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弃购环电案的背后
发布时间:2003-05-09 09:46:16 热度:2009
不支持该视频5/8/2003,在美国国防部的强烈反对下,经过持续长达16个月的美国环球电讯公司收购战,香港和记黄埔集团终究还是功亏一篑。4月30日晚,和记黄埔宣布,该集团已经撤回了收购“环球电讯”的计划。这意味着收购行动将由其合作伙伴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独立完成。
香港财经界人士普遍指出,“和黄”之所以放弃,主要原因是美国国防部极力拒绝和反对,这反映出美国政府在鹰派当道下,对中国采取不信任态度,由此可以想见,中国相关企业在美国的收购之路,今后将更为难行。
磨不出来的好事
环球电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崛起,正当全球电信业繁荣期,该公司曾经雄心勃勃地要称霸全球光纤通讯市场,其业务涵盖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光纤网络长达10万英里。可惜,光纤网络容量严重过剩令整个市场趋于崩溃,环球电讯陷入财务困境,并在去年1月提出破产申请,轰动一时。
和黄与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在此时提出收购计划,欲以7.5亿美元收购该公司79%的股权。不料,由于“环球电讯”债权人认为他们的出价太低,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和黄”与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在2002年5月份宣布退出收购。
谁知,电信市场继续低迷,形势不断恶化。“环球电讯”在多次延长接受竞投股权的限期后,最终还是否决了其它新的方案,在2002年8月9日与和黄、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达成新的收购协议。令人惊奇的是,它们这次仅以2.5亿美元的价钱收购了环球电讯61.5%的股权,比第一次出资大幅减少了2/3。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环球电讯”行政总裁主动接触“和黄”,双方最终均同意这次的收购价。
收购计划在今年1月顺利获得了欧洲委员会的批准。但是,很快就节外生枝。今年2月,美国电讯服务公司IDT突然放出风声,计划出资2.55亿美元收购“环球电讯”的股权,还批评和黄收购会危害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尽管IDT的收购建议最终被法院否决,但是形势已经不容乐观。3月份,“和黄”准备修改收购计划,放弃“环球电讯”的管理和决策权,改任“沉默的股东”,以争取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这种让步基本上杜绝了和记黄埔涉足环球电讯日常运营的可能。
尽管和记黄埔做出了如此让步,却没有换来应有的结果。4月28日,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美国司法部和商务部在一封信函中表示,经过长达数月的初步调查后,该委员会还将对这次收购展开新一轮为期45天的调查,然后才向布什总统提交建议,由他在15天内作出决策,令这项交易能否达成又添变数。根据该委员会的条例,这次新的调查将是所有调查中最为严格的一种。许多公司都在得到这样的通知后撤回了申请,但也有一些公司在经过调整,加强了交易对国家安全的保护后完成了协议。
此时,和黄的收购计划已经拖了16个月,和黄终于失去了耐性。4月30日,和黄发言人指出,该集团虽然已经与美国当局紧密合作,致力处理有关规管问题,但是仍然未能在合理时间里达成双方都满意的架构。由于收购“环球电讯”对于和黄的全球电讯策略而言,并非一项重大权益或必要投资,因此决定退出收购计划。
退出收购,和黄在财务方面难免有所损失。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和黄可能要为此拨出4亿美元的准备金。另外,由于和黄在收购建议中没有提出任何有关“分手费”的建议,所以不会得到赔偿。也许放弃收购环球电讯,反而令和黄可以更加专注于3G业务的发展。
政治阻力是主因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对和记黄埔和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斥资2.50亿美元帮助环球电讯走出破产保护的计划很难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承认,“9·11”事件后美国国防官员担心外国可能会利用“环球电讯”的光纤网络来监控美国的电讯状况。调查表明美国政府对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在交易中的角色似乎更为认可,这事必迫使和记黄埔放弃收购计划,而让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单独自承担起重组环球电讯的工作。
事实也确实如此,同样是外国公司,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并未遭遇种种阻挠。该公司在5月5日重新提出了收购计划。“环球电讯”首席执行官约翰莱热尔说:“我们注意到,对新加坡没有任何有关安全方面的考虑。”
在和黄退出前夕,美国专门负责审理外来重要投资的委员会“CFIUS”,宣布要对收购环环电讯的交易展开正式调查。消息人士指出,在CFIUS的部门代表之中,国防部代表的态度最为强硬,认为和黄主席李嘉诚与北京政府关系密切,甚至于听命于共产党。即使和黄愿意修改交易条件,放弃行使大部分股东权利,但由于环电为国防部等重要政府部门处理通讯,因此国防部坚决以国家安全受威胁的理由反对交易。
香港《经济日报》引述消息人士的言论指出,一名五角大楼的高层官员曾这样质问:“假如北京政府致电李嘉诚,吩咐他立即关掉环环电讯所有网络,他能否拒绝呢?可以说,这已经充分反映出美国国防部官员是如何理解问题的。他认为和黄集团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可能会听命于中国政府。如此论调,与当年反对和黄投资巴拿马运河附近货柜码头如出一辙。在“9·11”事件、反恐和战争下,美国处于防卫和怀疑情绪之中,白宫在此事上不会阻挠国防部。在阻挠和黄收购期间,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扮演关键角色,其一直鼓吹针对中国的强硬路线。
