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是IT与电信调整年
发布时间:2003-01-22 09:46:13 热度:1693
不支持该视频 主持人:张醒生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首席市场执行官
嘉 宾:丁 健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王辉耀 中国项目网董事长
唐 越 e龙公司董事长
在中国,无论是通信业还是互联网,通过高速增长的网络扩张、用户扩张来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或者正在过去。一个精细服务时代和细分服务市场时代已经来临
IT与电信:2003是调整年
信息产业在经过互联网的寒冬之后,正在呈现逐步复苏的迹象。去年,中国三大门户网站在纳斯达克的股票增长很迅速。很多人预测,2003年IT业的整体增长会达到5%到10%,虽然跟几年前20%、30%的速度相比相差很远,但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增长预期。
张醒生:有位圣人讲过一句话,做预测特别困难,而预测未来更加困难。这里,我们勉为其难谈一谈在IT冬天中的2003年,分享一下对通信业与IT业走向的看法。
在全球网络通信高潮之后,我们已经进入IT和通信行业的低谷,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不过,在寒冷中有一片温暖的地方——中国。
这是几个因素引起的:首先,中国仍然是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论GDP的增长率是7.5%还是8%,它都在持续向好。其次,中国进入了人均GDP从8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高速增长阶段,这使得通信和IT潜在消费继续看好。第三,中国通信业正从垄断与管制走入相对竞争的环境。第四,中国加入WTO以后,已经在中国和准备进入中国的外资有一种自发的本能,把自己全球的资源配置到中国来。这使得中国这块继续增长的土地能够成为全球资源中的杠杆和支撑点。
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已经加入WTO,我们的经济环境也不能说跟世界经济脱离,在全球IT冬天中,中国IT业和通信业不能独善其身。
在2002年中,我们看到有一些苗头,一些趋向性的东西。第一,2002年12月,中国移动的移动电话用户和中国电信市话用户分别超过了2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移动电话王国和世界第一位的固定电话王国。但是,在这背后是人均使用费用和使用时间的下滑。
第二,去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历史性地突破了6000万,成为世界第二大互联网用户国,仅次于美国。但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用户使用服务所带来的收入,并没有像互联网用户数一样,出现高速增长。
第三,电信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现在有四个运营商,未来甚至可能出现六到七个运营商,这将使得话费下降,运营商收入也随之下降,最后使得它的资本投入也会下降。2002年数据表明,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新投资已经首次出现下降,下降了32%。
这些都表明,中国的IT和通信业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丁健:我认为,2003年是一个调整年。为什么这么讲?中国电信行业经过去年的拆分到领导层的更换,从信息产业部领导层的更换到中国电信的上市,再加上3G执照发放的不确定性,都导致整个中国电信行业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即使这些不确定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得确定,这个行业真正起飞还需要一段时间。
2004年的情况则非常清晰,这将是一个IT行业、特别是在电信领域大发展的年份。
因此,对于2003年的电信领域,还是要做好缓慢调整、稳中上升的准备。这对于很多企业是一个挑战。在IT冬天和电信冬天,一些真正有实力的公司会熬过去,它的力量更加坚实。行业整合后,将会出现一到两个大的赢家。在这个冬天里,在电信行业特别是软件领域中,很多小公司会逐步被整合,或者逐步消亡。
此外,我很看好跟消费者直接相关的IT领域。现在,消费者的需求还有很大程度没有得到满足。
跟企业相关的IT投资是各国IT行业的基础,它对整个IT行业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中国,这样几个因素使得企业推动的IT投资还不会很快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第一是人才。由于前几年IT行业过热,人才向纯IT企业集中特别明显,而IT使用者出现很大的人才真空。使用IT的人和提供IT的人在技术层面上有非常大的差距,这就带来很大的问题。
真正好的IT技术如果不能投入使用,就发挥不出作用,也无法形成真正的需求。如果企业发现买来的IT服务、IT技术、IT产品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它就会减缓IT投资。而要使得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它又花不起钱去雇好的IT专业人才。我觉得,这段时间的调整如IT企业的全球性减员会使得这个现象得到缓解,使得一部分IT人才回流向使用IT的企业。
第二,当企业缺乏能使用IT的人才的时候,对IT服务价值的认可也会出现偏差。作为IT使用者的企业很难分清优秀的IT服务和差的IT服务,这将影响IT业的发展。预计这个问题会在未来几年内得到解决。
唐越:虽然我们都处在IT冬天中,但是大家所面临的冬天还是不一样的。包括新浪、搜狐与e龙等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IT公司,与爱立信和亚信等电信设备提供商、软件提供商有一定的差别。
