备市场的铺垫期一般要长于国内市场。从1996年开始着手“走出去”,到2002年,中兴在海外总体上是打基础的时期,海外订单的获得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波动较大。据殷一民介绍,从2003年起,中兴在海外开始有“系统性”收获,不断角逐上亿、数亿美元的国际订单。2003年,中兴产品新进入13个国家;移动、交换、传输、数据等主要产品在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巴西、印尼、尼日利亚等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均实现了规模销售。“中兴已成为中国移动通信设备进军国际市场的先锋和主力”,信息产业部一位高层如是说。殷一民透露,从大的营销组织架构上讲,中兴已经实现国内、国际并重。预计2004年中兴国际业务的增长将达到70%,国际市场订单将争取突破10亿美元。未来5至6年内,中兴希望自己的销售收入能达到100亿美元,其中国际市场将占到50%。“中兴的国际化将进入攻坚阶段,进一步加大重点产品在战略国家的进入力度,加强优势产品和新产品在发达市场的推广”,殷一民指出,“中兴不是小富即安的企业,有强烈的责任感,把中国制造推向世界。”
[b]走向百姓的通信专家[b]
中兴在手机市场上的动作,一直牵动着业界的目光。尽管2003年取得了450万部的销量,但仍然有人对中兴的手机战略表示怀疑。对此,殷一民表示理解。多年来中兴一直专注于通信设备制造,和运营商打交道,并没有终端产品,普通老百姓不了解中兴。“你去问中国电信县一级的员工,他都知道中兴;但你在大街上问普通百姓,10个人中可能有8个人不知道中兴。”殷一民很清楚中兴做手机的劣势。但通信设备商做手机,也有其独特优势。一是通信设备厂商在手机领域的天然技术优势,二是中兴对运营商网络及其经营运作的深刻理解,这使其能为运营商提供定制化的手机解决方案。在技术方面,中兴目前已掌握了协议软件、基带与射频电路设计等手机设计、生产的核心技术,并具备一定的核心芯片开发能力。尽管目前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但中兴很有信心,源于其技术实力。目前2G手机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那些在外观设计、品牌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比较好的厂商,就有可能在市场上成功,并不需要具备很强的技术能力。但到了3G时代就不同了,仅靠贴牌生产的手机厂商很难生存,技术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良好的性价比,才能有功能和应用的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2004年中兴为手机制订的目标,是实现全年出货1000万部。殷一民认为,这一目标的完成并不是太难的事情,这意味着中兴短短时间内跻身国产手机第一集团军。在中兴通讯,你能感受到浓厚的竞争氛围,公司上下的危机感都很强,个个如履薄冰。这是因为,在通信设备制造这个行业,任何一个小的差错或是迟疑,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不轻易放弃一个有可能的机会,但也绝不押宝于某一项技术,中兴在平衡中高速行驶,目标是成为全球通信设备业的主导者。中兴通讯总裁殷一民表示,中兴不是小富即安的企业,中兴目标是打造全球范围中兴品牌。
[b]全球电信一片低迷[b]
全球电信业的这一轮泡沫,似乎比网络泡沫更为严重。破产倒闭、CEO辞职、大裁员等等,如同挥之不散的乌云,笼罩在全球电信业的上空。据统计,全球电信业的债务高达1万亿美元;曾经风光一时的电信巨头们,正由“明星”变为“弃儿”。这是因为,电信业持续1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使得运营商们无法做出理性判断。它们毫不考虑成本,把大量的光纤埋入地下,却未能收获丰硕的果实。现在回头来看,全球电信公司在海底电缆和光纤方面的投资已超前了数十年。与此同时,这段时间内用户的需求仅仅增加了4倍。结果呢?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而各大电信公司又投资过度,都陷入了财务危机。运营商的日子不好过,自然要削减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由此带来通信设备市场的萎缩。北电、朗讯等巨头的市值,缩水至原来的1/10还不到;大幅裁减员工、收缩产品线、将部分业务外包、换CEO等,成为巨头们应对危机的举措,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b]中兴通讯逆市增长[b]
