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战略目标是3G产业还是中国标准?
发布时间:2003-08-14 09:53:40 热度:1557
不支持该视频 8/13/2003,目前,3G在全球正呈现加速发展势头,整个电信产业链正迅速向3G领域集中力量。与此同时,3G战略和知识产权的话题在3G发展进程中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并影响到我国3G发展。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我国发展3G的战略目的?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战略与政策研究室高级经济师刘红,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七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进良,看看两位专家对此是怎么看的。
记者:3G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中国也肯定会上3G,那么,您认为目前发展3G的战略目标是先发展3G产业还是发展中国标准?
刘红:未来3G是立足于移动数据业务,但它的语音也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目前世界各国还是以语音为大头,先上的肯定还是立足于语音。数据可能基于短信比较多,也就是说带宽会更宽、传输速度更高一些,应该说市场还是有需求的。所以我认为,并不一定要等到标准技术非常成熟后发牌照,目前市场有需求,运营商有需求,对拉动产业有好处,我觉得可以先发这个牌照。对于标准这个问题,中国当然要有自己的标准,如果它的产品逐渐成熟,政府也要扶持一下中国的标准。
李进良:我认为3G是沿着2G时代电信网的老思路发展的,目前已定的第一阶段标准不能适应因特网发展的要求。因此,3G标准才不得不分两个阶段,多种版本。也正因如此,欧美的3G商用才一再推迟。而且W-CDMA与CDMA2000频谱效率并不先进,又不适应因特网非对称传输的要求,限制了它在固定因特网和移动因特网上的应用。这种先天不足,使得它们在无线接入固定因特网的领域要被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Mbit/s的WLAN所抢占;而在移动因特网领域还没有找到独一无二的关键应用。我国如果盲从国外当前第一阶段的任何一种体制,就要成为他们的试验场;如果我国大规模建设R3版本的WCDMA或CDMA1XEV-DO,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就像当前联通刚建IS-95 CDMA网不到两年便要花上百亿元去升级为1X网一样,老百姓又要跟着换手机。
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3G的发展战略目标应是抓住机遇、坚持创新、推进中国3G标准并实施产业化。
记者: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发展3G产业应选择市场最大化,而不是去选择一个标准。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刘红:无论是什么标准,首先,必须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市场经济决定一切,只有市场认可,企业才会有经济效益,但是,选择不同标准的设备及产品主要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知识产权会对设备生产厂商产品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越多的产品其相应的专利费就越低。但运营商选择哪种标准的产品,要看产品的成熟度及是否有多厂家的供货环境,便于企业做更多的选择。因为,一旦企业上3G,其初期的投入规模是非常大的,如果,设备供应不足或产品价格过高对运营企业的运作,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3G牌照发放之前解决IPR(知识产权)问题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是我国能否抓住3G机会,能否成为国际主流的移动通信国家的最核心问题。IPR谈判,应由政府出面召集利益相关单位组织进行,或由具有政府背景的相关组织,进行实际操作。对于拥有基本专利的国外设备厂商,要求必须在参加中国运营商试验局之前申明其IPR政策。
李进良:系统标准的制定、选择和实施将会对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应积极参与。由于跨国公司均竭尽全力在开拓中国的3G市场,竞争严峻,形势紧迫。国内运营业与制造业各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对于推进中国3G标准又心存疑虑,行动迟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就谈不上发展3G产业,市场已被人家“跑马圈地”,也就无从选择市场最大化。
中国已经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经过近几年国内制造业的艰苦奋斗,目前基础设施的市场占有率不过10%,移动终端表面上达到50%,实际多是OEM贴牌生产。联通第一期CDMA网络建设中,我国企业只拿到10%以下的可怜份额,第二期CDMA网络建设中,还是跨国大公司拿到绝大份额。从中国的现有条件来看,如果3G的3种体制都上,选择从中下游市场为切入口,对于我国相对弱小的民族通信制造业,由于基础薄弱,力量分散,必然要采用人家的专利技术和基础元器件,必然要比外国晚一步,就有可能像一、二代一样,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仍然被国际巨无霸“跑马圈地”了。其结果市场占有率不会较第二代有明显增长,甚至我国TD-SCDMA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显然,这不会是中国发展3G的较佳战略。(通信信息报)
记者:3G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中国也肯定会上3G,那么,您认为目前发展3G的战略目标是先发展3G产业还是发展中国标准?