亚信和爱立信这样的公司的主要用户是大型企业。在过去两三年,大型企业用户的资本支出计划有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主要是因为大型企业一段时期以来IT投资过大,这几年一直在消化,没有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互联网企业则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泡沫的破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企业是在一个模式的寻找和定位的过程中。人们对这类企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早互联网普及化的时候,大众对于IT企业的认识几乎就是说,IT等于互联网,做IT的就是做互联网的。后来,互联网企业又被称为第四媒体、电子商务,本身的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沉淀与调整,互联网行业越来越成熟,最显著的特征是行业的参与者都非常仔细地定位和实现细分市场化。
互联网行业相对来说比较新,它以IT为核心工具,去提供新的服务,去整合传统的行业,去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这里存在非常大的潜在市场。新技术的产生——互联网是它的一个代表,新技术的范围非常广泛——使得一些行业发生很大的发展。譬如,短信可能是通信和娱乐的一种结合;e龙利用IT做旅游业;很多银行、证券公司做服务业。在未来五年、十年,中国这些行业将发生深远的变化,前景非常好。
中国的制造业已相当成熟,有很多世界一流公司,譬如华为、联想和海尔,但是中国服务业与世界的差距非常大。中国很多公司是以分行分块的模式提供服务。证券公司以营业部为单位,提供各种交易服务。中国电信一直也是以地方独立法人、单独的子公司的方式提供服务。这样的模式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病,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司无法整合产品、营销、市场发展策略、技术投资,用户信息无法共享,无法实现客户关系的中央管理,资本投资也无法协调管理。这使得服务业小而多、小而分散,没有集中竞争力。
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将给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变化。技术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技术带来的业务管理上的全新理念。譬如,网上银行不仅仅是在网上提供银行服务的问题,它使得总行能对客户全面进行管理和营销。e龙和旅行社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不仅仅做网上订房,我们对产品的包装、产品的集成、产品的购买、在营销中客户的管理,都是在后端中央集中式的管理。对于客户服务手段进行投资,这是以前传统分散式的服务方式做不了的。
在中国,旅游的分销系统和国外成熟市场是不一样的。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成熟市场就有了全球分销系统,它是一个庞大的全球处理网络。在供应商一端,它将所有旅游资源的供应商联系到网络上面来,包括航空公司、酒店、租车公司、景点和游轮等。在用户端,它跟所有的分销商,也就是全球所有的旅行社联系在一起。这样一个庞大系统的存在,使得大量的旅游资源能够以相对比较有效的方式推销出去。而在中国,除了因航空业的高度集中,民航产品有这种网络之外,其他旅游产品都不存在这一网络。现在,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可以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将旅游资源集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销售给消费者,这一模式有很大的潜力。
总的来说,用IT作为核心手段,作为一个利器,来服务我们的传统行业,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服务业。这个整合自然会产生很多对IT产品的需求,使得IT业更快走向复苏。
王辉耀:我以中国项目网来谈一下互联网在传统领域的作用。
中国经济增长这么迅速,保持这么高的增长率,和中国是一个巨大的项目市场是分不开的。西方发达国家该修的路、该建的桥、该建的基础设施,在20世纪70、80年代基本完成了。中国正好反过来,现在是一个大工地,到处是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这个可能是支持我们高速增长很重要的因素。怎样提高它的效率,使得信息更加充分,互联网、IT技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以前外商投资中国,就是看《中国日报》,参加高交会,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项目信息。互联网在促进项目信息的流动、解决信息不对称上能起到很大作用。
张醒生:我最后总结一下各位嘉宾的讨论。首先,从2002年的发展来预测2003年的趋势,在中国,无论是通信网络还是互联网,纯粹的网络扩张时代已开始走下坡路。通过高速增长的网络扩张、用户扩张来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正在过去,一个精细服务时代和细分服务市场时代已经来临。服务进入精细服务和本地服务时代,将给我们带来无限大的机遇。
第二是,价值链重组将带来巨大的商机。过去很多产业的价值链没有打开,不能进入,寻找商机非常困难。现在,在IT和通信领域,价值链条已经被打开了,这使得介入的机会非常大。
论坛开始时,我引述一句话说明对预测未来的困难,现在我用一句话结束这个阶段的讨论: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2003年投资的机会,是未来的可能性和服务时代的来临。让我们同创造一个服务时代。(经济观察报)