美资投资银行界人士认为,美国政府不反对新加坡公司收购环电,而对于中国甚至香港企业在美国的待遇,已经白宫发出了十分明确的信息,可以预计,在石油等天然资源和科技公司和收购上,中国相关企业将有不少政治阻力。在布什任内,中国企业到美国本土,以至于美国政府能发挥影响力的地区投资,恐怕都会遭遇这些保守政客更大的挑战。(金岭/eNet)
香港财经界人士普遍指出,“和黄”之所以放弃,主要原因是美国国防部极力拒绝和反对,这反映出美国政府在鹰派当道下,对中国采取不信任态度,由此可以想见,中国相关企业在美国的收购之路,今后将更为难行。
磨不出来的好事
环球电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崛起,正当全球电信业繁荣期,该公司曾经雄心勃勃地要称霸全球光纤通讯市场,其业务涵盖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光纤网络长达10万英里。可惜,光纤网络容量严重过剩令整个市场趋于崩溃,环球电讯陷入财务困境,并在去年1月提出破产申请,轰动一时。
和黄与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在此时提出收购计划,欲以7.5亿美元收购该公司79%的股权。不料,由于“环球电讯”债权人认为他们的出价太低,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和黄”与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在2002年5月份宣布退出收购。
谁知,电信市场继续低迷,形势不断恶化。“环球电讯”在多次延长接受竞投股权的限期后,最终还是否决了其它新的方案,在2002年8月9日与和黄、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达成新的收购协议。令人惊奇的是,它们这次仅以2.5亿美元的价钱收购了环球电讯61.5%的股权,比第一次出资大幅减少了2/3。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环球电讯”行政总裁主动接触“和黄”,双方最终均同意这次的收购价。
收购计划在今年1月顺利获得了欧洲委员会的批准。但是,很快就节外生枝。今年2月,美国电讯服务公司IDT突然放出风声,计划出资2.55亿美元收购“环球电讯”的股权,还批评和黄收购会危害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尽管IDT的收购建议最终被法院否决,但是形势已经不容乐观。3月份,“和黄”准备修改收购计划,放弃“环球电讯”的管理和决策权,改任“沉默的股东”,以争取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这种让步基本上杜绝了和记黄埔涉足环球电讯日常运营的可能。
尽管和记黄埔做出了如此让步,却没有换来应有的结果。4月28日,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美国司法部和商务部在一封信函中表示,经过长达数月的初步调查后,该委员会还将对这次收购展开新一轮为期45天的调查,然后才向布什总统提交建议,由他在15天内作出决策,令这项交易能否达成又添变数。根据该委员会的条例,这次新的调查将是所有调查中最为严格的一种。许多公司都在得到这样的通知后撤回了申请,但也有一些公司在经过调整,加强了交易对国家安全的保护后完成了协议。
此时,和黄的收购计划已经拖了16个月,和黄终于失去了耐性。4月30日,和黄发言人指出,该集团虽然已经与美国当局紧密合作,致力处理有关规管问题,但是仍然未能在合理时间里达成双方都满意的架构。由于收购“环球电讯”对于和黄的全球电讯策略而言,并非一项重大权益或必要投资,因此决定退出收购计划。
退出收购,和黄在财务方面难免有所损失。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和黄可能要为此拨出4亿美元的准备金。另外,由于和黄在收购建议中没有提出任何有关“分手费”的建议,所以不会得到赔偿。也许放弃收购环球电讯,反而令和黄可以更加专注于3G业务的发展。
政治阻力是主因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对和记黄埔和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斥资2.50亿美元帮助环球电讯走出破产保护的计划很难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承认,“9·11”事件后美国国防官员担心外国可能会利用“环球电讯”的光纤网络来监控美国的电讯状况。调查表明美国政府对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在交易中的角色似乎更为认可,这事必迫使和记黄埔放弃收购计划,而让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单独自承担起重组环球电讯的工作。
事实也确实如此,同样是外国公司,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并未遭遇种种阻挠。该公司在5月5日重新提出了收购计划。“环球电讯”首席执行官约翰莱热尔说:“我们注意到,对新加坡没有任何有关安全方面的考虑。”
在和黄退出前夕,美国专门负责审理外来重要投资的委员会“CFIUS”,宣布要对收购环环电讯的交易展开正式调查。消息人士指出,在CFIUS的部门代表之中,国防部代表的态度最为强硬,认为和黄主席李嘉诚与北京政府关系密切,甚至于听命于共产党。即使和黄愿意修改交易条件,放弃行使大部分股东权利,但由于环电为国防部等重要政府部门处理通讯,因此国防部坚决以国家安全受威胁的理由反对交易。
香港《经济日报》引述消息人士的言论指出,一名五角大楼的高层官员曾这样质问:“假如北京政府致电李嘉诚,吩咐他立即关掉环环电讯所有网络,他能否拒绝呢?可以说,这已经充分反映出美国国防部官员是如何理解问题的。他认为和黄集团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可能会听命于中国政府。如此论调,与当年反对和黄投资巴拿马运河附近货柜码头如出一辙。在“9·11”事件、反恐和战争下,美国处于防卫和怀疑情绪之中,白宫在此事上不会阻挠国防部。在阻挠和黄收购期间,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扮演关键角色,其一直鼓吹针对中国的强硬路线。
美资投资银行界人士认为,美国政府不反对新加坡公司收购环电,而对于中国甚至香港企业在美国的待遇,已经白宫发出了十分明确的信息,可以预计,在石油等天然资源和科技公司和收购上,中国相关企业将有不少政治阻力。在布什任内,中国企业到美国本土,以至于美国政府能发挥影响力的地区投资,恐怕都会遭遇这些保守政客更大的挑战。(金岭/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