“近年来,中兴几乎抓住了每一个新兴的产业机会,比如说CDMA、小灵通等,市场的步点踩得很准、跑得很漂亮,已成为全球通信设备领域最受关注、最具差异化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业界如是评价中兴近年的表现。在无线网络领域,中兴通讯已形成CDMA、GSM、PHS等全网解决方案,成为国产无线设备“第一品牌”。尤其是CDMA领域,中兴是惟一一个获得联通大单的国内厂商,比肩于北电、朗讯、摩托罗拉等业界巨头。有线领域,中兴宽带数据产品异军突起,ADSL设备国内运行超过500万线;光传输产品2003年合同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2003年底,中兴手机单月出货量历史性地突破100万部,全年手机出货450万部。在国际市场,中兴的步伐迈得更大,2003年其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倍以上,合同销售金额达到创纪录的6.1亿美元。为罗马尼亚构建全球第一个全国性NGN网络、ADSL规模服务2004年雅典奥运会、承建香港OADM城域骨干网、交换机中标美国国际汇结局、担纲越南第一个铁路专用通信网等等,在全球电信业乍暖还寒之际,中兴为国际电信设备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变数。“过去的2003年,中兴通讯无线、有线、手机3大类核心产品实现均衡增长;同时,经过多年耕耘,国际市场开始进入收获期,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了协调发展”,中兴通讯总裁殷一民说。
[b]迈向世界的中国力量[b]
有人将中兴的成功,首先归于中国本土市场的崛起。的确,中国通信市场正成为全球最大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但是,中兴并没有完全满足于国内市场的发展。相反,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际通信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兴就开始了进军海外的征程。但是,国际电信设备市场的铺垫期一般要长于国内市场。从1996年开始着手“走出去”,到2002年,中兴在海外总体上是打基础的时期,海外订单的获得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波动较大。据殷一民介绍,从2003年起,中兴在海外开始有“系统性”收获,不断角逐上亿、数亿美元的国际订单。2003年,中兴产品新进入13个国家;移动、交换、传输、数据等主要产品在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巴西、印尼、尼日利亚等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均实现了规模销售。“中兴已成为中国移动通信设备进军国际市场的先锋和主力”,信息产业部一位高层如是说。殷一民透露,从大的营销组织架构上讲,中兴已经实现国内、国际并重。预计2004年中兴国际业务的增长将达到70%,国际市场订单将争取突破10亿美元。未来5至6年内,中兴希望自己的销售收入能达到100亿美元,其中国际市场将占到50%。“中兴的国际化将进入攻坚阶段,进一步加大重点产品在战略国家的进入力度,加强优势产品和新产品在发达市场的推广”,殷一民指出,“中兴不是小富即安的企业,有强烈的责任感,把中国制造推向世界。”
[b]走向百姓的通信专家[b]
中兴在手机市场上的动作,一直牵动着业界的目光。尽管2003年取得了450万部的销量,但仍然有人对中兴的手机战略表示怀疑。对此,殷一民表示理解。多年来中兴一直专注于通信设备制造,和运营商打交道,并没有终端产品,普通老百姓不了解中兴。“你去问中国电信县一级的员工,他都知道中兴;但你在大街上问普通百姓,10个人中可能有8个人不知道中兴。”殷一民很清楚中兴做手机的劣势。但通信设备商做手机,也有其独特优势。一是通信设备厂商在手机领域的天然技术优势,二是中兴对运营商网络及其经营运作的深刻理解,这使其能为运营商提供定制化的手机解决方案。在技术方面,中兴目前已掌握了协议软件、基带与射频电路设计等手机设计、生产的核心技术,并具备一定的核心芯片开发能力。尽管目前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但中兴很有信心,源于其技术实力。目前2G手机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那些在外观设计、品牌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比较好的厂商,就有可能在市场上成功,并不需要具备很强的技术能力。但到了3G时代就不同了,仅靠贴牌生产的手机厂商很难生存,技术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良好的性价比,才能有功能和应用的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2004年中兴为手机制订的目标,是实现全年出货1000万部。殷一民认为,这一目标的完成并不是太难的事情,这意味着中兴短短时间内跻身国产手机第一集团军。在中兴通讯,你能感受到浓厚的竞争氛围,公司上下的危机感都很强,个个如履薄冰。这是因为,在通信设备制造这个行业,任何一个小的差错或是迟疑,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不轻易放弃一个有可能的机会,但也绝不押宝于某一项技术,中兴在平衡中高速行驶,目标是成为全球通信设备业的主导者。中兴通讯总裁殷一民表示,中兴不是小富即安的企业,中兴目标是打造全球范围中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