嘉 宾:丁 健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王辉耀 中国项目网董事长
唐 越 e龙公司董事长
在中国,无论是通信业还是互联网,通过高速增长的网络扩张、用户扩张来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或者正在过去。一个精细服务时代和细分服务市场时代已经来临
IT与电信:2003是调整年
信息产业在经过互联网的寒冬之后,正在呈现逐步复苏的迹象。去年,中国三大门户网站在纳斯达克的股票增长很迅速。很多人预测,2003年IT业的整体增长会达到5%到10%,虽然跟几年前20%、30%的速度相比相差很远,但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增长预期。
张醒生:有位圣人讲过一句话,做预测特别困难,而预测未来更加困难。这里,我们勉为其难谈一谈在IT冬天中的2003年,分享一下对通信业与IT业走向的看法。
在全球网络通信高潮之后,我们已经进入IT和通信行业的低谷,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不过,在寒冷中有一片温暖的地方——中国。
这是几个因素引起的:首先,中国仍然是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论GDP的增长率是7.5%还是8%,它都在持续向好。其次,中国进入了人均GDP从8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高速增长阶段,这使得通信和IT潜在消费继续看好。第三,中国通信业正从垄断与管制走入相对竞争的环境。第四,中国加入WTO以后,已经在中国和准备进入中国的外资有一种自发的本能,把自己全球的资源配置到中国来。这使得中国这块继续增长的土地能够成为全球资源中的杠杆和支撑点。
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已经加入WTO,我们的经济环境也不能说跟世界经济脱离,在全球IT冬天中,中国IT业和通信业不能独善其身。
在2002年中,我们看到有一些苗头,一些趋向性的东西。第一,2002年12月,中国移动的移动电话用户和中国电信市话用户分别超过了2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移动电话王国和世界第一位的固定电话王国。但是,在这背后是人均使用费用和使用时间的下滑。
第二,去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历史性地突破了6000万,成为世界第二大互联网用户国,仅次于美国。但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用户使用服务所带来的收入,并没有像互联网用户数一样,出现高速增长。
第三,电信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现在有四个运营商,未来甚至可能出现六到七个运营商,这将使得话费下降,运营商收入也随之下降,最后使得它的资本投入也会下降。2002年数据表明,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新投资已经首次出现下降,下降了32%。
这些都表明,中国的IT和通信业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丁健:我认为,2003年是一个调整年。为什么这么讲?中国电信行业经过去年的拆分到领导层的更换,从信息产业部领导层的更换到中国电信的上市,再加上3G执照发放的不确定性,都导致整个中国电信行业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即使这些不确定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得确定,这个行业真正起飞还需要一段时间。
2004年的情况则非常清晰,这将是一个IT行业、特别是在电信领域大发展的年份。
因此,对于2003年的电信领域,还是要做好缓慢调整、稳中上升的准备。这对于很多企业是一个挑战。在IT冬天和电信冬天,一些真正有实力的公司会熬过去,它的力量更加坚实。行业整合后,将会出现一到两个大的赢家。在这个冬天里,在电信行业特别是软件领域中,很多小公司会逐步被整合,或者逐步消亡。
此外,我很看好跟消费者直接相关的IT领域。现在,消费者的需求还有很大程度没有得到满足。
跟企业相关的IT投资是各国IT行业的基础,它对整个IT行业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中国,这样几个因素使得企业推动的IT投资还不会很快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第一是人才。由于前几年IT行业过热,人才向纯IT企业集中特别明显,而IT使用者出现很大的人才真空。使用IT的人和提供IT的人在技术层面上有非常大的差距,这就带来很大的问题。
真正好的IT技术如果不能投入使用,就发挥不出作用,也无法形成真正的需求。如果企业发现买来的IT服务、IT技术、IT产品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它就会减缓IT投资。而要使得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它又花不起钱去雇好的IT专业人才。我觉得,这段时间的调整如IT企业的全球性减员会使得这个现象得到缓解,使得一部分IT人才回流向使用IT的企业。
第二,当企业缺乏能使用IT的人才的时候,对IT服务价值的认可也会出现偏差。作为IT使用者的企业很难分清优秀的IT服务和差的IT服务,这将影响IT业的发展。预计这个问题会在未来几年内得到解决。
唐越:虽然我们都处在IT冬天中,但是大家所面临的冬天还是不一样的。包括新浪、搜狐与e龙等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IT公司,与爱立信和亚信等电信设备提供商、软件提供商有一定的差别。