刘红:未来3G是立足于移动数据业务,但它的语音也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目前世界各国还是以语音为大头,先上的肯定还是立足于语音。数据可能基于短信比较多,也就是说带宽会更宽、传输速度更高一些,应该说市场还是有需求的。所以我认为,并不一定要等到标准技术非常成熟后发牌照,目前市场有需求,运营商有需求,对拉动产业有好处,我觉得可以先发这个牌照。对于标准这个问题,中国当然要有自己的标准,如果它的产品逐渐成熟,政府也要扶持一下中国的标准。
李进良:我认为3G是沿着2G时代电信网的老思路发展的,目前已定的第一阶段标准不能适应因特网发展的要求。因此,3G标准才不得不分两个阶段,多种版本。也正因如此,欧美的3G商用才一再推迟。而且W-CDMA与CDMA2000频谱效率并不先进,又不适应因特网非对称传输的要求,限制了它在固定因特网和移动因特网上的应用。这种先天不足,使得它们在无线接入固定因特网的领域要被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Mbit/s的WLAN所抢占;而在移动因特网领域还没有找到独一无二的关键应用。我国如果盲从国外当前第一阶段的任何一种体制,就要成为他们的试验场;如果我国大规模建设R3版本的WCDMA或CDMA1XEV-DO,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就像当前联通刚建IS-95 CDMA网不到两年便要花上百亿元去升级为1X网一样,老百姓又要跟着换手机。
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3G的发展战略目标应是抓住机遇、坚持创新、推进中国3G标准并实施产业化。
记者: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发展3G产业应选择市场最大化,而不是去选择一个标准。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刘红:无论是什么标准,首先,必须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市场经济决定一切,只有市场认可,企业才会有经济效益,但是,选择不同标准的设备及产品主要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知识产权会对设备生产厂商产品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越多的产品其相应的专利费就越低。但运营商选择哪种标准的产品,要看产品的成熟度及是否有多厂家的供货环境,便于企业做更多的选择。因为,一旦企业上3G,其初期的投入规模是非常大的,如果,设备供应不足或产品价格过高对运营企业的运作,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3G牌照发放之前解决IPR(知识产权)问题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是我国能否抓住3G机会,能否成为国际主流的移动通信国家的最核心问题。IPR谈判,应由政府出面召集利益相关单位组织进行,或由具有政府背景的相关组织,进行实际操作。对于拥有基本专利的国外设备厂商,要求必须在参加中国运营商试验局之前申明其IPR政策。
李进良:系统标准的制定、选择和实施将会对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应积极参与。由于跨国公司均竭尽全力在开拓中国的3G市场,竞争严峻,形势紧迫。国内运营业与制造业各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对于推进中国3G标准又心存疑虑,行动迟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就谈不上发展3G产业,市场已被人家“跑马圈地”,也就无从选择市场最大化。
中国已经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经过近几年国内制造业的艰苦奋斗,目前基础设施的市场占有率不过10%,移动终端表面上达到50%,实际多是OEM贴牌生产。联通第一期CDMA网络建设中,我国企业只拿到10%以下的可怜份额,第二期CDMA网络建设中,还是跨国大公司拿到绝大份额。从中国的现有条件来看,如果3G的3种体制都上,选择从中下游市场为切入口,对于我国相对弱小的民族通信制造业,由于基础薄弱,力量分散,必然要采用人家的专利技术和基础元器件,必然要比外国晚一步,就有可能像一、二代一样,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仍然被国际巨无霸“跑马圈地”了。其结果市场占有率不会较第二代有明显增长,甚至我国TD-SCDMA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显然,这不会是中国发展3G的较佳战略。(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