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发展前景访华为公司上海研究所所长周红
发布时间:2002-12-19 16:02:18 热度:3826
不支持该视频12/19/2002,作为3G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先者,华为公司今年在WCDMA上的进展非常引人注目。该公司在中国国际通信展展出的全球最小基站和全套WCDMA外场网络,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华为如何能在WCDMA上取得这么大的进展?他们对3G有什么看法?记者为此采访了华为公司负责无线产品研发的上海研究所所长周红博士。
记者:华为推出的业界集成度最高的WCDMA基站,引起业界瞩目,请您介绍一下该款基站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周红:该基站的设计目的是满足大容量、广覆盖的实际建网需求。在容量方面,单机柜可以支持12个载频,每载频可以处理128路12.2K语音信道。通过资源池方式的设计,基站系统可以灵活配置,支持从1载频到12载频的平滑扩容,而且提供多载波功放、高发射功率功放(动态地进行功率配置)和下行发射分集,为运营商从建网初期到网络繁荣期提供灵活的选择。在覆盖方面,支持OTSR和四天线接收分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上行接收灵敏度,从而有效地扩大覆盖范围。
记者:我们知道华为广泛采用了自主设计的AISC,华为的基站系统采用ASIC后有哪些提高?
周红:ASIC设计是我们从事WCDMA开发的技术结晶,它体现了华为基站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基站系统通过ASIC芯片完成大规模、高复杂度的WCDMA基带信号处理,大大提高了集成度和稳定性。相对于DSP+FPGA的实现结构,ASIC体积更小,从而减小单板面积、提高系统的集成度;通过ASIC设计,还可以使信号的流程更加简明清晰、降低功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ASIC芯片在系统处理能力上也带来质的飞跃,为单系统容量的提升也作出很大的贡献。
记者:请介绍一下华为ASIC的研发历程和今后的打算?
周红:华为公司的ASIC研发部门,分布在中国、欧洲和美国,通过采用业界最新的设计方法,保证ASIC的先进性。上海研究所有从事WCDMA芯片设计的专职工程师200名,包括了从算法、系统设计、仿真到验证、流片等一系列专门人才。高性能的ASIC的实现,为系统设计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华为把ASIC看做是构成我们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华为基站系统目前在IOT方面有什么进展?
周红:我们的WCDMA系统严格基于3GPP标准协议进行设计,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开放性的要求,基站系统的软件结构合理,可以方便的进行协议版本的升级。华为很早就开始了与其他友商的IOT合作测试,如MOTOLORA、NEC等。IOT测试目前进展顺利,对各方设备的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很好的验证。
记者:我们知道,华为2001年8月在上海浦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外场试验系统,至今已有一年多,请问华为3G系统在容量和业务承载能力测试方面有无一定的结论?
周红:我们在上海、深圳和北京均建了WCDMA外场,一方面验证3G系统的实际性能,一方面积累规划和建设方面的经验,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长时间、大样本的测试,目前实际系统性能是这样的:容量方面,单载频扇区极限容量为112个语音用户(12.2Kbps)或20个数据用户(144Kbps)。这些结果是在不采用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等技术情况下测到的。如果采用这些增强技术,容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于业务承载能力,如果你参观过华为外场试验局,就会有比较感性的认识,目前我们的系统可以支持移动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移动视频点播、移动办公、移动网络电视、移动WWW浏览、移动交互游戏、基于位置的业务、基本语音等业务,在120公里/小时的车速下,这些业务的接入和应用可以照常进行。
记者:华为有多少人开发基站系统?您认为华为基站系统的优势在哪里?华为如何巩固和发展这种优势?
周红:我们目前从事基站系统研发的人员超过了1000人。华为基站系统优势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ASIC,充分保证了基站系统的可靠性;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散热和降噪技术,使华为室内12载波宏蜂窝基站在集成度上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另外,华为长期积累的环境适应技术,使我们的系列化基站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环境。我个人认为,做3G是一种境界,必须在各方面达到一定水准后才能做好。除了以上所说的技术层面的东西以外,华为长期在3G基站系统方面的研发高投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研发管理上实行的IPD流程和软件上的CMM模型、以及研发队伍长期的团结奋斗和对创新的持续追求等等,都是华为无线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我相信这是华为3G的根本优势所在。
记者:的确,这种优势是不容易被赶上的,祝华为3G成功。最后有个问题:目前华为3G处于什么阶段?3G的大规模商用离我们还有多远?