亚信和爱立信这样的公司的主要用户是大型企业。在过去两三年,大型企业用户的资本支出计划有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主要是因为大型企业一段时期以来IT投资过大,这几年一直在消化,没有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互联网企业则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泡沫的破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企业是在一个模式的寻找和定位的过程中。人们对这类企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早互联网普及化的时候,大众对于IT企业的认识几乎就是说,IT等于互联网,做IT的就是做互联网的。后来,互联网企业又被称为第四媒体、电子商务,本身的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沉淀与调整,互联网行业越来越成熟,最显著的特征是行业的参与者都非常仔细地定位和实现细分市场化。
互联网行业相对来说比较新,它以IT为核心工具,去提供新的服务,去整合传统的行业,去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这里存在非常大的潜在市场。新技术的产生——互联网是它的一个代表,新技术的范围非常广泛——使得一些行业发生很大的发展。譬如,短信可能是通信和娱乐的一种结合;e龙利用IT做旅游业;很多银行、证券公司做服务业。在未来五年、十年,中国这些行业将发生深远的变化,前景非常好。
中国的制造业已相当成熟,有很多世界一流公司,譬如华为、联想和海尔,但是中国服务业与世界的差距非常大。中国很多公司是以分行分块的模式提供服务。证券公司以营业部为单位,提供各种交易服务。中国电信一直也是以地方独立法人、单独的子公司的方式提供服务。这样的模式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病,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司无法整合产品、营销、市场发展策略、技术投资,用户信息无法共享,无法实现客户关系的中央管理,资本投资也无法协调管理。这使得服务业小而多、小而分散,没有集中竞争力。
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将给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变化。技术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技术带来的业务管理上的全新理念。譬如,网上银行不仅仅是在网上提供银行服务的问题,它使得总行能对客户全面进行管理和营销。e龙和旅行社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不仅仅做网上订房,我们对产品的包装、产品的集成、产品的购买、在营销中客户的管理,都是在后端中央集中式的管理。对于客户服务手段进行投资,这是以前传统分散式的服务方式做不了的。
在中国,旅游的分销系统和国外成熟市场是不一样的。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成熟市场就有了全球分销系统,它是一个庞大的全球处理网络。在供应商一端,它将所有旅游资源的供应商联系到网络上面来,包括航空公司、酒店、租车公司、景点和游轮等。在用户端,它跟所有的分销商,也就是全球所有的旅行社联系在一起。这样一个庞大系统的存在,使得大量的旅游资源能够以相对比较有效的方式推销出去。而在中国,除了因航空业的高度集中,民航产品有这种网络之外,其他旅游产品都不存在这一网络。现在,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可以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将旅游资源集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销售给消费者,这一模式有很大的潜力。
总的来说,用IT作为核心手段,作为一个利器,来服务我们的传统行业,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服务业。这个整合自然会产生很多对IT产品的需求,使得IT业更快走向复苏。
王辉耀:我以中国项目网来谈一下互联网在传统领域的作用。
中国经济增长这么迅速,保持这么高的增长率,和中国是一个巨大的项目市场是分不开的。西方发达国家该修的路、该建的桥、该建的基础设施,在20世纪70、80年代基本完成了。中国正好反过来,现在是一个大工地,到处是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这个可能是支持我们高速增长很重要的因素。怎样提高它的效率,使得信息更加充分,互联网、IT技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以前外商投资中国,就是看《中国日报》,参加高交会,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项目信息。互联网在促进项目信息的流动、解决信息不对称上能起到很大作用。
张醒生:我最后总结一下各位嘉宾的讨论。首先,从2002年的发展来预测2003年的趋势,在中国,无论是通信网络还是互联网,纯粹的网络扩张时代已开始走下坡路。通过高速增长的网络扩张、用户扩张来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正在过去,一个精细服务时代和细分服务市场时代已经来临。服务进入精细服务和本地服务时代,将给我们带来无限大的机遇。
第二是,价值链重组将带来巨大的商机。过去很多产业的价值链没有打开,不能进入,寻找商机非常困难。现在,在IT和通信领域,价值链条已经被打开了,这使得介入的机会非常大。
论坛开始时,我引述一句话说明对预测未来的困难,现在我用一句话结束这个阶段的讨论: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2003年投资的机会,是未来的可能性和服务时代的来临。让我们同创造一个服务时代。(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