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光电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趟水中国电信业:五大IT巨头2003中国秀

发布时间:2003-04-23 09:12:44 热度:2000

不支持该视频4/22/2003,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的IT公司都在讨论计算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它们一致认为,其方向就是计算机和通讯两个产业的融合,并断言这是一个充满巨大商机的市场。
  尽管在互联网和传统的电信领域已是强手如林,但面对眼前这个全新的市场,他们还得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新一轮角逐;尽管中国电信市场很大,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利用创新在这个市场上淘出黄金。因此,各大IT巨头要想取得国际市场的成功,中国成为他们的必争之地。
  于是,近期全球顶级IT企业相继访华,携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进军电信企业。有的与中国企业合作,亮相揭幕仪式;有的自己唱主角,吸引所有的注意力;有的则以气势压人,再塑威望……总之,人人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上演了一幕幕国际IT巨擘趟水电信业的中国秀。无论作秀也罢,无论着眼发展也好,这场IT与电信融合的革命已经爆发。
微软:联姻联通
  时间:2月27---28日
  出场:微软董事长、首席软件设计师、全球首富比尔.盖茨
  场景:
  2月26日 :比尔.盖茨抵京下榻嘉里中心饭店
  2月27日上午:与北京市签署合作备忘录
  2月27日上午11时:盖茨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重大合作协议
  2月27日下午2时:"新一代软件技术展望",盖茨与近8000名大学          生和软件业精英坐而论道
  2月27日下午6时:参加微软OEM合作伙伴高峰会
  2月28日14时:与中国联通战略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
  2月28日16时30分:盖茨访华新闻发布会,与媒体面对面
  极具"旋风"效应的全球首富、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赶在"两会"前夕访华,震撼了中国的媒体和市场。在两天紧凑的行程中,盖茨连续出席了多个签约仪式,合作伙伴横跨软件、政府、电信等多个部门和行业。
  一些业内人士分析,他此次来华的目的有三。
  其一,策划微软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扩大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版图,这一直是微软进行革命的动力,也是微软高层频繁访华的主要原因。据悉,微软在亚洲的收入约占其全球收入的20%,是公司近年来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微软公司亚太总裁Michael Rawding表示:"尽管亚洲地区某些国家同样受到了经济衰退的影响,导致我们在该地区的业务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整体而言,还是处于增长势头。"由于美国经济的持续低迷,微软公司的业务在本土受到了较大程度地打击。因此,微软表示,公司在未来几年内将加大在亚洲的投资力度。当然,这次也不例外,因为公关中国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其二,公布源代码,谋求Windows与Linux之战的胜利。面对Linux日益强劲的竞争,微软公布源代码是不得已而为之。在近期一连串的政府采购以及电子政务大单中,中国市场对一大批以Linux为起点的软件企业很是青睐。其原因就在于Linux开放源代码的这一根本特性。此前,Windows平台的最大竞争对手Linux已经开放了源代码,打破了微软操作系统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在稳定性、网络安全方面显示出优势。
  其三,打入手机市场。计算与通信的融合是大势所趋。2003年1月份,微软不止在一个场合下宣称开发带有SmartPhone和Pocket PC 2002操作系统的CDMA手机,而此前,微软已经开发出了能够在GSM/GPRS网络上运行的软件。据业内人士分析,微软想要在移动这一块赚到钱,至少需要有2000万部手机和PDA使用微软的软件。
  2月28日,微软与中国联通制造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微软将借助中国联通进军中国的移动数据增值市场。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说,"中国的移动和通信市场对微软同样具有诱惑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第二大手机市场,PDA市场也不可小觑。" 
  根据协议,微软和联通将在CDMA移动数据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CDMA 1X的移动增值业务平台,合作开发基于此平台的多种应用,并共同开拓移动数据业务的"企业应用"市场。联通方面认为,微软的加盟,进一步壮大了CDMA产业价值链,有利于增强中国联通在CDMA数据业务市场的研发能力,对全网推出的CDMA 1X数据业务形成强大的技术支持。在通过语音业务发展用户方面一直落后于中国移动的中国联通,希望在新兴起的移动数据业务上与微软结盟超越前者。
