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在线专栏>>光通信高校
 
  •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于1989年6月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1995年10月24日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开放运行。实验室分北京实验区和上海实验区,分别依托于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      实验室以光纤通信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光纤通信技术和应用的前沿研究。在光通信网络、超大容量长距离波分复用系统、宽带高速光通信器件、空间光通信、ROF通信、光子器件和光信号处理等方面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     1989年6月,为了引领和支撑高速发展的光通信技术,作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国家计委批准建立本实验室。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院士邬江兴教授,实验室主任为何祖源教授。依托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
  •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经科技部批准开始立项建设,依托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拥有多位学术造诣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实验室主任是任晓敏教授,现有固定高级研究人员五十六人。
  •     东南大学先进光子学中心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的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激光研究室。目前中心包括“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南京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工程中心。
  •     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简称“光电中心”)成立于1999年,现有教职员工20多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人,求是特聘教授1人,教授2人,荣誉/兼职/客座教授(外籍)7人,副教授11人(外裔2人),学术梯队结构年轻化,学术气氛浓厚,充满活力。
  •     深圳大学新技术研究中心是深圳市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攻方向。拥有一只高科技素质的科技人员和先进的实验设施,具备雄厚的高科技开发实力。
  •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是由原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和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成立的学院,学院拥有强大的科研平台,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外,还拥有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的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基地。
  •     主要科研方向是高速大容量密集波分复用光纤传输技术。20年来,在承担多项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课题,包括从4?622Mb/s到N?40Gb/s和Tb/s光网络的光纤传输系统的研究,并承担和成功组建了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NSFCnet)的光纤传输实验系统。
  •      清华大学集成光电子实验室作为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的一部分,组建于1987年,并于1991年1月通过验收、正式运行并对外开放。经过十几年来的建设,现已成长为国内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及其在光纤通信与网络中的应用技术的主要研究基地。
  •     清华大学超高速光通信实验室在国内最早研制出2.5GHz和5GHz光孤子源,首次实现了光孤子传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的支持下,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10GHz增益开关DFB超短光脉冲源、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等超短光脉冲源。
  •     天津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成立于八十年代初期,主要从事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研究系统的通信速率从最早的155Mb/s、622Mb/s直到目前的10Gb/s、40Gb/s通信系统。
  •     东南大学-光传感/通信综合网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前身为东南大学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由二十多名教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研究人员及近百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系东南大学专门从事光纤网络理论与技术、光子器件与光电子集成器件技术等技术研究的科研教学部门。
  •     全波段通信实验室主要从事超高速大容量通信,信息光子学器件,光电微纳集成芯片与系统,可见光通信,PON技术,光通信与无线通信网络融合,光交换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目前研究组有教授3人,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2人,博士后1人。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是科技部于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共同组建。
 
g?