周红:华为全套WCDMA商用系统已经可以批量供货。在香港ITU国际通信展上,华为WCDMA商用解决方案受到了全球业界的深度关注。在海外,我们已经开了多个WCDMA试验网,不久您就可以在我们的上海WCDMA试验网使用商用的GSM/WCDMA双模手机。我认为,3G大规模商用已经不远了。(摘自硅谷动力)
记者:华为推出的业界集成度最高的WCDMA基站,引起业界瞩目,请您介绍一下该款基站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周红:该基站的设计目的是满足大容量、广覆盖的实际建网需求。在容量方面,单机柜可以支持12个载频,每载频可以处理128路12.2K语音信道。通过资源池方式的设计,基站系统可以灵活配置,支持从1载频到12载频的平滑扩容,而且提供多载波功放、高发射功率功放(动态地进行功率配置)和下行发射分集,为运营商从建网初期到网络繁荣期提供灵活的选择。在覆盖方面,支持OTSR和四天线接收分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上行接收灵敏度,从而有效地扩大覆盖范围。
记者:我们知道华为广泛采用了自主设计的AISC,华为的基站系统采用ASIC后有哪些提高?
周红:ASIC设计是我们从事WCDMA开发的技术结晶,它体现了华为基站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基站系统通过ASIC芯片完成大规模、高复杂度的WCDMA基带信号处理,大大提高了集成度和稳定性。相对于DSP+FPGA的实现结构,ASIC体积更小,从而减小单板面积、提高系统的集成度;通过ASIC设计,还可以使信号的流程更加简明清晰、降低功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ASIC芯片在系统处理能力上也带来质的飞跃,为单系统容量的提升也作出很大的贡献。
记者:请介绍一下华为ASIC的研发历程和今后的打算?
周红:华为公司的ASIC研发部门,分布在中国、欧洲和美国,通过采用业界最新的设计方法,保证ASIC的先进性。上海研究所有从事WCDMA芯片设计的专职工程师200名,包括了从算法、系统设计、仿真到验证、流片等一系列专门人才。高性能的ASIC的实现,为系统设计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华为把ASIC看做是构成我们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华为基站系统目前在IOT方面有什么进展?
周红:我们的WCDMA系统严格基于3GPP标准协议进行设计,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开放性的要求,基站系统的软件结构合理,可以方便的进行协议版本的升级。华为很早就开始了与其他友商的IOT合作测试,如MOTOLORA、NEC等。IOT测试目前进展顺利,对各方设备的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很好的验证。
记者:我们知道,华为2001年8月在上海浦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外场试验系统,至今已有一年多,请问华为3G系统在容量和业务承载能力测试方面有无一定的结论?
周红:我们在上海、深圳和北京均建了WCDMA外场,一方面验证3G系统的实际性能,一方面积累规划和建设方面的经验,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长时间、大样本的测试,目前实际系统性能是这样的:容量方面,单载频扇区极限容量为112个语音用户(12.2Kbps)或20个数据用户(144Kbps)。这些结果是在不采用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等技术情况下测到的。如果采用这些增强技术,容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于业务承载能力,如果你参观过华为外场试验局,就会有比较感性的认识,目前我们的系统可以支持移动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移动视频点播、移动办公、移动网络电视、移动WWW浏览、移动交互游戏、基于位置的业务、基本语音等业务,在120公里/小时的车速下,这些业务的接入和应用可以照常进行。
记者:华为有多少人开发基站系统?您认为华为基站系统的优势在哪里?华为如何巩固和发展这种优势?
周红:我们目前从事基站系统研发的人员超过了1000人。华为基站系统优势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ASIC,充分保证了基站系统的可靠性;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散热和降噪技术,使华为室内12载波宏蜂窝基站在集成度上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另外,华为长期积累的环境适应技术,使我们的系列化基站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环境。我个人认为,做3G是一种境界,必须在各方面达到一定水准后才能做好。除了以上所说的技术层面的东西以外,华为长期在3G基站系统方面的研发高投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研发管理上实行的IPD流程和软件上的CMM模型、以及研发队伍长期的团结奋斗和对创新的持续追求等等,都是华为无线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我相信这是华为3G的根本优势所在。
记者:的确,这种优势是不容易被赶上的,祝华为3G成功。最后有个问题:目前华为3G处于什么阶段?3G的大规模商用离我们还有多远?
周红:华为全套WCDMA商用系统已经可以批量供货。在香港ITU国际通信展上,华为WCDMA商用解决方案受到了全球业界的深度关注。在海外,我们已经开了多个WCDMA试验网,不久您就可以在我们的上海WCDMA试验网使用商用的GSM/WCDMA双模手机。我认为,3G大规模商用已经不远了。(摘自硅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