  和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只是微软进军电信行业的一种方式。微软希望利用更多得利用自己的技术在电信领域打下一片江山。微软正在开发一种专门利用IP来加载信息和语音的技术,其目的就是为了进军电信行业。盖茨称,要不了多久,人们就可以看到这项技术的问世并在今后的3至5年内实现商业化。到那时,人们将不仅可以通过IP电话来进行语音交流,而且将可以利用它来收发短信。他预言,IP的介入将改变电信企业目前按照时间和距离来收费的传统运营模式,并将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的挑战。
  另外,来自微软的消息透露,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鲍尔默将于今年6月份再次访华。微软(中国)总裁唐骏认为,公司高层访华直接表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兑现承诺的决心,迅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也为众多跨国公司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全球除中国外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达到8%。只有对中国市场了解更多,公司才会投入更多。我希望公司高层每年都能来中国。"
SUN:网络计算改革的先行者
  时间:3月16-17日
  出场:CEO 考特·麦克尼利
  口号:"网络仍然是计算机"
  场景:
  3月16日夜23点:麦克尼利抵京入住中国大饭店 
  3月17日8点:麦克尼利与神州数码高层会谈,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李勤及神州数码常务副总裁林杨出席 
  3月17日10点:麦克尼利在东方广场赛尔网络总裁吴建平会谈 
  3月17日10:50:麦克尼利在中国大饭店开始演讲 
  3月17日12:00:麦克尼利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 
  3月17日13:30:麦克尼利在贵宾楼饭店参加"国家信息中心/Sun公司电子政务论坛" 
  素有"IT狂人"之称的考特·麦克尼利--SUN首席执行官继自己的死敌比尔·盖茨访华不久,3月17日,来到中国,奔波于"Sun公司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国家信息中心/Sun公司电子政务论坛"和"Sun公司无线技术与服务高峰会"中,宣扬其"改写网络计算规则"的理念。
  这是麦克尼利以CEO的身份第四次访华。他选在这样一个时刻造访中国,自然有着重大的意义。业内人士分析,麦克尼利访华是看中中国大陆巨大的信息化市场。事实上,麦克尼利到访的目的显然不止这些。
  随着电信与网络泡沫破灭后,SUN也一度失去了昔日巨人的光环,在实施了战略转型后,麦克尼利把重振雄风的希望放在中国、印度、澳大利亚这些新兴市场上。这次访问当然还有为SUN在中国提升市场份额铺路的原因。当麦克尼利第一次访华时,他就意识到中国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片土地确实在变化。今天,我告诉我的员工,这里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有待开发,10-20年之后,中国IT业的规模会比今天全世界的IT业加在一起还要大。这个市场中充满着激动人心的巨大机会。我完全相信在未来的20年内,也许在今后的5-10年在红,大中华地区将成长为SUN公司的一个重要国际市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同时,中国电信市场的迅猛发展也让SUN找到自身新的利润增长点。在"Sun公司无线技术与服务高峰会"上,麦克尼利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Sun公司非常看好中国的无线市场,特别是Java技术和J2ME平台在这一市场中有着无限的应用潜力,也为无线技术厂商和应用开发商带来无限商机。"今年年初,Sun公司与中国联通在JAVA平台合作上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以支持更多的应用产品技术在移动平台上。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麦克尼利与盖茨不谋而合看好中国的无线市场,特别是Java技术和J2ME平台在这一市场中有着无限的应用潜力。麦克尼利此行所会见的重要合作伙伴的名单中还包括重量级的电信运营商--联通。而两个礼拜前,盖茨也刚刚亲自宣布了微软与联通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次SUN公司的中国秀丝毫不逊色于微软。2月19日-22日,SUN执行副总裁Robert Youngjohns先生访华,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举行了"SUN公司数据中心高峰会"等会议 ,获取中国市场的注意力。除此之外,SUN公司在广州、成都、上海、深圳和厦门等地举行了若干会议。
  面对自己的宿敌,麦克尼利此次访华也没给微软面子,他在公开场合抨击微软的开放源代码政策只是虚有其表,而SUN自己才是"真正的开放"。不仅仅在软件上,SUN与微软之间处处交火,WINDOWS与JAVA两大平台在中国市场上的对垒已经从IT领域蔓延到尚在蓬勃发展的通信领域。
  面对强大的微软,麦克尼利甚至有点急不可待,"Sun愿意与中国无线网络供应商、无线通信服务商和应用开发商等密切合作,共同促进中国无线通信市场的更快发展。" 他还提到了与UT斯达康、华为、和记黄埔的合作,表示了对中国电信业的重视。SUN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余宏德称,在看好中国无线通信市场的同时,SUN公司正在与国内的GSM运营商、CDMA运营商展开全方位合作,其所合作的项目甚至还包括了 "小灵通"。
  十多年来,SUN的口号是"网络就是计算机",但是该口号似乎还不足以吸引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麦克尼利决定用实际行动显示SUN对中国市场的信心。4月中旬,Sun公司将在中国上海召开网络应用博展会,为网络计算技术的发展确定了"行进议程"网络博览会,这次会议是Sun在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一次地区性"Sun网络应用博展会"。
英特尔:引领"迅驰"时代
  时间:3月12日
  出场: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通信事业部总经理马宏升
  主题:发布和推广迅驰产品
  3月12日,对全球的IT产业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英特尔在全球同步推出了冠以"迅驰"名称的全新技术品牌,希望凭借它的推出在计算领域掀起一股变革的潮流,将移动计算改头换面推广开来。
  所谓迅驰,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笔记本专用芯片。英特尔启用新品牌是因为这款产品除了计算功能,还把现在最为风行的无线局域网技术集成到芯片中。这是英特尔向通信领域下手以来的最重大步骤。
  在笔记本方面,英特尔用迅驰技术连接局域网;在手机上,英特尔用在2月份发布的m anitoba芯片为将来的无线数据通信作准备。这两条路指向了同一个终点,"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局域网和G PRS等广域网的无缝切换。"英特尔业务发展经理唐炯说。
  而要进入移动通信领域,有两条路放在英特尔的面前,其一是局域网,也就是在一些商务人士集中的地区架设"点";其二是广域网,也就是像GPRS那样覆盖成"面"。前者是计算机行业和通讯行业的交叉点,在这个领域,英特尔可以说是举臂一呼而天下应,这次迅驰发布之后,笔记本行业的巨擘IBM和东芝迅速跟进就是一个例子。而在广域网的接入上,则是电信企业的世袭领地。在英特尔发布manitoba手机芯片的现场,除了波导、联想等国产品牌外,国际的手机巨头都没有来捧场。因此,对英特尔来说,从自己熟悉的笔记本技术切入"无线通信"的领域,是更切实的选择。不过这个计划并不那么顺利,一些笔记本电脑厂商虽然表示将采用迅驰,但依然计划从其它供应商购买独立的通信芯片。
  英特尔业务发展经理唐炯告诉记者,在与通信的融合上,这个老牌计算机芯片商将投入大量的精力。仅仅在品牌推广方面,英特尔就将投入3亿美元的银子。这还不包括与运营商合作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技术及宣传投入。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通信事业部总经理马宏升的一席话将英特尔对迅驰的信心显露无疑:"我们不在市场方面做一些预计,实际上我并不认为这是外界所称的'豪赌',这只是一个投资。它和无线局域网正在腾飞的时期同步出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引爆点,我们已经为此准备了多年,现在看这个事实要发生了,革命要被引爆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适当的时机,我们推出一款适当的产品。"
  业界人士分析,英特尔不遗余力的力推"迅驰",主要目的有二:稳固自己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台式机增长乏力的形式下,笔记本电脑仍然保持了每年17%的增长速度;以"迅驰"为先锋,迅速切入并控制无线通信芯片市场(英特尔的首款手机芯片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
  其实,"迅驰"的推出实际上是英特尔蓄谋已久的一项战略。从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初露端倪的1999年开始,英特尔已经花费了1.5亿美元用于收购硅谷的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的Start-up们。至今,它每年仍花费数亿美元向掌握无线技术的小公司进行投资。
  为英特尔带来新的希望的是不断兴起的Wi-Fi。英特尔认为该技术是浏览器出现以来网络世界里最重要的创新,于是,在PC芯片业务不能再继续从前的辉煌时,它将触角伸向了通信领域,凭借仍然牢牢掌控的在计算芯片领域的优势,以计算与通信相结合的概念强势进入无线通信领域。这一概念落实到产品上便是"迅驰"。
  虽然目前在美国利用Wi-Fi技术提供服务的无线运营商(WISP)们的日子并不好过,但英特尔并没有因此动摇进入通信领域的决心。英特尔公司在无线网络市场上的赌注下的越来越大,4月初它又发布一款Wi-Fi适配器,有了这种适配器,生产商们就可以让他们的产品连成一个网络,并且可以共享一些宽带接入服务和打印机等资源。
  目前,英特尔正在与中国移动和中国网通在全国范围内以城市为中心设立无线宽带局域网接入点,今年年底将设立1000家。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如人民大会堂、北京国贸中心和其它一些设施里已全部可以实现无线局域网宽带上网。再过一段时间,在国内不少飞机场等地方都可以实现。同时,现在不仅仅是计算机界,包括通讯行业,都在推动这种无线应用的发展,也在进一步加强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了更加巩固中国市场,英特尔原定于4月17、18日在中国举办 "创新技术---推动计算与通信的融合" 为主题的2003年春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将携7位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技术专家亲临现场并做主题演讲。本次会议是英特尔公司在中国举办的第七次技术盛会,也是英特尔公司在全球六个国家和地区召开的系列IDF峰会中的重要一站。由于国外媒体风传中国非典型性肺炎,英特尔CEO贝瑞特取消了访华计划,IDF举办方式也有变化。英特尔中国公司强调,IDF并不是"取消"而是停止,英特尔方面为了同样能达到IDF的效果,以实现同国内诸多客户及合作伙伴有效沟通的目的,英特尔将"变通"本次IDF的举办方式,即由原来的集中性IDF大会改为"分散性"的小型会议。
惠普:发动4亿美元广告攻势,再塑"电信"
  时间:3月17日
  主题:Ever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
  方式:强大的广告攻势
  一直以管理著称的惠普,一改以往"高科技"形象,发起强烈的广告攻势,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宣传力度,从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因为,对惠普来说,中国太重要了。
  从3月17日起,惠普全球广告攻势正式在中国展开,这是惠普与康柏合并后所发起的首次广告攻势,也是惠普有史以来投入的最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此次广告采用了统一的主题"Ever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和一个表达式"(客户)+惠普=Everything is possible",以此强调了惠普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关系。广告形式则全面涵盖了电视、平面、网络及户外媒体。
  此次全球广告攻势的主题"Everything is possible"在中国被演绎为"惠普科技,成就梦想"。其一系列的广告创意并未针对惠普的具体产品,而是通过惠普所实施的成功案例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惠普希望借此机会让客户重新认识合并后的惠普,一个新的IT巨人。 
  惠普此次广告预算将达到4亿美元,覆盖范围包括北美、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广告攻势首先从美国开始。
  这强大的广告攻势向人昭示:现在,中国在整个世界中所处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中国市场还不很成熟,但是巨大的规模让众多外国企业趋之若骛。其实,这一点从惠普身上就可以得到验证。2002年12月9日至11日,新惠普的女掌门卡莉·费奥瑞纳女士展开她在惠普重组之后的首次中国之行。自就任惠普CEO之后,这已经是卡莉第三次访问中国了。在12月10日晚举行的"点亮"仪式上,卡莉和惠普中国区老总孙振耀轻启按钮,点亮了中国惠普大厦顶上的"中国惠普"四个字。卡莉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开始。"据介绍,惠普公司在全球各国分支机构的办公楼顶标志,没有一家是用当地文字写的,只有在中国,用了"中国惠普"四个大汉字。是以卡莉为首的惠普高层特批了这个标志,"这表明了惠普选择中国、投资中国的理念和决心。惠普在中国是合资公司,我们希望扎根中国。中国是我们的半个娘家。"孙振耀这样向记者解释说。
  强大的广告宣传攻势还包括惠普最近举行的"同奋进·齐争锋--惠普商用渠道2003年春季新产品推介会"。 作为新惠普的首次新品发布,中国惠普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24个城市巡展,发布了2003年最新公司战略、渠道策略。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新品推介会不仅邀请了与惠普公司常年紧密合作总代理、惠普高低端产品授权代理商、系统集成商等,还包括了众多的终端渠道合作伙伴。
  其实,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在于中国电信市场不容忽视的潜力。对惠普而言,亚太区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市场。惠普收入的大约1/3来自于这个地区(包括日本),它以具有睿智与专业知识的高效团队全面服务于13个重要的国家与地区。而中国,作为亚洲发展最快的国家,其电信市场的规模,在世界电信业面临变革的时候,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机会非常大,其未来成长性不可预期。
  而且,从惠普重新选择"惠普电信论坛"的举行地也可看出惠普已把中国作为战略要地。每年惠普在亚太地区都有一个很大的有关电信的活动,将惠普的各种解决方案汇聚在一起,举行一个论坛,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些解决方案。这个活动过去主要在新加坡、香港举行,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扩大,现在也开始在中国举行。目前已在中国举行了3次。"惠普亚太区目前对中国电信市场非常重视,只要中国用户有需求,我们会全方位给予支持",惠普中国区企业系统集团市场及技术咨询部电信行业发展经理李立先生的话再次显示了惠普对中国电信市场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电信是惠普业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下面的数字已明确表明这一点。在全球电信市场,惠普占有19.6%的市场份额。新惠普电信业务在所有业务中大约占有30%的比例,中国市场的电信业务大约占整个业务的50%。而且自从惠普和康柏合并后,惠普成立了四大集团,并为电信业务专门成立垂直业务部门,隶属四大集团之一的企业系统集团。目前该部门空前壮大。
  尽管惠普在电信行业有着16年的行业经验,能提供网络、运营、内容与服务--移动、宽带和多媒体等领域的方案,但惠普在中国开展电信业务并不是很早,1985年惠普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1992年才有第一个成功的应用案例。中国市场迟来的应用同样也给惠普带来了很大的机会。据李立先生介绍,惠普电信会有两方面的机会:首先是支撑系统方面,包括业务支撑系统与网络管理系统,即OSI与BSI,这实际上也是惠普电信传统的优势所在,惠普电信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OSI与BSI;另一块是在业务层面,基于运营商的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平台,这些平台可以支撑运营商实施新的业务,如SS7智能网,惠普就有一个非常成功的Opencall软件平台,在国外都有很好的应用,惠普目前正在积极地将其引入国内。此外,咨询在惠普的电信业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惠普开始电信业务比较早,对电信市场的理解也较深入。目前,在咨询方面,惠普拥有的关注于电信领域的人是最多的。
IBM:新战略抢占新市场
  时间:3月11-12日
  出场: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先生
  主题:"随需应变"战略
  和前几位国际巨擘相比,IBM的势头可没那么猛。没有CEO塞谬尔-帕米萨诺的造访,也没有垄断技术或新品的发布。但是,没有人敢轻视它的存在,虽说它不再拥有蓝色巨人的光环,因为IBM"随需应变"战略的推行又让它找回巨人的感觉。在北京举行的2003年度IBM论坛上,IBM公司大中华区高层表示:正在实施"随需应变"转型期中的IBM公司希望进一步开拓中国电信市场,保持每年50%左右的业务增长。就凭这偌大的口气,它的威慑力也足以让竞争对手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需应变"是IBM现任CEO塞谬尔-帕米萨诺(Samuel Palmisano)下得最大的赌注。为此,该公司特意在全国几大区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战略宣讲巡展。IBM公司大中华区电信媒体事业部总经理冯报全表示,IBM进入电信市场的历史不久,但是很看好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前景,尤其是目前电信运营商控制成本的大趋势为IBM这种IT整合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带来了机会。
  据介绍,目前IBM向电信行业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叫做SPDE的技术方案。目前全球电信业不景气,电信市场的利润率在降低,电信运营商都在控制成本和提供创新服务上努力,但这对倡导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IBM来说却是个利好消息,因为IBM的技术可以为他们降低业务和管理成本,并缩短推出新应用的时间。
  冯报全说,目前电信运营商业务支持系统成本高的原因在于省级公司在数据库建设上重复投资较多,如果能够统一数据库,则能够节省大量成本。他透露,目前正在和国内某运营商就部分客户服务业务外包进行接触。冯报全透露,IBM进入电信市场不久,但是业务增长很快,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前两年这一部分业务收入都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今年市场有点困难,但是他希望还能够取得50%的增长。
  尽管IBM对新战略充满信心,但是在与中国的行业用户交流时发现,用户大多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项与现实相差太远的技术。至少到目前为止,就连提出此构想的IBM自身也还没有成为一家"按需"企业。日经BP社2月底发表的一篇文章更对IBM进行了劝告,告诫IBM不要过多或过频繁地使用"按需"两字,它甚至认为,滥用将可能会使用户陷入迷茫。而电信业内的人士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特别是在中国,这种情况更为突出,中国的数据中心(IDC)发展远没有国外发达,就目前来看,按需服务的最大需求则最有可能出现在数据中心内部。用户在数据中心中租用服务器、租用存储空间,进行主机托管。数据中心运营者完全有能力在内部建立一个按需服务的网络环境。相对而言,小范围的网络更易于管理而且可以保证一定程度上的安全。如果此网络演化成为一个公用网络,那其面临的问题就不会像纯技术解决那样简单了。
  首先,IBM要考虑如何建立起一个"随需应变"的服务模式。IBM多年来一直担当着"开风气之先"的角色。"随需应变"的服务模式将带来人们对计算机处理能力服务观念上的巨大变革,但问题是广大的市场到底会不会接受IBM力推的这种新型的商务服务模式,如果这种观念遭遇市场的冷遇,那将会使帕米萨诺的"随需应变"计划变得异常艰难。
  另外,为了实现IBM的"随需应变"梦想,IBM还必须与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们进行殊死的较量。因为目前不光是IBM有占据未来科技市场主导地位的想法,诸如惠普、微软等科技巨头都将对IBM的"随需应变"战略形成巨大的潜在威胁。总的说来,IBM为了实现自己的"随需应变"战略计划,它将在硬件、软件和科技服务三个领域中全面出击。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